贫困山区群众有一种精神食粮,一般人没见过


龙胜各族自治县,是全国贫困县之一。作为苗、瑶、侗、壮、汉五个常住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文化生活却是异常浓郁,尤其是舞草龙、吊龙,甚至还有辣椒编织成的龙,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观赏奇观。

随着春节的临近,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宝赠村,今年55岁的吴必勋等村民正在抓紧制作吊龙,准备在春节前后为乡亲们表演吊龙舞。

吊龙是中国龙舞种类之一,吊龙舞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宝赠村以前曾有表演吊龙舞的习俗,后来却失传了。吴必勋告诉记者:“我父亲小时候,村子里就有舞吊龙的,不知道为什么失传了60多年。

这是我们村里的一种文化,我想重新把它传承下去。”为此,2017年11月开始,吴必勋在咨询了村子里80多岁老人后,开始反复尝试摸索,力求在村里重现吊龙。

吊龙用楠竹和木料扎制骨架,用彩纸、花布贴龙身,龙身内置彩灯,而龙头的制作最为复杂。

一条吊龙制作需十多人同时进行,要耗时1个多月,是竹编、布艺、绘画、剪纸、裁缝等多种手工艺和音乐、舞蹈、礼仪习俗融为一体的综合型艺术。

经过不断努力,2019年5月,吴必勋完成了第一条长度约32米的吊龙。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村里失传60多年的文化给“续”了起来,吴必勋成了村子里名副其实的“龙的传人”。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吴必勋和村民们就想再尝试一次,一方面可以再次熟悉工艺,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新的吊龙在春节前后出现在乡亲们的眼前。甚至,他们还想到传承,给孩子也灌输发扬传统文化的思想。

近日,记者来到宝赠村时,吴必勋正和村民们探讨吊龙的制作工艺。吴必勋告诉记者:“一条吊龙制作需多人同时进行,相当精细,是真正的民间特色手工艺术。我们除了做吊龙,也在抓紧练习,好在春节的时候给大家表演。”

眼下,吴必勋的吊龙队伍以50多岁的村民为主,但是村子已经有越多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吊龙。吴必勋还收了两个年轻的徒弟和他一起制作和练习。他说:“我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上吊龙舞,我愿意把自己摸索的经验和他们分享,共同把这样的文化传承下去。”


很多村民都说,不管是吊龙也好,草龙也罢,这都是传统文化,是精神粮食,不能丢,不能放弃。记者滕嘉 通讯员吴生斌/文 记者滕嘉/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