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忙碌碌又碌碌無為,你可能陷入了“事務主義”

忙忙碌碌又碌碌無為,你可能陷入了“事務主義”

臨近歲末年終,很多人都在忙著年終盤點。不少基層幹部感慨:“忙忙碌碌,卻又碌碌無為”,“疲憊不堪,卻又成績寥寥”。這是某種程度上陷入“事務主義”所致。

所謂“事務主義”,就是工作沒有計劃,不善於統籌,不分輕重緩急、主次詳略,而只能按部就班、機械教條地處理日常瑣碎事務。其主要表現是:要麼“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沒有系統謀劃;要麼信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被動應付;要麼“只顧埋頭做事,不會抬頭看路”,缺乏創造創新。總而言之,疲於敷衍、忙而無功、簡單重複是其典型形態。

陷入“事務主義”泥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工作本身很特殊,既要“上接天線”,又要“下接地氣”。上級佈置的任務,件件都要基層幹部落實,有時還要應對繁多的考核督察。另一方面,伴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的利益訴求日趨複雜,“東家長李家短”式的矛盾不時湧現,都需要基層幹部去化解疏通。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不可避免使一些單位和幹部疲於應付,讓其備感辛苦。

從這個意義上講,基層幹部陷入“事務主義”的泥沼,不能完全歸結於其自身,也需要同時看到

它所處的環境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頑疾對其產生的不可忽視的影響。

因此,革除“事務主義”,跳出“事務主義”窠臼,需要與革除形式主義等結合在一起,從減少會議次數、降低簡報信息報送頻率、少建臺賬、少一些不必要的痕跡管理、留痕處理等形式化操作入手,給基層幹部多留一些自主空間,讓其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抓實事。同時,還要在上級部門與下級部門之間構建科學合理、相互配合的運作機制,改變過於僵硬的數量化任務分解管理方式和“一票否決”式獎懲,讓基層幹部有更多的精力推出創新舉措。

當然,“事務主義”的產生同一些人缺乏主動學習思考的自覺性、統籌協調能力不足、工作方法不當等因素密切相關。基層幹部要與時俱進地加強學習,才能跟得上形勢、系統謀劃工作。同時,如果學習時不動腦思考,即使“讀萬卷書”,也難“行萬里路”。要想擺脫事務主義,必須學會思考。

那麼,怎樣才算“會思考”呢?一是要冷靜思考。面對錯綜複雜的矛盾和千頭萬緒的工作,要冷靜下來慢慢理清頭緒,抽絲剝繭、有條不紊地理清思路,避免四處出擊、無功而返。電影《鄒碧華》中有一個細節令人印象深刻:不管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中,“改革先鋒”鄒碧華總是在反覆推敲、冷靜思考中找到處理複雜案件的創新方法。二是要理性思考。事務主義的癥結之一就是隻看事物的表面,而不去深入研究事物的本質規律。事實上,

唯有找出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關聯,才能真正做到觸類旁通、以一舉三、事半功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掌握和有效運用科學方法,才能如順水之舟輕鬆前進,否則就會事倍功半甚至不進則退,身陷“事務主義”窠臼。這就需要人們善於抓重點,在錯綜複雜的事物中抓住能影響一個時間階段的主要矛盾,進而做到分清輕重緩急、主次分明,才能不為繁瑣事務所累。

(作者系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