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們群龍無首,段祺瑞、馮國璋、曹錕等二級首領們各不相讓,尿不到一個壺裡。這時候唯一在北洋系中威望超高有號召力,又能被其他政派勢力接受的人物就是文人出身的徐世昌,所以中華民國的第5任大總統由徐世昌當選,直至4年後被辭職。

徐世昌文人逆襲,靠的不是軍事實力,而是非凡的資望與人脈。他被稱為是最會做人的民國總統,有“水晶狐狸”的雅稱。據記載,國會進行總統選舉時,430多名議員投票,徐世昌僅差11票就滿票。而第二天選舉副總統,出席的國會議員只有88人,副總統流選。由此,可以看出徐世昌的巨大威望。徐世昌以一介文士登頂民國總統寶座的權力巔峰,對後世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和激勵作用。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沒落家世,但受到正統教育,本人勵志

徐世昌出身於沒落官僚家庭,其祖上世代為官,從清初的巡撫到他祖父的知縣,再到他父親的主薄,基本是一代一代官越做越小。他爺爺是縣官,其父親的官階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正科級幹部吧!他父親也許還能當大官,但是壽命太短,在徐世昌7歲的時候病死了。所以,徐家家道中落,可以想見徐世昌家境的變化。好在徐世昌的母親是個很要強的人,對孩子們教育很嚴格,即便靠典當度日也抓好孩子們的文化學習,並對孩子們的品德交友嚴格監管,為徐世昌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思想基礎。困苦中的徐世昌也很勤奮勵志,16歲起當私塾先生,後來又跟隨叔祖父在縣衙充任文案等職養家餬口。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得遇知己袁世凱

在縣衙裡謀差事的徐世昌用前途渺茫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後來他自己曾回憶說,當時想到的最大願望就是將來有能力了能好好請客款待一下要好的朋友們。意思也就是說,囊中羞澀到請不起朋友們下館子好好撮一頓,慚愧並憧憬著!是啊,沒落的官僚家庭處處不得志,官場裡盛行的是攀高結貴,越是家道沒落越是被踩看不起,其祖父只是一個知縣也沒提攜到能後來發跡的部屬,沒有根基,沒有靠山。跟著叔祖父幹文案,充其量也就是個縣政府文字秘書,是靠叔祖父的薪俸養著的幕僚人員,所以儘管其刻苦讀書學習、胸有大志,可一遭遇現實便覺心中悲涼。誠所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1878年,19歲的袁世凱與23歲正在陳州教私塾的徐世昌結識,二人一見傾心,視為知己。據說袁世凱對徐世昌的印象是雖青衣敝履但談吐不凡、神采飛揚,兩人便拜了把子。當知悉徐世昌和弟弟因為沒有路費赴順天府應鄉試時,袁即贈銀百兩贊助。後徐世昌兄弟兩人皆考中舉人,這是得袁贊助的結果,也是徐世昌感激不盡,二人生死同盟情誼的開始。自此二人在朝廷一文一武,互通聲息,互為助力,互相舉薦提攜,互相主動化解對方的危難,互相成全了對方的事業和地位。二人成為晚清政壇最為得力最是默契的黃金搭檔!袁徐的相遇和二人交好,是彼此發跡的重要契機和條件。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動心忍性坐冷板凳,深耕人脈

徐世昌兄弟二人同時中舉,四年後徐世昌又中了進士。徐世昌在翰林院先授庶吉士,後授編修。編修官階正七品,與知縣同品級,但實際崗位的含金量是有巨大差別的。一個知縣是地方主官,有不少決策權和大量的事權,管轄人口眾多和不少的官員,有不菲的灰色收入。所以,入了翰林院的士人,為了實惠,大多數願意被外放給授予地方主官的肥缺!而在上級機關的士,雖然也有品級,但充其量只能算是官僚裡的“僚”或者官吏的“吏”,算不得“官”。之所以解釋這些,是徐世昌進了翰林院以後,與大多數的進士們不同,一待就是9年,不急於外放去得實惠力;而且在翰林院裡也基本沒有被重用和提升。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那他為什麼異於常人呢?筆者認為,這與他受家族的影響有關,他的家族應該對官場規則有比較深切的領悟。他家已連續幾代都是縣令或以下級別的低級官吏,雖然比較實惠,但是低級官吏有低級官吏的苦惱。這苦惱就是沒有靠山難升遷,升遷受阻仕途緩慢就會受到京察大計之類的類似現在明目繁多的考核,經常受到擠兌和欺負而無處訴說!且在基層根本沒有機會攀附上朝廷裡的大員,找不到個替自己主持公道說話的。進了翰林院雖然品級不高,也沒有油水可撈,但是能接觸上朝廷高官,也有機會結識大官和將來可能成為大官的人。這一點是難得的優勢!

也許徐世昌家族體會太深了,所以他耐得住性子坐冷板凳,藉機會廣泛接觸朝廷裡的有用之士,狠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深耕人脈關係!所以無論是他的遠祖祖籍浙江的,還是近祖遷到直隸,乃至自己出生地的河南,但凡他遇到以上三地的人,他都攀老鄉、拉交情,重鄉誼,編織關係網。並且他還始終不忘袁世凱的資助之恩,不斷地向上級推崇袁世凱。袁世凱也是藉著徐世昌與李鴻藻的上下級關係才得以結識到李鴻章,並從而發跡的。而當時李鴻章的哥哥李鴻藻,對徐世昌並不怎麼“感冒”,所以說徐世昌是非常義氣之人,即便自己不受待見也想法設法地推薦自己的恩兄弟!為了哥們,也為了自己。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一旦被重用,嶄露才華

毫無疑問,徐世昌是有才華的文人,有真才實學,有經世致用之才。這與其家庭薰陶和年輕時的工作歷練有關。考中進士後,在翰林院被冷藏了9年,也是徐世昌結網蓄勢待發的9年。有這9年的人脈積累,基礎已經奠定。所以,當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北洋新軍需要,保薦他襄贊軍務的時候,儘管是文士入武行,徐還是應召前往。並且以其翰林身份竭盡全力完善了督練新軍的一些軍制、條令、法典、軍規等,用其文筆豐富和完善了軍事理論,贏得了將領的尊重,被稱之為師,成為北洋軍中地位和影響力僅次於袁世凱的2號人物,這也是日後能夠駕馭北洋軍閥而被推舉為大總統人選的重要因素。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一步順,步步順,持重老練圓滑的徐世昌自此踏上了當官升遷的快車道。六七年的功夫,就從七品官升到了軍機大臣、東三省總督,位至從一品大員。雖然得意於和老袁之間的互相支持,但徐世昌曾一度領銜各省督撫聯名奏事,甚至排在直隸總督袁世凱之前。

在總督東三省任上,徐世昌的施政才能得以充分展現,僅僅2年時間,滿清皇族的發祥地滿洲就被治理得井井有條、煥然一新,時人譽之為“徐世昌新政”。以至於考察歐洲歸國路過奉天的朝廷貴族載濤歎服不已,認為不輸西洋,遠領先於其他封疆大吏,回到朝廷就大力推舉徐世昌!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會做人,中庸再中庸

徐世昌承襲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優良精神內涵,做事圓滑機變,中庸再中庸,所以能為各派勢力所接受。他作為北洋元老和重臣,不指揮軍隊不是軍閥,但在清末外任總督,內握軍機,在民國則以超然姿態,因老成望重,而成為政治上一支力量,有北方泰斗份量。徐世昌以一介窮酸文士,經過官場的打磨,和自己的刻意修煉,最後成長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登上了權力巔峰,不能不說是個奇蹟。

當然,在徐世昌上位的過程中,核心因素還是有最有實力和勢力的袁世凱的支持。徐世昌借力打力,又盤桓在權力的山頂附近,所以一旦有機會,在眾人的推舉聲中就一舉登頂了總統寶座。因此可以說,文人也是可以逆襲的,只要有機會,並且有圓滑老辣的手段把握住機會才好。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一介窮酸文士,他如何成為了最會做人的民國大總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