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2019年,沉寂多年的沙溢憑藉《小歡喜》中充滿喜感的中年父親一角再度爆紅,也成為了公認的實力派演員,他還通過《親密的旅行》獻出了導演處女作,在《演員請就位》中嘗試做主持人,演藝事業全面開花,此時距離他憑藉《武林外傳》中白展堂一角大火已經過去了13年。無獨有偶,大批中年演員在“小鮮肉”當道的今天,憑藉過硬的演技迎來了演藝事業的又一個黃金期,大家熟知的就有《都挺好》裡的姚晨,《我的前半生》和《中國機長》中的袁泉等。

職場上很多人都在分析“35歲現象”、“中年危機”,感覺一進入中年期,職業生涯就陷入了十面埋伏。其實,這只是對年齡因素的一種過分解讀,中年期確實是職場的分水嶺,但這道嶺後面,不但有危機,更有巨大的轉機。上面提到的沙溢、姚晨,在演員這個號稱最“吃青春飯”的職業裡,正是在中年期,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

麻省理工學院的阿祖萊教授發現,大多數成功企業的創始人,創業時的平均年齡是40歲左右。年長創業者的成功率高,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與沒有相關經驗的創始人相比,那些擁有三年以上同行經驗的人,創業的成功率要高出85%。

這些中年人身上不但沒有看到職業危機,反而展現出多年積累沉澱後的爆發力中年期不是危機期,而是人生的黃金階段,只要充分發揮中年期的優勢,你的35歲也可以是職場黃金期。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一、 人到中年的職場人,你其實低估了自己

(一)能力層面:中年是一個人認知和心智水平的巔峰

《心智力》一書談到:心智模式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模式、判斷模式和動力模式,即在面對人、事、物時,如何思考、行動,並達到何種效果。

心智力強的人,獨立思考、自我管理和執行力會更強,實現自我成就的概率更大。

而中年人在這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1.中年人的認知水平達到頂峰,幫助他們更好地解決問題。

《中年的意義》作者大衛·班布里基指出:中年人的思考速度確實遜色於年輕人,但在其餘的認知領域,比如語言能力、空間知覺能力、數學能力、推理能力、計劃能力等方面,都有著優於年輕人的表現。

與年輕人相比,中年人前額葉皮層活動更頻繁,這個區域負責的,恰恰是層級很高的認知功能,像抽象能力這種複雜的智力工作,就是前額葉皮層負責的。

有測試表明,人的認知能力在40歲左右達到頂峰,之後的20多年,認知能力的變化不大。

由此可見,表面上中年人沒有青年人反應快,但處理信息的能力卻進入了持續的高峰狀態,這樣的大腦在面對複雜問題時顯然更有優勢。

2.中年人更好的認知能力,讓他們具備更強的心理韌性。

大衛·班布里基說:中年人的心智體現的是一種變化,而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素質上,一是更加穩定沉著,二是自控力和心理調適能力更強。

同事老張因為項目延期被領導罵了,他沒有找藉口,而是默默給領導發了一封覆盤郵件。

小林為老張打抱不平:“明明不是你的責任,幹嘛當背鍋俠,要是我肯定不樂意。”

老張說:“我做新人的時候也受不了委屈,還和領導吵過。後來明白了控制情緒是職業化的表現,況且領導是對事不對人。”

這樣的場景在職場很常見,年輕人會為了一點委屈據理力爭,會通過各種方式發洩不滿。

中年人則懂得如何讓情緒避開負面的心理暗示,轉而用更積極的心態和具體可行的改善方案來應對新的挑戰。

而中年人看起來的保守,一方面是因為肩負的責任更重,對風險控制更敏感;另一方面是珍惜時間資源,集中精力做更少但是更重要的事。


(二)動力層面:中年人的壓力和責任讓他們更有職業發展的動力

中年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承擔著比年輕人更重的家庭責任,但這種壓力並不全是壞事。

心理學中有一種彈簧效應,它指出受到的環境壓力越大,自身的爆發潛力和空間也就越大。

大衛·班布里基提到:人類處於一個智力、技術和社會性不斷髮展的良性循環,而中年人是這個循環的中流砥柱,承擔著撫育下一代和信息傳承的角色。

中年人所處的家庭和社會位置給他們帶來壓力的同時,也更有力地推動他們去發展自己的事業。職業發展的越好,就會承擔更大的責任,從而帶來更大的動力,這就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因此,對於中年人來說,家庭責任、社會責任不是負擔,反而是他們職業上升的助推器。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二 從3個維度,創造屬於你職場的黃金年代

今天,我想從以下三方面,來和大家聊聊,如何發揮中年的優勢,讓你的職業生涯更上一層樓。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一)放下經濟選擇,用心理選擇創造更好的自我。

人們常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職業道路上的每個選擇都可能改變人的一生,中年人在面對職業選擇時顯得更加謹慎。

一方面因為過往的積累,擔心一個選擇錯誤導致前功盡棄。

另一方面因為肩負家庭責任,往往偏向於安全穩妥的選擇。

比如該在本行業深耕還是該轉行?

該找好工作再離職還是該裸辭?

站在十字路口,有些人傾向於做經濟選擇。

經濟選擇更多考慮的是做一件事的風險係數、投入產出比,即完全從經濟角度來分析利弊。

但這種方式存在很大弊端。

心理諮詢師陳海賢指出:沒有人能保證用足夠的信息來預測未來,畢竟我們都是在信息不完備的情況下做出決策的。在這樣的模型中,其實你並沒有做什麼選擇。你做的只是信息的計算和加工的工作。

這個時代變化太快,現在以為周全正確的決策,過幾個月也許就被完全顛覆。

我們應該用心理選擇代替經濟選擇,更有利於拓寬自我發展的空間。

1.從自我發展的角度理解選擇,把選擇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競爭。

前Facebook工程師扎伊納布在考慮新公司時會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的下一個機會是否符合我的價值觀?

我是想橫向擴張,還是想潛得更深?

這兩個問題代表的是她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每當面臨兩難的問題,問問自己,每一個選擇的背後,那個可能的自我是什麼?

選擇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選擇,把自己塑造成理想的自我。


2.從自我創造的角度思考選擇,而不是從環境的可能性去思考。

當你把選擇的權利交給環境時,不論是順從環境,還是反抗環境,都存在風險,你就很容易陷入一種無力感。

這時候正是自我探索最好的契機,不妨迴歸內心,從自我創造的角度來思考,自己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是一種動態思維,它看到的不是既定的結果,而是進化的過程。而選擇是創造自我的第一步。

朋友想去日本留學深造,但又擔心現在放棄大學老師的工作,萬一讀研之後找不到好工作,風險太大。

她發現自己最想做的是翻譯,現在要考慮的是留學開銷很大,畢業之後未必能馬上找到翻譯的工作,所以她必須準備足夠的錢。

最終她決定推遲計劃,一邊工作存錢,一邊學習為留學做準備。

此時,她思考的不是失去工作的風險,而是理想的職業需要錢的支持。

由此可見,掌握正確的心理選擇方法,你對風險的感知也會發生變化。風險不是選擇後的結果,很可能是實現創造的條件。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二)運用新木桶理論,揚長補短,實現能力躍遷。

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提出,一隻木桶能裝下多少水,取決於三個因素:最短的那塊木板,每塊木板之間的縫隙以及好的桶底,這就是著名的新木桶理論。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圖片來自古典專欄


中年人應該充分發揮多年積累下來的優勢,並且藉助外力補足自己的短板。

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1.不斷積累優勢,突出長板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01 充分發揮經驗優勢,提升職場影響力

對於職場人士,最有效的辦法是通過輸出自己來提升職場影響力。

常見的輸出方式有兩種:

001 寫作

把自己的經驗和專業知識整理成文字發表出去。

每一次發表,你都會收到讀者的反饋。

這會讓你思考如何表達的更準確清晰,更符合讀者需求,不知不覺就具備了讀者思維,鍛鍊了同理心。

在書寫的過程中需要全面梳理你的工作,無形中加深了對專業的理解。

你會做更多的事,來獲取源源不斷的素材,在這個過程中提升瞭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初可能只在團隊內部發表,然後升級到公司層面,觸達整個行業,甚至其他行業,最終形成品牌效應。

002 培訓

除了文字,還可以嘗試做培訓。

你需要不斷優化培訓內容,提升培訓技巧,爭取到更大的培訓平臺。

隨著分享的逐漸深入,你會發現自己的職場影響力越來越大,像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一樣,自然能夠吸引來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02 持續投入

彼得·德魯克一生出版過近40本書,為無數家公司提供過諮詢,授課也從未間斷。

你要像高手一樣,持續地行動。

為了減小行動阻力,你需要掌握WBS工作分解結構。

WBS是一個項目管理的術語,它的基本定義是 :以可交付成果為導向對項目要素進行的分組。

簡單來說WBS法,是把目標分解成任務,任務分解成工作,工作再分配到日常活動。

比如你想通過寫作提升職場影響力,你的目標是每月寫一個專業領域內的專欄,依據過往的速度和寫作習慣,你可以這樣分解目標:

把每月寫專欄的“目標”分解成總共四篇文章的“任務”,接著分解成每週一篇文章的“工作”,最後分解成每天讀10篇專業資料,列5個提綱,寫2000字的“日常活動”。

通過每一個日常活動,一步一步達成階段性目標,日積月累你也能成為高手。

2.發揮團隊力量,補足短板

中國乒乓球前主教練蔡振華曾說過:我們每天訓練,專門練習擅長的打法。如果最大限度地發揮所長,你的優勢就會大的足以淹沒一切弱點。

但當優勢不足以掩蓋短板時,你可以通過借力,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來改變你的木桶質量。

001 彌補短板

與傳統的取長補短不同,你要分兩步來彌補短板:

一方面,儘量把短板提升到及格水平,避免妨礙優勢的發揮。

另一方面,找到另一個高手,你的短板正是對方的優勢,合作協同,互利共贏。

002 加強桶箍

木板之間縫隙越大,水越容易流失,所以要加強桶箍。

對於人來說,桶箍指的是整合能力。

如果你本身具備多項技能,並且能整合到一起,那麼你就是一個複合型人才。

就像彼得德魯克,既會講課,又會諮詢、寫書。

如果暫時不具備這樣的能力,那麼就需要找到不同能力的人,把各自的優勢整合在一起來組成一個團隊。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3.利用紅利理論,放大努力

高手不只埋頭苦幹,還會運用紅利理論來放大自己的努力,實現躍遷。

諮詢師劉潤指出紅利就是因為科技、政策、用戶發生變化,形成短暫供需失衡,給商業機構帶來的機遇。但是它有很強的時間屬性,迅速彌補這個失衡,就能佔領市場,獲得優勢。

作為普通人,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抓住稍縱即逝的紅利?如果不能趕上紅利,如何及時瞭解市場變化,提升自己的職業抗風險能力?

那就要登高望遠,時常關注高手們在做什麼,同時不斷精進自己。

01多渠道瞭解行業資訊,關注變化。

001垂直媒體,比如36氪、虎嗅網等,可以找到很多深度的商業資訊、評論文章。

002行業協會,通過協會了解行業最新發展動態、相關政策。

003頭部企業官網,網站上經常會有最新活動、未來規劃等,可以由此看出一些趨勢。

004公司財報,上市公司如阿里巴巴都會公佈自己的財報,也可以從中判斷趨勢。

005權威的報告網站,如阿里研究院、騰訊大數據等,上面有大量免費的市場研究報告。

02隨時更新簡歷、定期投放簡歷。

001定期在招聘網站搜索更高職位的崗位要求,找到自己的差距,並持續練習。

002把新經驗、新技能等寫進簡歷裡,隨時保證簡歷是最新狀態。

003經常更新職場社交媒體和招聘平臺上的簡歷,如領英、智聯招聘,增加曝光的機會。

004如果認識一些獵頭,不妨定期向他們投放自己的簡歷,未必要跳槽,但是可以瞭解自己在市場中的價值。

005積極參加權威的行業論壇,擴寬人脈,增加未來工作的可能性。

通過了解行業和高手的信息,能讓自己獲得更清晰的職場座標,然後梳理自身的差距,為下一步的發展制定行動策略。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三)善用精力管理,擁有持久續航力。

體力跟不上、時間不夠用是很多中年人的困擾。吉姆·洛爾與託尼·施瓦茨提出了管理精力,而非時間才是高效表現的基礎。

根據精力管理金字塔,好的精力=充沛的體能+積極正面的情緒+聚焦的注意力+明確的意義感。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那麼如何通過精力管理,讓自己能持續高效地工作呢?

醫學博士張遇升提供了以下的改善建議。

1.改善體能

體能是精力的基礎,除了先天因素,還可以通過後天的運動、飲食和睡眠來改善。

01設計運動方案

人在運動時,血流會加快,身體會分泌大量的激素,給大腦提供充足的氧氣和養料,同時清除代謝的廢物。因此運動會讓人的精力更加充沛。

對於中年人來說,身體機能已經有所下降,所以在設計運動方案之前,先要了解合適的運動強度。

世界衛生組織針對18歲至65歲的成年人給出的推薦是, 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就是你最大心率的60%-70%,最大心率就是用22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你35歲,220-35=185就是你的最大心率。

185x60%-70%約等於120。

每天進行半小時心率達到120的運動,就是適合你的運動強度。

中年人每天忙於工作和生活,要麼沒時間運動,要麼懶得動。

不妨嘗試一下HIIT,也就是高強度間歇訓練,它是一種讓你在短時間內進行全力、快速、爆發式鍛鍊的一種訓練技術。

有數據證明,做完一套高強度間歇訓練後,人的代謝率在之後的48小時還高於正常水平。

這種方式不限場地,只需利用碎片時間,就能達到運動的目的。

02 調整飲食結構

張遇升博士提供了三條重要的飲食規律:

001少吃多餐,變三頓為五頓

少吃多餐是為了減少血糖的波動,上午和下午工作的間隙,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水果或者堅果。

002吃低糖高營養的食物,比如綠葉蔬菜、豆類、水果。

003多喝水,保持充分的水化。

人的身體70%是由水組成的,身體缺水也會讓你感到疲倦。

用你的體重公斤數除以32,這就是你一天需要喝多少升水。

03睡得好,能提升你的效率

從生理學上看,人在睡眠時,身體是一個主動修復的過程。

衡量睡的好不好,一看睡眠時間,二看睡眠質量。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基於很多專家的共識,推薦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是7至9個小時。

關於提升睡眠質量,推薦心理領域的認知行為療法。

001沒事別上床

除了睡覺,其他活動都不要在床上。這樣身體會形成一個條件反射,躺在床上就是要睡覺。

002多參加戶外活動

白天在戶外活動曬太陽,能夠刺激你的視神經,進而讓大腦中的松果體合成更多的褪黑激素。

而褪黑激素是幫助人體睡眠的激素。

003睡前做準備

給自己製造一個容易入睡的環境,比如讓屋子保持黑暗,播放類似自然聲音的白噪音,讀一些艱深的書讓大腦疲憊。

2.控制情緒

相比正面情緒來說,人腦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但人可以通過訓練來控制情緒。

每當焦慮的時候就問自己兩個問題。

我現在能做什麼?

我願不願意去做?

找到馬上可以做的事,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就能有效轉移你的注意力,減少焦慮感。

3.清空大腦,給你的大腦開外掛

中年人常感覺每天有做不完的事,各種瑣事總是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那怎麼辦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清空你的大腦,運用工具做好記錄。

01記錄每天最重要的三件事

這樣做的好處是優先處理重要的事,減少了事情做不完的焦慮感。

02記錄你的靈感

你正在做事,大腦突然想起一件另外的事,把它記錄下來,然後繼續做手上這件事。

這樣就大大減少了在不同任務間切換消耗的注意力,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4.找到你的意義感

斯蒂芬·茨威格曾說: “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於在他人生的中途、在他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對於中年的職場人士,很容易產生職業倦怠。這時候你需要回歸初心,重新思考工作的價值。

我的工作服務的對象是誰?我做的事是如何幫助別人的?

如果你是遊戲設計師,你可以思考,你的遊戲能讓玩家們開心。

如果你是編輯,你可以思考,你的文字帶給讀者精神安慰。

花時間思考,自己對別人的價值是什麼,然後尋找自己的興趣與這個價值相結合,是讓自己工作有意義的重要方法。


中年期=職業危機期?別低估自己,刷新三個維度,中年也是黃金期

四 總結

大衛·班布里基告訴我們:我們非常幸運,活在了人類歷史上最適合當中年人的時代。

職業生涯中,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問題,到底是危機還是契機,取決於你的選擇。

即便進入了中年,你仍然有自由選擇遵從內心,用飽滿的精力去做自己認可的有意義的工作。

拋開別人的看法,打開自我的限制,抓住時代的紅利,就能擁抱一個屬於你的黃金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