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穀物——江米

糯米又叫江米,為禾本科植物稻(糯稻)的去殼種仁。按穀殼顏色、米的顏色可分為紅、白兩種,也有分為有毛和無毛的。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糯米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粘性大,分為秈糯米和粳糯米兩種:秈糯米由秈型糯性稻穀製成,米粒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粳糯米由粳型糯性稻穀製成,米粒一般呈橢圓形。

中國南方稱為糯米,而北方則多稱為江米。糯米是製造黏性小吃,如粽、八寶粥、年糕等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糯米也是釀造醪糟(甜米酒)南方地區黃酒的主要原料。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


常見穀物——江米

直接應用

糯米粉具有粘度大、易糊化、澱粉膠的溫度穩定性好、不易回生、吸水率和膨潤力大等特點,從而成為許多食品加工所必需的原料,例如代替蛋清製作沙拉醬、在凍融循環中保持冷凍食品的水分等。糯米粉受熱形成的糊粉可直接作為食品增稠劑,用於冰淇淋、肉湯汁和蠔油調味品等食品。

除速凍食品以外,方便米飯是另一種適應快節奏生活的重要食品。為滿足不回生、口感好、食味好、外觀好等產品要求,從選材方面考慮,方便米飯需要選擇高支鏈澱粉含量、堊白度與碎米率低、蛋白含量適中的稻米原料。熊善柏等通過經驗公式描述方便米飯感官特性,綜合評價了21個品種應用的品質效果,認為其中2個粳稻品種最適合加工方便米飯。在這21個品種中,糯稻品種只是形態較差,如果其形態有所改觀,應該非常適合製作方便米飯。研究表明,脂肪含量較高的米飯,表現出硬度小、黏性大、彈性好的口感。糯米的脂肪含量往往高於中等直鏈澱粉稻米,所以適量增加糯米脂肪含量有助於提高方便米飯的品質。

加工利用

黃酒、稠酒、甜酒是我國傳統糯米的發酵飲品,以風味醇厚和營養健康深受人們喜愛。尤其是黃酒市場,呈現快速擴大的趨勢,產量逐年攀升,至2010年中國黃酒年產量已達13413.6萬升,與白酒和啤酒一起成為我國的三大酒種。

除傳統飲品之外,隨著糯米產品開發技術的日趨成熟,諸多新型保健糯米發酵飲品應運而生,如以黑糯米為原料的黃酒和各種糯米酒復配飲料。酸奶、蘆薈、獼猴桃、竹葉、香菇、竹蓀、銀杏葉、紅棗、枸杞、桂花、沙棘、板栗等原料,皆與糯米一起製成保健飲品。然而,這些產品同樣仍是加工工藝的改進,對原料糯米也未提出具體要求。

特種糯米新產品的開發利用,集中於黑米產品上。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就有15個省、市、區對特種稻進行開發,上市的品種近100個,如黑米米粉、黑米八寶粥、黑米麵包、黑米香酥餅、黑米雙歧酸奶、黑米芝麻營養糊、黑米冰淇淋、黑米果茶等。上海交通大學農學院、廣東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單位與企業合作,開發了系列備受人們喜愛的特種稻米產品,但因原料米產地分散,供應不穩定,加工過程營養成分易流失等原因,至今黑米產品的市場仍未突破。

將糯米粉進一步加工成糯米澱粉和變性澱粉,其品質特點更加突出,從而延伸出更為廣闊的應用空間,如用於生產多孔澱粉。多孔澱粉是變性澱粉的一種,主要的加工方法是以α-澱粉酶和葡萄糖澱粉酶作用於澱粉顆粒,使澱粉顆粒產生許多微孔,從而具有了更大的表面積、更強的吸附能力以及更緩慢釋放能力。因此,多孔澱粉可以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化妝品、印刷、造紙等行業。從加工原料的角度,生澱粉的酶解程度取決於澱粉粒和酶的特性。已有研究表明,大米直鏈澱粉含量越低,越易被酶水解。因此,糯米是製作多孔澱粉的優質原料。


常見穀物——江米

水稻起源於我國長江流域,但是糯稻隱性突變何時被篩選及其起源時間尚無考證。《詩經》中已有糯稻的記載,後來糯稻向東部和西南部擴散,在我國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區、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形成了各自的糯稻飲食文化,並沿傳至今。粽子和湯圓分別是端午節和元宵節的特色糯米食品,代表著我國久遠的傳統文化,深受人們喜愛。

糯米是粽子加工的關鍵原料,各大粽子品牌多數有自己的糯米生產基地。現階段,粽子品質的創新僅侷限於餡料和形狀方面,其核心原料—糯米則鮮有變化。油糯飯、芝麻糯飯、糯米糕、糯米蒸肉等是我國南方的傳統美食,而糯米粉又是青團和果子等中日傳統食品的主要原料。麻薯是果子的一種,起源於臺灣、日本並廣為流行的傳統食品,其類似產品在大陸俗稱糯米糰。由於焙烤後具有鮮脆多孔、入口即化的特點,糯米還是我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傳統糕點和糯米脆餅的主要原料。


常見穀物——江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