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誠新片《天氣之子》觀感亂談

新海誠新片《天氣之子》觀感亂談

本來laterboy不想寫這類動漫觀後感之類的東西,讓人感覺就像小學生交作業,但新海誠的動畫是必看的電影,看完之後總有些不吐不快的感受。動畫的劇情laterboy不想劇透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電影院看,片子絕對對得起票價,laterboy只談談自己的一些觀後感。

新海誠新片《天氣之子》觀感亂談

總體的感覺,《天氣之子》的劇情、畫面甚至音樂,都一如既往保持著新海誠一貫的風格,尤其跟前作《你的名字》風格很像,新海誠算得上日本輕小說文化的集大成者了,從小說原作到編劇再到動畫導演,全都親自操刀。劇情上,不出意外的又是帶有幻想色彩的初戀的劇情,對我們這些功利和無趣的成年人,大概會覺得有些幼稚和無聊。從2001年新海誠的獨立原創作品《星之聲》開始,只除了《追星星的小孩》不是新海誠原創劇情,也不是初戀劇情,《星之聲》、《秒速五釐米》、《雲之彼端》、《你的名字》、《天氣之子》都是新海誠原著,並且都帶有初戀的劇情,《言葉之庭》雖是改編,但也有初戀劇情……新海誠怎麼那麼喜歡初戀劇情呢?大概他也有個甜蜜的初戀吧。稍微細心一點的觀眾就會發現前作《你的名字》男女主角立花瓏和三葉出現在《天氣之子》中,只不過他們在本片中其實屬於可有可無的存在,著墨很少,對劇情沒有任何推動作用,他們也已經成為了普羅大眾一樣無趣且無故事的成年人。

新海誠新片《天氣之子》觀感亂談

日本最近三十年經濟發展停滯,社會文化上進入後工業化時代,很多動漫大師的作品都或多或少帶有反科技、反工業的思想,宮崎駿就是典型的代表,日本311大地震後宮老爺子還帶頭參加過反核遊行呢,他的作品比如《風之谷》《幽靈公主》等都清晰體現這一點,還有比較有名的像押井守的《空中殺手》《攻殼機動隊》等片,都有對技術濫用的反思,包括最近看的渡邊信一郎導演的音樂動畫《C&T》,片中的人工智能也是消極的存在。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的日本人,他們的輕小說貌似成了主流的流行文化,其內容沒什麼悲天憫人,也沒有什麼家國情懷,也鮮有宏大敘事的主題,對科幻也沒多少興趣,更多的只是沉浸在少男少女的無盡幻想中,彰顯的是社會中普通個體情竇初開的細膩情感和細微的感動,格局很小,凸顯島國的狹隘格局,儘管日本科技、經濟如此發達,諾貝爾獎都拿了很多,卻出不了一位雨果獎的科幻小說家,中國好歹還出了一個劉慈欣啊。不過新海誠對日本社會的風俗文化的確是深惡痛絕啊,社會壓力太大,年輕人掙錢太難了,片中男主森島帆高就把欲掙快錢的女主天野陽菜從風俗店的火坑中拉了出來,但另一方面,新海誠又一而再的用女二號夏美呼之欲出的胸部特寫來引人注目,同樣的在《你的名字》裡立花瓏跟三葉互換身體後不斷的揉胸場景也是讓人浮想聯翩啊……劇透不能說太多了。

新海誠新片《天氣之子》觀感亂談

在動畫製作技術上,新海誠的團隊絕對堪稱世界一流,畫面上極盡細膩之能,無人能出其右,很多表現廣闊的天空和城市的畫面,不但畫面廣闊,而且每一個場景都細膩如一,令人讚歎不已,又為廣大動漫迷們貢獻了很多高質量的動漫壁紙。

新海誠新片《天氣之子》觀感亂談

新海誠新片《天氣之子》觀感亂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