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途多舛,沒談過戀愛,結婚只因愧疚,如今95歲的她卻裸捐3568萬

詩詞是中國文化中最美的精華部分,在歷史的洗刷下,也讓詩詞更加有韻律和意境美。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更多的詩詞在生活中變成了愛好,用來在空餘時間消磨時間。

葉嘉瑩是一位愛好詩詞的古典文學的研究者,同樣的她也是一位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詩詞故事的教師。她把傳承詩詞的任務扛在肩上,自費回國,教書育人70年,曾表示她願意自己的生命最後可以結束在講臺上。

一、富庶出生,詩詞結緣

葉嘉瑩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所以得以和詩詞結下不解之緣。在葉嘉瑩年幼的時候,葉嘉瑩的父親因為隨著國民政府西遷,失去音信。生活的重擔全部落在了母親身上,可是母親也在同年被確診了癌症,在剛剛進行完手術之後,沒能抵抗住病痛的折磨,猝然離世。

在父親失去音訊,母親離世雙重打擊下的葉嘉瑩一度悲痛欲絕,但伯父和伯母依舊陪在她身邊,並且幫忙照顧著兩個幼弟。葉嘉瑩只是情感上受了太大打擊,而生活物質上並沒有多大改變,她依舊學習著她的詩詞。這段時間沒能讓葉嘉瑩墮落,反而讓年僅17歲的葉嘉瑩學會了用詩詞去傳遞自己的感情。她在母親去世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創作出了很多富含自己感情的詩詞。

命途多舛,沒談過戀愛,結婚只因愧疚,如今95歲的她卻裸捐3568萬


二、未遇愛情,無奈結婚

葉嘉瑩用自己的整個生命去熱愛詩詞,對於她而言,愛情是跟詩詞一樣富有神聖感,只有遇到特別喜歡的人,她才願意把心中的位置給他一部分,可惜沒有一個人入了她的眼。

有一個教授十分喜歡葉嘉瑩便將趙鍾蓀介紹給葉嘉瑩,趙鍾蓀為了取得葉嘉瑩的喜歡,全部心神都用來追求葉嘉瑩,工作因此也丟了。葉嘉瑩得知趙鍾蓀因為自己而丟了工作,心裡充滿了愧疚,哪怕親人都說這個男人不值得託付,但是葉嘉瑩還是在1948年選擇前往南京和他結婚。就這樣葉嘉瑩通過這樣的方式把自己的一生交了出去,連戀愛的機會都沒有。

命途多舛,沒談過戀愛,結婚只因愧疚,如今95歲的她卻裸捐3568萬

對於她而言,愛情過於崇高,讓她不能褻瀆,所以她就直接結了婚。但是葉嘉瑩對於自己所做出的選擇從來都不後悔,很快他們就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她跟隨著丈夫的腳步去了臺灣,本以為是美好生活的開始,卻沒曾想驚心歲月逝如斯,餞盡流光暗自悲

剛到臺灣的丈夫就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捕入獄,接著尚未斷奶的大女兒也跟著葉嘉瑩被牽連入獄,她們在獄中吃盡了苦頭,經過詳細的調查之後,葉嘉瑩被無罪釋放。出獄之後,她時刻盼望著丈夫的回來,因為沒有住處,只能借住別人家,而寄人籬下更是讓葉嘉瑩嚐盡了人情冷暖。

在這期間年僅21歲的葉嘉瑩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而是更加淡定從容的面對生活帶來的苦難,她一邊為了生活奔波,一邊愛著詩詞,還不忘帶孩子,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家,一段充滿苦難的生活,卻讓她活出了精彩。

命途多舛,沒談過戀愛,結婚只因愧疚,如今95歲的她卻裸捐3568萬

為孩子上課的照片


三、婚姻破滅,再遇打擊

三年的時光裡她左盼右盼,終於迎來了丈夫被無罪釋放的消息,可是記憶中那個溫文儒雅的丈夫,因為獄中的生活早已性情大變,甚至還會動手打她,面對這樣支離破碎的家庭,她甚至都有想過放棄生命

但是她在詩詞中找尋到了繼續生活的念頭,並且從詩詞中汲取了面對現實的力量。依靠著這份力量,她承擔起了作為一個妻子的責任,她靠著自己微薄的收入支撐起了整個家的日常花銷。

小女兒的出生,讓這個家庭再次面臨考驗,趙鍾蓀看到二女兒之後變得更加暴躁不安,可以說兩個孩子都是在葉嘉瑩的照顧下長大的,丈夫的冷情沒有讓葉嘉瑩失去希望,反而讓葉嘉瑩學會了獨立,依靠著詩詞給予的力量

命途多舛,沒談過戀愛,結婚只因愧疚,如今95歲的她卻裸捐3568萬

葉嘉瑩對於丈夫的脾氣有了更多的包容,她仁愛寬容用自己的雙手開始支撐自己的家,葉嘉瑩多處奔波教書,孩子們在她的精心養育下健康成長,沒有因為跌宕的生活而改變孩童的天真

因為葉嘉瑩出色的講授能力,被外聘為多所國外知名大學的客座教授。1966年葉嘉瑩被臺灣大學派往美國多所大學講授中國古典文化知識,在講學期間,她對於古典文化的領悟再次更上一層樓,最後葉嘉瑩選擇定居加拿大溫哥華。得知祖國需要她時,葉嘉瑩義不容辭地踏上了歸國之路,應邀到了多所高校進行了數次古典詩詞專題的講演。


四、經歷傷痛,獲得成長

就在一切都慢慢變好的時候,命運跟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1976年大女兒車禍離世,二女兒兩度身患癌症,相處多年的枕邊人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命運的重擔幾乎要把她壓垮。歷經世人所不能經歷之痛,方能看透人生,擁有別人所不能成之偉業。經歷了生活中的傷痛後,葉嘉瑩

更加堅定了回國教書的步伐

命途多舛,沒談過戀愛,結婚只因愧疚,如今95歲的她卻裸捐3568萬

2018年6月,她向南京大學捐款1857萬元成成立“迦陵基金”,支持南開大學研究古典文化。2019年5月,已經95歲高齡的葉嘉瑩再次捐款1711萬元。她把自己全部身家都投入到支持中華古典文化的研究中。

葉嘉瑩的一生可以用多災多難來形容,跌宕起伏的可以寫成一本書,但是這樣的苦難沒能壓垮這個瘦弱的女性,反而讓她成長的更加偉大

。她對於社會的一切讚譽都不接受,她想要向楊絳先生一樣,專心自己的事業,鑑賞詩詞,吟誦詩詞。

她用自己的一生在書寫詩詞,經歷詩詞,每一首詩篇都是她來自生活的感觸,所以她的詩詞才讓人感同身受,她的才情才讓人敬佩不已。腹有詩書氣自華,她用來自詩詞的力量,成功的抗住了生活中的苦難,千帆閱盡歸來仍是少年。

命途多舛,沒談過戀愛,結婚只因愧疚,如今95歲的她卻裸捐3568萬

從1954年站上臺北二中的講臺開始,到現在的70年裡她堅守著自己的初心,一步步的將詩詞發揚光大,讓詩詞走出中國,她用自己的雙手呵護了中華古典文化的根基。她的成就無人能及,她的美麗更讓人難以望其項背,這樣的葉嘉瑩更值得讓人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