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兒子博士畢業,一是地市媒體做研究室主任(正科),一是去一本大學教書,選哪個?

羅地友聲


兩個問題需要先解釋一下:

第一,博士畢業可以以人才引進方式的進入地方政府從政,一年試用期轉正後定級正科,部分地區此前甚至高定副處,但無論是正科還是副處都是非領導職務,是虛職,重在鍛鍊和適應,一般不會不負責任地直接安排實職。這是組織人事部門安排幹部的基本原則。包括事業單位也是如此,這既是對幹部的保護,也是對崗位的負責。因此你說的博士畢業直接去擔任正科級的研究生主任基本原則不可能。當然,事業單位相對靈活,對一些專業技術幹部使用條件相對寬鬆,也不排除會有這種情況。

第二,物以稀為貴。以前博士畢業進入地方工作的比較少,各地為了吸引人才,紛紛出臺優惠政策,大打級別牌,比如允許博士畢業直接定副處。這兩年,隨著博士生崗位招錄人員分增多,各地相繼調整政策,博士畢業進入地方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不再像以前那樣”吃香”,其中很明顯的一條就是取消博士畢業定級副處,博士從政的各種優勢逐步被拉平。沒有了起點優勢,博士是否有必要進入地方機關事業單位已經值得商榷。

回到正題。

在地市媒體做研究室主任和去大學一本教書兩者之間選擇,個人更傾向於選擇大學。一來在一本大學當老師工資相對會更高,二來也會更自由。最關鍵的是學有所用,不會浪費專業和人才。博士畢業進入地方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如果不是從事專業技術崗位工作,其他絕大部分幹得都是與專業無關的工作,幾年下來專業知識和能力消失盡殆,對個人對國家來說都是損失。

正所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國家培養一個博士不容易,讀了博士,如果不是個人對從政情有獨鍾,幹專業的工作,幹本職行業,是明智的選擇。


80後小公


這事沒有什麼多想或多說的,從政從教都有其煩惱,因為我經歷過。想當年我考選副市(縣)長的答辯(第二輪)與破格評教授的答辯竟然是在同一天的上午(但在不同地方)! 誰還有這樣的奇遇?! 聽從內心的召喚吧,大不了拋一枚硬幣看看。



門耳噸


我個人認為你兒子到大學當老師比較專業對口,做行政工作時間長了很快會忘記專業,我有個朋友主任醫師職稱(正高),當醫院院長十幾年,行政事務佔用時間長了,個人專業沒有時間再做研究,做手術沒有重大突破,停留在以前水平上。所以我說,讀書讀到博士專業水準一定好,放棄專業改行,當一個正科級幹部,就看孩子個人志願。家長意見僅供參考,我兒子是碩士導師要求碩博連讀,他不想當老師想考國家公務員崗位,研究生畢業以後考取了國家公務員夢想成真。


木然111770581


怎麼那麼多弱智的問題・_・?

博士畢業立即正科實職。這單位得多弱!

稍微好點的事業單位,博士畢業能進去就是一普通工作人員,還實職,白日夢吧!

我單位海龜世界前50大學博士,老老實實從基層幹起,連副科都不可能給你。


譯言譯語


博士畢業,去地市媒體做研究室主任(正科),一是去一本大學教書,選哪個?

我可以百分百的告訴你,去大學教書,一本去不了去二本,二本去不了去三本,三本去不了去高中,高中去不了去初中,初中去不了去小學,就是不能去哪個什麼研究室主任。

地市級媒體

地市級媒體現在都是屬於百分百的傳媒集團了吧。省級的都改制完成了,地方的基本快改制萬了,就是百分百的國企,而且文化集團屬於最爛的國企了。而且是最沒前途的國企了,為啥?

現在國企有前途的是那些超級壟斷的,比如菸草,石油,電力等。而文化傳媒為啥沒前途,地級市沒啥沒啥競爭力,而且現在傳統媒體基本都在萎縮,都開始走互聯網媒體。

而且你是去當研究室主任,不知道有啥研究的,可以說毫無前途,而且去了就當領導,基本也鎮不住場子。

另外什麼科級領導,就是一個小組長而言,就是給個處級都不能去,因為國企裡面這些級別都是虛的,國企也就單位正職算個官,其他都不算官。

最重要的是去你能幹啥,能比別人強?難道是去發論文?顯然不可能,研究也研究不了啥東西。

為何要去大學

博士一般比普通人強到哪裡?博士最厲害的是寫論文,搞科研,所以這才是博士的長處,而去研究所(中科院型,不是大學型)和高校才是發揮才能的最佳地方。

就是大學不搞科研,輕輕鬆鬆也是很舒服的,一年十來萬小意思啊。

對於博士,最好是去大學,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去這類爛國企坑死人。

現在絕大多數國企都是裙帶關係嚴重,基本上碩士博士去了就是幹活的炮灰,升官沒有希望,幹活都是你的事。

選擇

至於真正想去哪裡,這個是個人的想法,有的人就是喜歡去混這個官場,吃吃喝喝送送很快升官,但是內向的人在這些崗位都幹不好。

有的人看著是博士畢業,其實不喜歡搞學術,最喜歡跑市場混關係,這類人其實升官很快,去國企和政府部門發展很快。

廢話這麼多,我個人建議是去大學。其他就不提意見了。


高校專業那些事


同學兒子博士畢業,面臨兩個就業選擇:

1,到地級市一家媒體做正科級的研究室主任,從此可以在體制內,獲得更多仕途升遷的機會。

2,到一本大學教書,在本專業的學術研究和傳播上發揮更大的作用,走的是職稱晉升的路子。

這是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博士學位在職業當中的作用也有根本區別。從政需要的是博士身份,有個高起點;教書需要的是博士的專業水平,憑個人學養吃飯。

要判斷哪個職業更吸引人,肯定要從薪資待遇、發展空間、職業光環、有關保障等方面來加以考慮。

1,薪資待遇。地級市正科級公務員工資、獎金、福利等,按我們市的水平看,20來w每年;我市一本大學的講師年入不到20w,評上副教授以後,比正科的工資水平要高。這裡指的全是明面上的工資性收入,其他的就不好說。比如在高校裡做課題研究,外出講學,收入可觀;在媒體裡面拉到廣告,或者招到大商,獎金也不菲。

2,發展空間。理論上來看,在機關事業單位比在高校機會更多,路徑更多,可能到不同的行業、領域、單位去擔任領導職務。高校教師中也有走上仕途的,但人數極少。要想出頭,只能拼命搞教學科研,或許沒那麼多的精彩。

3,職業光環。起點上看,研究室主任比普通的大學教師要勝一籌,手裡有點權嘛。但公務員晉升也不容易,別看起點不錯,說不定一輩子就只能混到副處、正處,還不見得是實職崗位。高校教師坐上幾年冷板凳,在領域內搞出點名頭之後,著作等身,晉升職稱,頭銜就來了,寫文章、當導師、講學、參加活動,名利雙收。

4,有關保障。不管怎樣,公務員還是鐵飯碗,各項保障都能到位。高校教師已經去編制了,更多靠個人本領和學校實力。在公務員單位熬資歷比在高校更容易。

但是,我們分析這麼多,根本不管用。

因為,決定權在人家博士手裡。

包括我、其他答主、題主甚至是博士的父母都是在瞎操心!

這事與博士的父母還有關係,跟題主及以外的人真是一點關係也沒有啊。

所以,其他人可以談得頭頭是道,但人家既可以參考,也完全可以不當回事。

試問:他都博士畢業了,還不知道自己今後的道路怎麼走麼?那這麼多年書都讀到哪裡去了呢?

選擇職業,既看客觀條件,更看主觀意願。再多的外在因素,都敵不過內心。只要三個字“我喜歡”,其他一切看上去有道理的衡量標準都會敗得灰頭土臉。

總結一下:

1,擇業首先是擇業者的內心選擇,任何人都代替不了;

2,喜歡和能做好不是一回事,先選能做好的事,把它做成讓自己喜歡的事;

3,關心別人的事,也要從中找到對我有用的地方,以免自己的這種關心成了操碎別人的心肝。


劍客談教育


博士畢業是到地市媒體做研究室主任還是去一本院校教書,這個不能單單從職業上考慮,而要從個人性格上考慮。俗話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因此,選從政還是從教,先自己權衡一下,看哪個更適合自己?


一般而言,性格內向,不善交際,喜歡獨處,喜歡安靜,這類性格的人不太適合從政,而更適合搞科研,搞學術。心無城府,在自己喜歡的學術領域裡深耕,心無旁騖,也許更能發揮自己的才能。

相反,性格外向,擅長交際,與人溝通能力強。語言表達能力強,筆桿子相當厲害,而且有管理、領導才能,有當官慾望的,自然可以選擇地市媒體作為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方向。

不過,一般而言,書讀到博士的人,畢業後從政的不多,而選擇到大學任教的比較多。一來,大學有學術氛圍,對於想搞研究的人來說,應該是不錯的選擇。二來,大學教師工作相對清閒,又有假期,比起行政單位,工作相對輕鬆些。

至於待遇,這個很難說,地市媒體單位屬於國企,不過也算不上太好的國企。相比於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肯定差遠了。大學老師工資雖然不會太高,但至少受市場經濟的制約的因素不大,比較穩定。

以上是個人淺見,至於如何選擇,決定權還在自己手裡。反覆斟酌,三思而後行。你說是嗎?歡迎留言,歡迎評論!


靜靜助學


別人的建議呢,只能給你一個參考,畢竟你的人生不可能是別人人生的模仿。

我覺得這兩種選擇呢,都是有風險,也都是有自己的好處的,看你想過什麼樣子的生活吧。

如果你想選擇安穩的生活,那麼地市媒體的很不錯。

另外類似樓主這樣的,還是一個有編制的工作,簡直就是一個鐵飯碗。在這段時間,總是充斥著網易裁員、華為裁員的這種形式下,有編制太幸福了。

這幾年特別流行的是逃離北上廣,甚至是逃離一些一線或者二線城市,而選擇回到家鄉去到一些三四線,甚至是五線的小城市,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不想面對大的壓力。

我有一個朋友,當初博士畢業就選擇了去到家鄉的縣城。因為在縣城,他覺得很有尊嚴,而且生活舒服。他每個月有8000元工資,在縣城平均工資不到3000元,房價也只有4000-5000元的地方呢,買房不再有那麼大的壓力。在大城市裡時,周圍研究生遍地跑,博士也有不少,並不稀罕,但是在縣城,他成了稀罕的存在,周圍的鄰居都高看一等,領導也是把他當做香餑餑,讓他覺得很有一番得意的感覺。

如果你想在大城市,那麼就選擇去一本大學教書。壓力會很大,你可能會崛起減輕壓力,也可能會一生就這樣碌碌無為,壓力從不曾遠離。

有些人逃離,但是也總有一些人爭著搶著去到大城市。

一本大學基本上要麼在省會城市,要麼在經濟發達的城市類似蘇州、青島、深圳等等。

我認識的一個博士,就在山東大學教書,一個月只有6000元,好點的時候一個月也就8000元,在濟南房價接近20000元的房價時,大學老師的薪水相比來說就有點不夠看了,尤其是一個博士畢業拿到這個工資,畢竟人家有不少去了企業的,保守年薪也有20萬,甚至更多。他這邊相了好幾次親,雖然有博士的光環,但是最終也沒成功。。因為大家對他的期望和實際上的差距有點大。大學老師的身份也沒有任何光環。

我記得之前看過一個在上海大學任教的一對夫婦的故事。他們呢,算是熬出了頭的,兩人都評上了副教授,但是這個付出的代價就是兩人從來沒有休息,所謂大學的寒暑假、雙休日,對於他們來說,也只是靠在實驗室裡做項目,帶研究生,還要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等等。甚至兩人忙的孩子都沒時間生。在事業上成功了,但是身體卻不行了,這兩年他們都在思考,我到底要不要還繼續留在高校?

人生的選擇沒有對錯,只有你想要什麼樣子的生活!

煮酒論高考


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如果你的孩子也不確定選哪個,不知道自己喜歡啥,建議選融媒體主任,一開始就是正科那應該是博士級別的,如果是選學校任教,那得看學校給的待遇了,高校任教後期福利工資待遇都比公務員要好。所以你應該把問題細化一下,問問相關工作過得人,高校我比較清楚,這個公務員就不清楚了。


小麗出品


建議高校老師 相對單純 自由。如果沒有當領導那意願千萬彆強求,我遇到的2個博士領導,雖然走上領導崗位但現在都後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