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琵琶“外來人”的“抗疫”故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富順縣創新開展“三包三查一宣傳”工作,從縣級各部門集中抽調300名幹部,分組趕赴鄉鎮開展“三包三查一宣傳”疫情防控工作。琵琶鎮工作組10人入駐鄉鎮開展工作以來,已累計入戶開展排查、監測、宣傳等工作600餘次,新排查從(經)湖北迴鄉人員50餘人,協助設置宣傳監測卡點27個,累計勸返趕場、走親訪友、聚集聊天1100餘人,勸散辦宴席、打牌70桌。

“就是你們這些外來人把病毒帶進來了。”這是琵琶工作組成員吳楓在勸返趕集群眾時,一位當地老伯對她發出的怨言。吳楓是縣紀委監委派駐縣委政法委紀檢監察組組長,來到琵琶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之後,類似甚至更尖銳的抱怨她是聽得最多的。受其本職工作的影響,吳楓在開展抗疫工作時,充分展現了她“眼裡容不得一粒沙子”的個性,只要一看到有群眾聚集、打牌、不帶口罩的情況,她肯定立馬上前勸導,而面對群眾的不解和怨言,她也總是能夠耐心解釋,悉心勸解。

在吳楓的影響下,同時考慮到村組幹部與當地群眾較為熟悉,在勸解群眾不聚集、不打牌等方面缺乏一定的震懾力,勸解難度大、效果差,工作組集中力量成立了專項檢查勸導小組,以較為強硬的方式對防控難度較大的村組群眾進行了宣傳和勸導,取得了較好效果,也獲得了村組幹部的肯定。而這個廣獲好評的專項檢查勸導小組的主力正是來自縣水務局的四個帥小夥:曾超、肖宇、何永勝、包洪川。這四個帥小夥基層工作經驗豐富,能夠把疫病防控的專業知識用群眾聽得懂的話來進行宣傳,而且個個都精力旺盛,經常在沒有午休的情況下,就外出開展檢查和勸導工作,甚至在回家途中看到其他鄉鎮街道有人群集聚的情況都會下車進行勸導。

这群琵琶“外来人”的“抗疫”故事

圖為曾超(左三)、包洪川(左一)在勸散聚集人員

在這群外來人中,工作最細緻的要數縣婦聯副主席金永琴。她不顧道路泥濘、坡陡路滑,堅持走村入戶摸排途徑湖北(武漢)人員。一次在與群眾的交談中,細心的她發現了當地可能還有從湖北返鄉而未做登記的人,而且該人員為當地一所民辦學校負責人的親屬,存在刻意隱瞞的嫌疑。這立即引起了金永琴的警覺,馬上向琵琶鎮相關領導進行了反映。目前琵琶鎮黨委政府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取證。

琵琶工作組入駐以來,變化最大的應該就是來自縣發改局的總經濟師李澤學。作為工作組中唯一沒有基層一線工作經歷的人,從第一次聽見群眾謾罵時委屈到鼻酸,到如今的應對自如,甚至還能夠和群眾調侃兩句,這段與群眾親密接觸的經歷帶給他帶來的變化,除了他自己知道,琵琶鎮的村組幹部其實也都看在眼裡,在他們心中這個“外來人”早已變成了“自己人”。

正如工作組成員、來自縣婦聯辦公室的羅虹所說,“每當有群眾說‘你們又來啦,才辛苦哦,謝謝黨和政府的關心啊。’就會感覺心裡暖暖的,覺得我們再怎麼辛苦的付出,再怎麼日復一日地做著相同的事,都是值得的。疫情當前,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守在一線,為戰勝疫魔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是職責所在,更是使命所驅。” 羅虹的話也是工作組每位成員的心聲。

这群琵琶“外来人”的“抗疫”故事

圖為羅虹(右一)、肖宇(右二)在宣傳勸導卡點開展勸導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琵琶工作組能夠以“外來人”的身份快速融入當地,迅速為琵琶鎮疫情防控工作帶來積極幫助,並獲得鄉鎮領導、村組幹部、當地群眾的充分肯定,離不開組長和副組長的正確領導和示範帶動。琵琶工作組組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縣總工會主席王文炳就是這列火車的車頭。王文炳沒把自己當外人,一心撲在琵琶的疫情防控工作上,堅持每天到一線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他的足跡遍佈了琵琶鎮的每個村組社區。而琵琶鎮工作組副組長、縣科協黨組書記姜德炳更是主動要求和工作組普通成員一樣,一一對應地融入琵琶鎮相關工作小組,到防疫一線和基層幹部並肩作戰、抗擊疫情。

這就是這群琵琶“外來人”的“抗疫”故事。他們來自不同的工作崗位,卻為了同一個目標奮戰在一起,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真真切切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人真事。他們的故事還在琵琶鎮繼續著,直到吹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號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