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球隊進入季後賽有哪些好處?

伯顏大人


  • NBA球隊進入季後賽那肯定是好處多多了,可以大致分為以下幾點。

獎金髮放

眾所周知,常規賽發薪水,季後賽發獎金,雖然對於球星來說不是很多,但是對於角色球員工作人員來講,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隨著球隊在季後賽越走越遠,獎金也各不相同。而且每一年,獎金都在增長。

就拿07賽季和15賽季來舉例。

15年與07年總決賽的獎勵輸贏方各不相同,且獎金還是很可觀。

如果從季後賽首輪一直到奪冠,獎勵都是可以疊加的。

用2015年做例子,常規賽最佳戰績並奪冠的球隊,可以拿到獎金500多萬美元的獎金。

這筆錢雖然對於球星來說真的是毛毛雨,但是一般這筆錢大多數都是發給工作人員、角色球員的,那麼對於這些人來說,真的是很不錯的獎勵了。

而現在已經是2019年了,獎金還在逐年遞加。

季後賽收視率、看球門票價格、球館上座率

由於NBA季後賽都是強隊之間的對決,又是淘汰制的比賽,那麼對抗肯定比常規賽激烈、精彩的多,因此觀看的球迷會更多。

拿2019年季後賽,西部次輪,火箭打勇士G6這場比賽來說,在ESPN觀看這場比賽的人破了7年以來的記錄,足足有大概733萬人在線觀看。

而季後賽球票的價格,也是比常規賽的價格要貴,上座率也比常規賽高很多。而因此,就會給球隊帶來非常多的收入,帶動城市的消費!

就拿NBA最強的球隊——勇士隊來說。

他們首輪季後賽的門票,最低也要220美元起步,這是屬於很後排的,你不拿望遠鏡,還看不到。如果是前排的位置,至少得要700美元,甚至上千美元。

比常規賽門票貴得多得多。你想想,這還只是首輪!

據說,在總決賽裡,如果勇士打到了搶七,那麼預售門票售價平均下來要超過4000美金!這可是個天文數字啊!(雖然沒打成)。更別說前排了,真的只有那些不差錢的各領域明星或名人,才有錢看得起了。

檢驗球員、球星的能力

季後賽的表現,才能真正看出球星或者普通球員的個人能力。
而在NBA這一個商業聯盟裡,個人能力=合同大小,薪資高低。

以2014~1015賽季,騎士隊打進總決賽這年,騎士隊首發中鋒(大前鋒)特里斯坦湯普森為例,此人常規賽數據8+8,季後賽數據10+9。卻在休賽季後拿到了5年8200萬的合同。

但是,很多東西並不是體現在數據之上。

總決賽裡,湯普森為了騎士隊做了非常大的貢獻。

1.為騎士隊帶來了非常多的前場板,得到了很多二次進攻的機會。

2.湯普森鎮守籃下的防守效果非常好。

3.湯普森作為內線,腳步卻非常靈活,橫向移動很快,經常換防到小個子後衛前,但是卻又不失位。

再一個就是,此人常規賽打球一般,但是到季後賽乃至總決賽,態度真的很好,防守非常拼命,髒活累活什麼都幹,且沒有怨言,而且季後賽數據還比常規賽要好。

其實對老闆也是鑑於此,才給了一份5年8200萬的大合同給特里斯坦湯普森。

榮譽記錄

對於一個球星來說,得分再多,記錄再好,但如果沒有進入過季後賽,那也是“偽球星”或者“數據刷子”罷了。

NBA還真有幾個所謂的“偽球星”,不過就不一一列舉了,省的被噴。

季後賽榮譽記錄的代表,我想除了籃球之神喬丹之外,別無他人了。

他的記錄我也不多說了,大家都懂,不懂的我放張圖就明白了。致敬喬丹!

榮譽記錄代表著在籃球界的地位,代表著身份象徵,代表著影響力和知名度,而這一切都是跟金錢掛鉤的。

所以大家知道打入季後賽有什麼好處了吧?


歡迎大家補充不同的看法,感謝閱讀,記得來個關注點個贊哦,多謝大家啦。

懂球弟優哥


NBA球隊進入季後賽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賺錢。

我們都知道,NBA球隊都是以進入季後賽甚至是總決賽為目標,進行人員的升級、配備,進入季後賽不僅能讓球隊賺到大錢,同時也能在來年更好地進行人員配備,繼續衝擊總冠軍。


首先,進入季後賽的有東西部各8支球隊,每組進行7場比賽決定勝負,季後賽的門票和常規賽門票可不是一樣的哦,有的季後賽門票可謂是一票難求,季後賽一輪下來,單單就是門票已經夠球隊賺到幾位頂薪球員一年的薪資了。同時球隊通過轉播收入也能賺到一筆錢。


同時,進入了季後賽的球隊,可以增加很多的曝光量,可以讓球隊在場外進行其他的商業合作,同時可以售賣球隊球衣,紀念品等作為盈利手段。


另外,由於常年進入季後賽,甚至總決賽,球隊市值會上升得非常快,最明顯的莫過於近幾年的勇士了。由於5年3冠,目前勇士市值已達35億,可謂是翻了幾倍。

老池可能說得比較現實,但是NBA就是這樣,作為一個商業聯盟,如果不是為了賺錢,估計老闆也不會捨得支付如此高昂的合同給球員的。

好了,如果大家有不同的意見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老池說


縱觀整個NBA聯盟,沒有哪支球隊不是奔著季後賽去的!

其原因有很多:

首先,最實際和最直接的優勢就是能給球隊帶來金錢收益,與此同時,還能給球員帶來個人獎金。

對於球隊來說,如果進入季後賽,每打一場比賽就會給球隊俱樂部帶來很大曝光率,而高曝光率同時還會延伸出中多好處:

1:增加球迷對主隊的熱愛,以達到吸引更多球迷的目的。

2:帶動球隊周邊商品的收益。比如,當家球星的球衣、、球鞋等商品。

對於球員來說呢,季後賽球隊走的越遠個人得到的獎金就越多。

其次,就是季後賽每場比賽門票的45%是要上繳官方的,這筆費用主要用於裁判、工作人員的差旅費補助等。

總而言之,球隊進入季後賽,能直接的給球隊和個人帶來金錢收益。同時還有榮譽上的提升!

所以說,進入季後賽的球隊對NBA官方、球隊俱樂部、球員本身都能帶來巨大的利益。


憤怒的籃球


對於一直NBA球隊來說,進入季後賽的好處可分為實的和虛的。

最為實在的好處就是賺錢啊,畢竟各位老闆來這都不是做慈善的。先要說的是,球員在季後賽是沒有薪水的,他們的薪水只在常規賽發放,但會有一些獎金,但對於這些百萬、千萬乃至億萬富翁來說,太少了。所以多數球員會把比賽獎金捐給球隊的工作人員。對於球隊來說,季後賽最直觀的收入就是門票收入和轉播收入,NBA球館多數都能承載2萬左右的人數,當然按照聯盟規定,每支球隊的門票收入會上繳聯盟一部分,但一場主場比賽收入幾百萬美元是沒問題的。如果走到總決賽,光靠季後賽門票的收入就能支付一個頂薪球員一年的薪水了。除此之外,比賽日球迷的一些其他消費:飲食、娛樂、周邊產品等等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而虛的那部分,對球隊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帶動實體的收入,畢竟闖入季後賽說明了球隊的實力,這樣能吸引更多球迷關注球隊、引來更多的贊助商投資、還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球隊的市值。尤其對於小球市球隊,像雷霆、馬刺這樣成績一直比較穩定的球隊,進入季後賽,是提升自己影響力的絕佳機會。

NBA是一個商業聯盟,賺錢永遠是第一位的,像尼克斯和湖人好多年沒有進入季後賽的球隊,依靠其強大的市場,每年依然賺的盆滿缽滿,如果他們進入季後賽更是錦上添花了,這也是他們每年砸錢招攬球星的原因,羊毛出在羊身上。


黑水布衣


進入季後賽,對於一支NBA球隊來說,可以說好處大大的。並且,球隊在季後賽中走得越遠,收益越大。這就是為什麼NBA球隊不像足球,有小富即安的想法,打出成績了就賣球星。小球市球隊如果有機會,也會全力爭冠。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從短期、中期和長期三個方面來說明球隊進入季後賽的好處。

一,短期,增加門票收入。

打進季後賽,就可以主場賣票,這一筆收入,可以說非常可觀。因為,季後賽的門票,是妥妥地比常規賽高,而且,幾乎不用擔心賣不出,甚至昂貴的場邊票,也異常搶手。

我們以2017年的勇士為例。據ESPN記者達倫-羅維爾透漏,當年總決賽的兩張場邊票的價格賣到了90000美元(摺合人民幣61.2萬),相當於一張場邊票的價格就超過了30萬人民幣。那一年總決賽勇士主場的球票均價為3000美金,甲骨文球場一共有18000個座位,意味著一場比賽勇士隊的球票收入就高達5400萬美金。如果算上廣告收入,轉播收入,場內紀念品等收入,一場總決賽的收入將超過6000萬美金。這又是什麼概念?那個賽季,庫裡和杜蘭特兩位超級巨星的年薪,加起來還不到4000萬(杜蘭特2654萬,庫裡1211萬,童工合同最後一年)。

二,中期,吸引頂級贊助商。

眾所周知,贊助商也是分級別的,儘管贊助商有排他性,同一個行業只能有一個贊助商,但是,不同行業,所能夠給到的贊助合同大小不同。越高級的贊助商,肯定會選擇成績更好、關注度更高的球隊,因為這樣能夠給贊助商帶來更加穩定的曝光度,回報也更加穩定。

我們還是以勇士為例,還是2017年的例子。因為,2017年開始,NBA開放球衣廣告,陸續有10多支球隊獲得了球衣廣告合同。其中,勇士的合同,是最大的,因為,那個時候,也是勇士的鼎盛時期。他們的合同是3年6000萬。與之對比,NBA頂級豪門湖人的合同,僅僅在一年1200萬到1400萬之間。那個時期,也是湖人的低谷。當然如今合同到期後,勇士肯定是沒有那麼大的話語權了,而湖人因為成績大好,無疑要價會更高。

贊助商對於球隊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因為頂級贊助商的合同一般都不會一年一簽,而是有一個三到五年的週期,這意味著球隊可以在此期間獲得非常穩定的收益。有收益作為保障,球隊運營自然也更健康。

三,長期,提升球隊市值。

這個就不需要贅言了,畢竟,除非你是尼克斯這樣的大城市球隊,否則,連年擺爛,沒人會看好,相反,如果年年保持競爭力,對於球隊的市值提升肯定會有所幫助。至於市值對於球隊的貢獻,自然還是在老闆身上。很多NBA的老闆投資球隊,一方面是熱愛籃球,另一方面,也是想從中牟利。近20年,NBA球隊的整體市值都是在提升的,很多老闆也在持有球隊數十年後資產大漲。而且,老闆們在出手球隊的時候,都有一個固定的套路,那就是球隊打出好成績,隊內有非常具有號召力的超級球星,這樣更容易賣個好價錢。相反,如果一支球隊戰績慘淡,那就等著被壓價了。NBA畢竟不是每一個老闆都是庫班,都是投資,誰會跟錢過不去呢?對吧。


知閒君


最近的NBA,競爭太激烈了,榜首幾支球隊互相廝殺,而季後賽邊緣的更是競爭進入白熱化。東部那邊還好說,第八的魔術和第九的奇才,差了5.5個勝場,沒有奇蹟出現的話,基本上前八都不會掉出來。西部這邊簡直可以用慘烈來形容,灰熊雖然有領先優勢,但賽程不利,後面的鵜鶘,開拓者,國王,馬刺都虎視眈眈,5支球隊爭一個西部第八,誰都想搭上季後賽的末班車,哪怕進去了大概率是首輪出局,也在所不惜。那麼問題也來了,NBA的球隊,拼死拼活想打進季後賽,有哪些好處呢?要知道這麼拼命,球員受傷的風險也增加了。

其實好處還真不少,最直接的就是門票的收入了。從常規賽的末段,本土球迷為了支持主隊,就會更多的到主場加油打氣。只要能打進季後賽,那麼也就鐵定增加兩個主場的門票銷售了,相比常規賽,季後賽門票價格可是直接翻倍的。而且像今年的西部第八,是和湖人打,一場季後賽直接多賺數百萬美元都不誇張。進入季後賽的球隊,也都會有獎金,當然,金額大小就和名次相關了,猛龍奪冠以後直接就有五百多萬,俱樂部一般是選擇分給球員和教練組。

能打進季後賽,球隊的曝光率也就更高了,不管是主場球館還是電視轉播,都會有更多的球迷看到。老實說,大部分球迷都是贏球密,你只有贏更多的球,才會吸引到球迷的關注。有了人氣,自然也就可以吸引更多投資者或者廣告商了。咱們可以看看勇士隊這幾年,市值原本在NBA屬於中游的水平,但連續打了5次總決賽以後,已經提升到了前三的水準,僅次於老牌豪門尼克斯和湖人。如果是尼克斯5年3冠,那市值可能要直奔60億去了。所以球隊的老闆,肯定是巴不得年年打進季後賽的,哪怕目前是在擺爛的球隊,也只是因為長遠規劃而擺爛。

球員也希望打進季後賽,畢竟成長是需要過程的,如果球員一直都是處在擺爛,輸贏無所謂的狀態下,久而久之就沒有鬥志了。所以必須讓他們去全力求勝,哪怕是進了季後賽被橫掃出局也無所謂,最起碼努力過了,也感受到了季後賽的氣氛。我記得勇士在12年以前,也一直是擺爛,但之後連續打進季後賽,逐漸完善自己的陣容和體系。15年就奪冠了,感覺崛起得很突然,但其實鋪墊工作已經做了不少。

球隊的成績好了,也更容易賣一個好價錢,老闆們可不一定是庫班這樣的狂熱愛好者,俱樂部在他們眼中可能只是一個項目,機會合適或者需要錢週轉的時候,就會出售,到那時,自然也是看成績說話的。


籃壇扒客


NBA球隊進入季後賽有哪些好處,首先從最實際的方面來說,就是會增加球隊的財政收益和球員個人薪資獎金。對於球隊來說,進入季後賽,打的場次變多,這無疑會增加球隊的曝光率。更高的曝光率不僅意味著在轉播費用分配時獲得更大的份額,同時也能更好的吸引球迷,帶動球隊周邊商品的銷售。對於球員而言,在季後賽中走得越遠,獲得的獎金也更加豐厚。

說完顯性的東西,我們再來說一點隱性的東西。在NBA中,球隊大致分為三類。分別是豪門,普通球隊和魚腩(相對而言)。那麼如何來判斷一支球隊到底屬於哪一類型?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打進季後賽的次數。這三類球隊對於球員的吸引力顯然是不同的,更好的球員想去更好的球隊,這對於球隊競技水平的提升顯然是有好處的,形成良性循環。

對於NBA球員來說,他們的財富是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季後賽的獎金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是可有可無的。當一個人衣食無憂,不需要為金錢發愁時,他可能會有其他的想法和追求,比如名譽地位聲望。作為運動員,他想得到這些,只能通過成績來獲得。相較於常規賽,季後賽是一個更大的舞臺。

實實在在的好處說了一大堆,那我們就再來說一說那麼比較虛的東西。能進入NBA打球的人,除了天賦異稟之外,絕大多數都是深愛籃球的人(比爾·蘭比爾除外)。能夠在籃球領域取得更好的成績,是他們對於自我的一種滿足。就像用手抓癢的地方那麼舒服。


體育評道


對於一支職業球隊,特別是NBA這種高度職業化的聯盟來說,多打一場比賽,所帶來的效益是非常大的。 季後賽的關注度比常規賽高,曝光率也相對較高。在高度商業化的聯賽裡,曝光率和關注度代表的就是利益,就是品牌,就是錢。不管是對球隊,還是球員,都是這樣的。 球員多打一場比賽,就能多拿錢,也能多曝光,對自己的形象也是多一個推廣,另外對自己也能力有多的提高。 球隊多打一場比賽,場邊的廣告、門票,電視轉播費的分成又將是一筆不少的收入。對於一支經常打季後賽,甚至拿總冠軍的球隊來說,他們的受關注度肯定會更高的,於是,上座率,廣告牌賣的也更貴了...... 另外,打季後賽,也是一種榮譽,這也是競技體育的一個巨大的動力。

大聖跑滴滴


首先進入季後賽對於球隊在當地的知名度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其次有了知名度就對球隊的門票收入有很大的提高,因為進入季後賽就意味著至少多打兩個主場(NBA季後賽採取七場四勝制,主客場分別為2-2-1-1-1制,常規賽勝場多者有主場優勢),第三進入季後賽意味著球隊戰績就不差,賽季結束後聯盟也會有相應的分紅。


染騷小石頭


季後賽門票更貴,上座率更高,收入上有好處。

能進季後賽說明已經不是弱隊,對下一步招攬明星有好處。

強隊有更多地曝光率,對擴大影響力有好處。

如果一個球隊天天輸球,年年進不了季後賽,還有幾個球迷會關注這樣的球隊?

即使一些球隊戰術性擺爛,也是為了將來能成為一支季後賽球隊甚至冠軍球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