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湮不知何處去、"橋"堅依舊通西東,"塔橋"歷史,你知多少

貴溪北鄉,因白鶴湖大道的建成,有力地帶動了白鶴湖、塔橋園藝場和周坊的旅遊。尤其是現在一年一度的塔橋梨花節,更是將人潮帶向了高潮。塔橋梨花,成了宣傳貴溪的一張名片,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



可“塔橋”的歷史和來歷,你知道嗎? 塔橋園藝場 、塔橋村、塔橋河的名稱,都源於北鄉惠安溪上的一座橋,這座橋就叫塔橋。



源出百丈嶺的惠安溪,流經周坊鎮河上、神前、長塘,至塔橋轉而南流過志光鎮,於新屋韋家入信江,全長39.2公里。惠安溪養育了沿河而居的百姓,帶來了農田灌溉、生活用水的便利,但50、60米寬的小河,也隔斷了兩岸百姓的往來和交流。建橋,是最經濟和便利的方式。



惠安溪上的橋,始建何時已經無證可考。我想,最早的橋應該是木橋或簡易石橋一類的,可能因洪水衝擊、歲月侵蝕而損壞。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邑紳翁天球、翁煥、翁正蕃、呂國棟、劉宗潮共捐金千兩重建”,就是現存的這座“塔橋”,位於志光鎮塔橋村東北近1華里處,為中國傳統的平面石拱橋,長50米、寬4.9米,4墩3孔,每孔間距11米,橋底水平面面距橋面一般為5.5米,全部由青麻石砌成。當時在橋側20餘米處建有七級石塔1座,橋亦因此而得名“塔橋”。橋頭原有石獅子,橋邊有石欄杆,因歲月流逝,塔、獅子、石欄杆均無存,據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說,小時候還見到過石塔。然而這座石橋歷經270多年的風風雨雨,雖然橋樑側面已長滿了爬行植物,但經加裝欄杆和鋪設水泥路面後,仍堅固可通小汽車,可見當年的建橋技術已經達得了較高水平。在當時,這也算是一項巨大工程,造福了兩岸的百姓,也是貴溪通往北鄉各村甚至萬年縣的重要通道。



靠近塔橋東岸、明初劉姓建村、因開過客棧、藥鋪,現在稱為塔店村,也是當年塔橋大隊所在地。離塔橋西岸1華里、建村29代的劉家村改名為塔橋村,附近還有新塔橋村、塔湖源村。黃維、彭程萬創建的梨園,就是現在的塔橋園藝場。就連惠安溪,人們也俗稱為塔橋河。由此可見,這座塔橋在當地的影響和知名度。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6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塔橋西北部興建了全省最大的硬石嶺水庫、同時修建了鷹潭至硬石嶺縣級公路。1970年皖贛鐵路通車,在塔橋園藝場建有硬石嶺車站。貴神公路在北鄉的貫通,白鶴湖旅遊通道的建成,使得貴溪北部形成四通八達的的公路網,導致原來北鄉的重要通道——柏山至塔橋——的公路反而成了鄉級公路,現在到白鶴湖和塔橋園藝場不再需要通過這座塔橋了,也使得現在的貴溪人都知道塔橋園藝場,卻未必知道這座“塔橋”了。再說,塔橋因路面寬度和承載量有限,也不適應現在繁忙的交通,已經被列為危橋,限重通行了,在下游約20米處,一座現代化的水泥橋正在興建中,橋墩已經澆鑄完畢。



新橋建成後,我認為,這座老“塔橋”應該保留下來,作為見證貴溪北鄉交通發展的一個重要歷史遺蹟,在開發周邊旅遊時,可作為一個景點向遊客推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