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這個區,古來就是富庶之地,名字的由來至今是個謎

在南京市的南端,有一個區名叫高淳區。高淳古來就是繁華之地,有“日出鬥金、日落鬥銀”之稱,但是高淳建縣卻是很晚的事情了。

南京市這個區,古來就是富庶之地,名字的由來至今是個謎

南京市高淳區

長久以來,高淳屬於溧水縣(今南京市溧水區)的一部分。高淳境內有固城湖、丹陽湖、石臼湖等三座大湖。湖裡水產資源十分豐富,這三座湖被稱為是溧水縣的“糧倉”“金山”。非但如此,圍繞湖灘形成的一萬多畝良田,幾乎年年豐收。這裡的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富足,可就是有一件事卻讓他們十分苦惱,那就是交糧的事情。

溧水縣太大了,全縣有八百多平方米,高淳這裡距離縣衙有一百多里的路,而且山重水隔,路上不是遇到野獸,就是遇到搶匪,這讓他們十分頭疼。

因此分縣的聲音在高淳民間時有耳聞。可是溧水縣的官老爺哪裡肯放棄這塊肥肉呢,因此一再壓制民間的聲音。

都是鄉野百姓,所謂民不與官鬥,因此這件事情也就停留在口頭抱怨的層面,沒有付諸行動。

可是時間到了1491年,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期間,高淳這裡出了三個有膽有識的讀書人,他們可不怕縣太爺的威脅,跳過溧水知縣,直接上書應天府知府,列舉一條條分縣的理由,請求將溧水縣西南七鄉一鎮劃出來,另建一個縣。

南京市這個區,古來就是富庶之地,名字的由來至今是個謎

交糧圖

應天府知府早就聽說過溧水西南有分縣的打算,此次接到三位讀書人的書函,更證實了這件事。他不是糊塗官,為了查明書函中所列舉的理由,親自派人下去調查,結果果然如其所言。

但是應天府也做不了主,為此寫了一份奏本,上報給明孝宗。

這件事算是“通天”了。由於上書應天府的三位讀書人分別叫劉鑑三、夏祐三、孔份三,名字中都帶一個“三”字,因此這次事件又被稱為“三三分縣”。

明孝宗看了分縣的奏章,基本上算是同意了。可新設的縣取什麼名字呢,應天府知府建議取名“淳化”,明孝宗思量片刻,他記得當時的山西已經有一個淳化縣了,因此不能叫這個名字。明孝宗仔細看了奏章,上面有“請設高淳鎮”這幾個字,於是就把“高淳”這個名字,提升為縣的名字,定名為了“高淳縣”。

從此高淳縣便誕生了。可是“高淳”究竟是什麼意思呢,歷來多有爭論。

其一,高淳的街市建在山上,是一處湖濱高阜,山下有一條叫淳溪的河流,兩者合二為一,定名為高淳。

其二,湖濱高阜的百姓民風淳樸,因此取名高淳。

其三,住在湖濱高阜的百姓獨享三大湖也就是固城、丹陽、石臼等三湖,因此給“享”字加了三點水,便成了“淳”,高淳之名由此而來。

南京市這個區,古來就是富庶之地,名字的由來至今是個謎

高淳鄉間

2013年,高淳撤縣設區,從此高淳成了南京市的一個下轄區,不知現在的高淳人如何理解“高淳”這兩字的含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