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化濟村鄉:豆腐坊“磨”出脫貧路

“豆腐!豆腐!賣豆腐啦——”每天清晨,寧化濟村鄉三村村貧困戶黃沾華就會騎著三輪車,沿村叫賣新做的豆腐。


黃沾華腿腳不便,妻子智障,大女兒失聯,小女兒外出務工,三個外孫年幼,一家七人的生活重擔全壓在他身上,家庭主要收入來自豆腐作坊。說起黃沾華的豆腐,當地無人不曉。每天凌晨,當村民們還在睡夢中時,黃沾華卻忙個不停,一板板雪白的豆腐新鮮“出爐”。


2015年,在外創業四處碰壁的黃沾華回到家鄉三村村,村裡給其安排了臨時住房,為他申請了低保。在村黨支部書記黃尚昆和幫扶幹部的指導下,黃沾華成了易地扶貧搬遷戶,住進了新房。為了幫助他就業增收,幫扶幹部廖福盛特意帶他進城拜師學做豆腐。


黃沾華每天凌晨起來做豆腐,早上六點將做好的豆腐拉到附近村莊和集鎮銷售,經常供不應求,每天收入二百多元,加上其它收入,家庭年收入超過七萬元,徹底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漸漸地,黃沾華純豆、無添加製作的豆腐深得周邊群眾的喜歡,他的豆腐事業也越做越俏。“我打算明年買臺智能化機器,每天多做豆腐,解決供不應求的市場需求,進一步增收脫貧。”嚐到甜頭的黃沾華幹勁十足,心中充滿信心與希望。(賴全平 馬婉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