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文殊菩薩“發塔”是怎麼來的?

五臺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大智文殊菩薩的道場。每年來這裡的人絡繹不絕,幾千年來,香火綿延不絕。去過五臺山的人,一定見過位於臺懷鎮塔院寺的大白塔,高大聳立,裡面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的舍利。但是細心的人還會發現,在塔院寺裡還有一座小的白塔,經常看見很多人在那繞塔經行,虔誠禮拜。那這座塔是什麼塔呢?塔裡面有供奉著什麼呢?

五臺山文殊菩薩“發塔”是怎麼來的?


​這座塔就是“文殊發塔”,裡面供奉著文殊菩薩的頭髮。關於發塔的由來,非常殊勝。《清涼山志》裡面寫道:在我國北魏年間,每年的三月,五臺山顯通寺(以前叫大孚靈鷲寺)都要舉辦大型的“無遮齋會”。什麼叫無遮齋會呢?就是不論教派、不論僧俗、不論男女,不論老少、不論貧富都能來參加這個盛會,盛會上會進行大型的施食活動,讓所來者皆能飽腹。

五臺山文殊菩薩“發塔”是怎麼來的?


​有一天,有一位老太太帶著兩個孩子,還有一條小狗來參加盛會,由於貧窮,沒有錢財可供養,於是就剪下一縷頭髮當做供品,供在佛前。老太太說我要去遠方趕路,著急行程,可否先給我齋食呢?於是寺院的老住持就給了老婦人三碗飯,一人一碗。老婦接著說:我的小狗也需要一份。然後老住持又給了她一份。可老婦還是不夠,說請再給我一份,我肚裡還有個孩子。這時,寺院的老住持就生氣了,大聲說道:你這老婦,貪得無厭,沒有了,你走吧。各大市場平臺查詢【中華網佛教頻道】,瞭解專業佛教知識。

就在這時,老婦嘴裡說出一段偈文: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三界無著處,致使阿師嫌。話語剛落,便騰空而起,化為菩薩相,兩個孩子化為童子,小狗化為青獅,整個天空金光燦燦。然後又是一偈:眾生學平等,心隨萬境波。百骸俱舍盡,其如憎愛何!

五臺山文殊菩薩“發塔”是怎麼來的?


​這時,大家才知道原來是文殊菩薩示現了,所有人頓時雙膝跪地,聲淚俱下:請求文殊菩薩向我們開示平等法門,我等將如法奉行。與此同時,天空中又出現聲音:持心如大地,亦如水火風。無二無分別,究竟如虛空。

老住持有眼不識聖容,感到非常的內疚自責,欲挖掉自己的雙眼,然後被大家攔了下來。從此以後,就把文殊菩薩的頭髮,原地建塔虔誠供奉。在明朝萬曆年間,顯通寺住持僧遠光禪師對塔身進行修繕時,在塔下發現聖發幾縷。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迴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五臺山文殊菩薩“發塔”是怎麼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