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黨旗紅,胸前戴黨徽,身後是群眾

王愛豐:胸前戴黨徽 身後是群眾


防控黨旗紅,胸前戴黨徽,身後是群眾


疫情防控以來,木廠口鎮老爺廟村黨支部書記王愛豐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紮實推進“抗擊疫情黨旗紅、科學防治我先行”活動,不懼風險、逆行而上,帶頭堅守第一線,構築起了捍衛群眾生命健康的銅牆鐵壁。


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萬家團聚,木廠口鎮黨委、政府發出了防控疫情的動員令。有著20年黨齡、連任14年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的王愛豐和全鎮黨員幹部一樣,在親人的牽掛中義無反顧地加入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爭分奪秒地部署、開展工作。


老爺廟村現有216戶、824口人,屬半山區,老卑楊公路穿村而過,緊鄰鑫達鋼鐵公司、中溶科技公司。“也正因此,我們村上班的多,車輛和流動人口多,也是木廠口的南大門。管控任務重、情況複雜。”王愛豐重任在肩當篤行。


王愛豐立即組織村委班子成員和村防保醫生在全村進行走訪摸底排查,特別是湖北等地返鄉人員逐一登記、建立臺賬、分類上報,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對排查出的返鄉人員進行居家隔離、防控觀察,並向村民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一是明確分工,由王愛豐帶頭行動,將村兩委幹部編為2組,分片開展工作。二是宣傳引導,通過廣播、微信群、發放宣傳單等形式宣傳防護知識,提升村民防範意識、動員參與防控的積極性。三是勸阻聚會,村幹部帶頭取消聚會聚餐,勸阻聚眾打牌、集體聚餐等大型活動。四是管控街道。對23條街巷進行管控,只在主街上設兩個卡口,24小時分班值崗。五是每天兩次消毒,全覆蓋、無死角。


“我們胸前戴黨徽、身後是群眾,一定要守好最後一道關口,讓鄉親們吃上‘定心丸’!”王愛豐堅定地說。

說到不如做到,心動不如行動。王愛豐識大體、顧大局,身先士卒、率先垂範,既當指揮員又當勤務員更是戰鬥員。


自疫情防控以來,街頭巷尾隨處都能看到王愛豐忙碌的身影。白天,他帶領兩委幹部和黨員們給村民宣傳防疫知識;晚上,帶頭到村頭的檢查點值班輪守,一絲不苟。從大年初二開始,就一刻也沒閒過……2月5日,他看到鎮裡其他村防控中的實際困難,向鎮裡主動捐助了6000多元的“小太陽”、軍大衣、暖壺、方便麵等生活物資。


春節以來,王愛豐沒跟家人吃過一頓團圓飯。父母年邁體弱,心臟都下了支架,他無暇照顧,只能交給了本就體弱多病的妻子和外地回來的兒子。在王愛豐的帶領下,老爺廟村的疫情防控工作緊張有序、忙而不亂。村兩委幹部帶頭帶班,趙曉紅在老父親腦梗塞住院的情況下,仍堅守一線,任勞任怨;志願者中,80多歲老黨員王景才邁著矯健的步伐來了,年輕的王學、王良、王志來了,女黨員王會伶主動請纓輪守值班;王新力主動承擔了村裡每天兩次的消毒任務,天天早上五點就起床噴灑,無怨無悔。


王愛豐身先士卒、務實擔當,以實際行動把全村黨員群眾帶動起來、凝聚起來、組織起來,構築起了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堅強堡壘。

防控黨旗紅,胸前戴黨徽,身後是群眾

​來源遷安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