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說說蘿蔔的正確施肥方法,5分鐘讀懂不走彎路

蘿蔔又稱萊菔,蘆菔,溫菘,土酥,是十字花科一二年生的草本植物,蘿蔔分佈面積很大,產量也高,而且耐貯藏,管理是簡便又省工,並且供應期長。蘿蔔起源於我國,是北方冬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在民間素有

十月蘿蔔賽人參”,“蘿蔔進城,藥鋪關門等。


我來說說蘿蔔的正確施肥方法,5分鐘讀懂不走彎路


蘿蔔的特徵特性,需肥特點以及栽培環境需求

①蘿蔔的特徵特性

蘿蔔是直根系,並且是根系發達,同時具有吸收和貯藏養分的雙重功能。蘿蔔要形成肥大的肉質直根是需要經過發芽期,幼苗期,蓮座期(也就是葉生長盛期或者是平常說的肉質根的形成期)和肉質根的膨大期,並且是在各個生育時期的特性都是不相同的。

幼苗期是指第一片真葉的展開到蘿蔔“破肚”。注意“破肚”是這個時期最典型的特徵,它也是蘿蔔肉質根開始加粗生長的標誌,在這個時期,幼苗期蘿蔔的葉片的數目葉的面積會逐漸的加大,根主要是以伸長為主的。

蓮座期是蘿蔔同化器官的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最顯著的特徵就是“露肩”。隨著蘿蔔葉的生長和蘿蔔肉質根的不斷地膨大,根尖會高於地面,並且比頂部要粗,這個就稱作“露肩”。在這個階段,蘿蔔葉片數,蘿蔔葉面積以及葉片的重量會迅速的增加,並且是同化產物增多,蘿蔔根系吸收水分和養分的數量也會增加,蘿蔔的根在進行伸長生長的同時也在進行加粗的生長,所以我們又把這個時期叫做肉質根形成期。但是在這個時期內還是以地上部分的生長為主的。

肉質根的膨大期是蘿蔔肉質根生長最快的時期,也是蘿蔔形成產量的最後時期。在這個時期葉面積不再擴大,地上部分的生長是要比地下部分的生長緩慢,蘿蔔根的伸長生長停止,開始轉為加粗生長為主,地上部分所製造的大量的同化產物也開始向地下部分來轉移,並且是在肉質根種積累起來,這是肉質根的重量會急劇的增加。

肉質根是蘿蔔產品器官和蘿蔔營養物質的貯藏庫。蘿蔔的主根是很深的,一般情況下是可以達到50釐米,大型蘿蔔的根系雖然有深近2米的情況,但是它的細根卻很淺,主要是分佈在20·~40釐米的疏鬆的耕作層之內。蘿蔔肉質根的形狀有長圓形,圓錐形,還有扁圓形,蘿蔔根的顏色有白色,綠色,紅色,紫色。蘿蔔的莖在營養生長的時期是短縮莖,在生殖生長的時期是抽生為長的花莖的。但是必須要經過一定的溫度,光照的誘導才能使頂芽抽生為花芽。蘿蔔的葉在營養生長的時期是叢生在短縮莖上的,蘿蔔葉的形狀有花葉形極葉形,葉子的顏色有濃綠 ,墨綠,還有亮綠 ,蘿蔔葉的形狀,大小,色澤,都是和蘿蔔的品種有關係的。

我來說說蘿蔔的正確施肥方法,5分鐘讀懂不走彎路


②蘿蔔的需肥特點

蘿蔔對於土壤和水肥的條件要求是比較高的,蘿蔔在整個生育期吸收的鉀是最多的,氮是次之,磷是最少的。

資料顯示,每生產1000公斤的蘿蔔,需要吸收純氮是4~6公斤,五氧化二磷是0.5~1.0公斤,氧化鉀是6~8公斤,氧化鈣是2.5公斤,氧化鎂是0.5公斤,硫

是1公斤,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大約是4:1:7。由此可見,蘿蔔是比較喜鉀的蔬菜,所以說對於蘿蔔的施肥不要過多的施用氮肥。

蘿蔔對於養分的吸收量會隨著生育期的推移而逐漸增加的。在發芽期和幼苗期的吸收量是比較少的,在進入了蓮座期後,吸收量會顯著的增加,磷的吸收量是最少的。

▲蘿蔔在不同的生育期對各種養分的吸收量車別是很大的。一般情況下在幼苗期吸收氮量比較多,磷鉀的吸收量是比較少的。在進入肉質根膨大的前期,植株對於鉀的吸收量會有顯著的增加,其次是氮和磷。到了肉質根膨大的盛期,是吸收養分的高峰期,在這個時期所吸收的氮佔整個生育期吸氮總量的77.3%,吸磷的量佔總吸磷量的82.9%,吸收鉀的量佔到總吸鉀量的76.6%,也就是說在這個時期蘿蔔肉質根的生長量佔總生長量的80%,那麼氮磷鉀的吸收量也是總量的80%,所以要保證這個時期的營養充足是蘿蔔豐產的關鍵。從吸收的速度來看,在生育的初期蘿蔔對於氮的吸收速度是快的,到了中後期它的吸收的速度稍微變緩。過了蓮座期蘿蔔葉中鉀的含量幾乎是沒有增加的,而這時根部的鉀的含量卻是急速地提高。蘿蔔對於磷的吸收速度變化是比較小的,在整個的生育過程中是在徐徐的進行的。

▲蘿蔔在不同發育時期和各營養元素之間的關係是密切的。

⑴蘿蔔對於氮的反應是十分敏感的。如果生長前期缺氮,它對葉重和根重都是有比較大影響的,如果在生長後期缺氮,對於葉重影響比較大,但是對於根種的影響確實比較小的。相反,如果在生長後期氮素過剩而磷,鉀素不足時,則是會造成地上部分的貪青徒長,導致品質的下降。

在不同的氮素形態上,有資料顯示,如果在只供給銨態氮的條件下蘿蔔生長會不良的,但是如果加入了硝態氮就能克服銨離子的毒害作用的,如果增加硝態氮肥是能夠夠增加蘿蔔中鈣和鎂的積累量的,所以在施用氮肥的時一定要考慮銨態氮肥和硝態氮肥的搭配使用的。

⑵蘿蔔對於磷是不敏感的。在缺鉀的時候,植株表現出來的是葉色濃綠,從外葉的邊緣發黃或者是呈現黃白色的枯死,這時生育不良,肉質根的膨大也受阻,導致產量低。如果鉀素過量,又會抑制鈣,鎂,硼元素的吸收。

我來說說蘿蔔的正確施肥方法,5分鐘讀懂不走彎路


⑶蘿蔔對於鈣營養元素的吸收量是稍低於氮而大於磷和鎂的。鈣在體內的移動困難,所以根中的含鈣量就比較多,葉子中比較少。如果缺鈣時距離生長點比較近的葉尖端會受損而枯死,生長點會停止生長,心葉枯卷根尖枯死,就容易產生岐根。如果在缺鈣的時候施氮肥,就會造成產量下降的。在施鈣以後蘿蔔對於氮的吸收量提高,生長會加快,幹物質會增加。

⑷蘿蔔對於硼是十分敏感的,它的需求量是禾本科植物的幾倍到十幾倍,雖然說蘿蔔的體內含硼量比較大,但是它很容易被植物的組織固定,就很難被再度的利用,所以是容易產生缺硼症的。如果蘿蔔發生了缺硼時,就會表現為肉質根的表皮粗糙,根的心部呈褐色或者是產生空洞狀,(就是平時說的褐色爛心病),並且是帶有苦味,甜味差,導致品質變劣產量下降。

⑸蘿蔔對於鉬也是十分敏感的。土壤中的各種因素以及各元素之間的不平衡都是會妨礙蘿蔔對於鉬的吸收的。並且是過於偏酸性的土壤更容易缺鉬。施用鉬肥一般情況下都是對頁面進行噴施0.02%~0.05%的鉬酸鈣或者是鉬酸鈉,還有就是可以事先把鉬加入到肥料(比如股磷酸鈣)中來施用。

③蘿蔔栽培和環境的關係

蘿蔔是屬於半耐寒的蔬菜比較喜溫和涼爽,也喜歡溫差比較大的氣候。蘿蔔肉質根膨大最適宜的地溫是13~18℃,蘿蔔又屬於長日性的植物,它要求是光照充足,光合積累也豐富,這樣蘿蔔肉質根膨大快產量也會高。蘿蔔根系分佈的淺,耐旱力是比較弱的,氮吸肥能力是比較強的。

我來說說蘿蔔的正確施肥方法,5分鐘讀懂不走彎路


蘿蔔的正確施肥方法

北方蘿蔔是以秋季栽培為主的,在春季只可以栽培小一點的品種。蘿蔔喜歡富含有機質,質地疏鬆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中性沙壤土或者是壤土,所以必須要選擇適宜的田塊來栽培蘿蔔。在種植蘿蔔時適宜選用前茬施肥多而且是消耗養分比較少的菜地,比如,前茬是剛收穫瓜,豆 ,茄果等作物的菜地。

①基肥

在蘿蔔進行播種之前,要進行精細整地,深耕多翻,同時結合整地重施基肥,如果基肥不充足,那麼就會影響蘿蔔後期產量的進一步提高,即使你在後期臨時增加追肥也是彌補不上的。施用基肥的量是要根據土壤的特性,栽培的品種來決定。施用基肥提倡有機肥和無機化肥相配合,除了施用充分腐熟的廄肥和堆肥以外 ,還是要配合施用磷肥和鉀肥。一般情況下來說,基肥的用量要要佔總施肥量的70%,建議每畝地施用優質的有機肥2500~5000公斤,施用尿素普鈣,硫酸鉀的量各是10~15公斤,或者是施用三元素複合肥40~5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如果是保肥性強,生育期比較短的早熟品種,這時基肥的比例是可以高一些的,而如果是土壤保肥性比較差的,生育期比較長的中晚熟品種,這時施用基肥的比例可以稍微的低一些。蘿蔔種植多是採用高壟或者是髙畦來栽培的。

施用有機肥對於蘿蔔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的,並且有利於蘿蔔肉質根的生長,同時又可以提高蘿蔔的品質和產量。但必須注意的是,必須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這樣可以防止蘿蔔岐根的發生。還有一點就是,不同的施肥方法對於蘿蔔根系的發育以及肉質根的產量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如果是把基肥點施在植株的基部,那麼根系就會集中在施肥的位置上,如果是進行全面均勻的施基肥,那麼根系就會進行水平的分佈。所以說在進行整地之前,要把經過腐。讓基肥和土壤進行充分的混合均勻。

②追肥

蓮座期是葉和根同時生長,並且是以根生長為主的時期,建議隨水追施尿素7.5~10公斤,硫酸鉀是4~6公斤,這樣可以促進蓮座期蘿蔔葉的生長,來促進肉質根的迅速增長。在肉質根生長的盛期葉片生長是緩慢的。在蘿蔔肉之歌生長加速的時候建議補施1次三元素的複合肥,每畝地施用尿素是7.5~10公斤,硫酸鉀是4~6公斤。如果實在條件允許的時候,可以採取順水衝施沼液和化肥來交替進行。如果是地力比較差基肥不足並且質量又差的,或者是播種期又過晚的地塊,在前期要施入少量的速效氮肥是特別的重要的,一般情況下是要追施2~3次氮肥,注意是苗期要輕 ,後期要重。

我來說說蘿蔔的正確施肥方法,5分鐘讀懂不走彎路


在追肥時切忌濃度過高或者是距離根部太近,避免出現燒根的現象。要注意,如果沼液量過多,就會引起根部的硬化。如果沼液,硫酸銨等施用過於晚 ,這樣又會讓蘿蔔肉質根破裂或者是變劣,或者是發生苦味。

蘿蔔在施肥時要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對於生長期短的可以適當的減少追肥,而對於生長期比較長的就要進行分期追肥,注意追肥還是要以肉質根的膨大為中心的,追肥時必須掌握合適的時間採取分期分量的追肥時蘿蔔獲得優質高產的關鍵。切記在追肥時要把握好開始輕,中間重,後期輕的原則的。

一般情況下來說,在蘿蔔的生長髮育期間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來追肥3次左右,主要是以速效的氮肥和鉀肥為主。要注意追肥的時期,分別是在幼苗期,葉生長盛期,肉質根的迅速膨大期。切記每次的追肥量不要過於大,以避免發生濃度障礙。建議追施氮肥以尿素每畝地用量10~15公斤為宜,施用鉀肥時每次每畝地用量是4~6公斤硫酸鉀就可以了。

要注意,中小型蘿蔔品種在追施2次肥以後,基本上是可以 滿足蘿蔔以後的生長需要,所以吃了在肉質根膨大期進行適當地追肥以外,不必要再進行過多的追肥。大型的蘿蔔是需要追施3~4次。在蘿蔔“露肩”時需要追施氮肥,建議每次每畝地追施尿素10公斤, 在肉質根膨大期是需要追施鉀肥1次,每畝地硫酸鉀用量是4~6公斤。


氮肥在作為追肥使用的時候是不宜過多和過晚的,要儘量的在蘿蔔的膨大盛期前施用,否則的話就容易讓蘿蔔的肉質根破裂 ,或者會出現苦味的 ,導致蘿蔔品質的降低。注意在蘿蔔膨大當我盛期還需要增施鉀肥。同時注意養分的平衡關係。有資料顯示,施用三元素的混複合肥要比單獨施用尿素能更高的提高蘿蔔的產量和品質。

我來說說蘿蔔的正確施肥方法,5分鐘讀懂不走彎路


在追肥的時候切忌施用濃度過大,或者是距離根部太近,這樣可以避免出現燒根,追施沼液要採取順水衝施,避免濃度過大導致根部硬化。要注意追施時間,過晚的話,沼液和硫酸銨都會讓蘿蔔肉質根品質變劣,出現破裂和發生苦味。同時還要注意,在蓮座期的中後期要進行適當的控制肥水來蹲苗,防止蓮座葉出現徒長而影響肉質根的生長。

③葉面噴費

因為蘿蔔對於棚和鉬都是比較的敏感,所以在進入幼苗期,可以對葉面來噴施硼肥,用硼砂或者硼酸都可以。注意濃度要適宜,0.i%~0.25%。在蘿蔔生育的初期來噴施鉬酸鈉或者是鉬酸銨的水溶液,濃度在0.02%~0.05%。蘿蔔在露肩之後要每週對葉面噴施1次1%的磷酸二銨,或者是0.5%~1%的磷酸二氫鉀,因為這種方法操作性比較強,簡便,還具有增產和改善品質的效果。

正確施肥,合理搭配。適時適地,多種方式結合,保證蘿蔔優質高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