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應該要做到“平易近人,不求雕飾”
這是讀季羨林《季羨林談寫作》一書的第1篇讀書筆記。
01
關於寫作方面的書,我讀得不多。記憶中,讀過夏丏尊、葉聖陶所著的《文心》。但,現在也忘得差不多了。
近日,在讀季羨林的《季羨林談寫作》。在寫作方面,季老是大師,這一點毋容置疑。讀他的書,需要逐字逐句細細品味。慢下來,方能領悟其中的精髓。
每讀完一章,我都會寫一篇讀書筆記。或許,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收穫一些“寫作技巧”吧。但,寫作這條路,其實並沒有什麼捷徑。唯有堅持讀書,堅持筆耕不輟,或許才能取得一點小成就吧。
第一章中,季老闡述了三個觀點。第一:所謂“作文秘訣”一類的書,都是忽悠人的。如何才能寫出好的文章,必須得慘淡經營;第二:文章,應該要有“韻味”和“節奏感”,文章需要有“情感”;第三:寫文章,應該要做到“平易近人,不求雕飾”,“ 真情流露,淳樸自然”是最高目標。
02
所謂“作文秘訣”一類的書,都是忽悠人的。如何才能寫出好的文章,必須得慘淡經營。
“作文秘訣”之類的書,都是忽悠人的。其實,這一點在任何時代,都是很明顯的道理。可,對於很多初學者,都希望找到“秘訣”。因為這種心理的存在,就會給這種“作文秘訣”的書以肥沃的滋生土壤。
比如,在時下這個自媒體寫作時代,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寫作培訓課程。很多都是打著“學完就能月入上萬”的噱頭來吸引人的。其實,這就是一種變相的“作文秘訣”的存在。
但,這樣的課程,大多數是沒有用的。講到最後,老師都會說:“堅持努力,寫得多了,自然就可以了。”
寫東西,的確是有一定的“套路”。但不能急於求成。不要妄想著靠聽幾堂課就能成為寫作高手。
如何才能寫出好的文章來?季老也談到了,必須要“慘淡經營”。我們需要去學習前人的寫作經驗。比如,他們對文章的佈局,文章的遣詞造句等等。但,這都需要時間去學習。
我的理解是:寫作,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可以去聽一些寫作課,但要有所選擇。不能急於求成,要向那些文章大師學習寫作技巧。讀書和寫作,密不可分,必須要做到“孜孜不倦,筆耕不輟”。
03
文章,應該要有“韻味”和“節奏感”,文章需要有“情感”。
說到底,一篇文章,其實表露的就是作者想要告訴世人的一些道理。而人和人之間,唯有“情感”最能打動人心。
讀一篇有韻味和節奏感十足的文章,會讓人賞心悅目。
季老認為:文章能做到“渾然一體,天衣無縫”,便是一篇好文章。
當然文章最重要的是其中的“情感”。比如王勃《滕王閣序》中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就會讓人產生共鳴,這種韻味和情感,會讓人耳目一新。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寫出的文章有“情感”呢?
我們需要做的是,學習前人的寫作經驗,通過閱讀他們的作品,從中找到一些技巧。另外,要刻意去練習,多寫就能形成自己的風格。最後,必須要對寫作充滿感情。投入感情,才能寫出有“情感”的文章來。
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
04
寫文章,應該要做到“平易近人,不求雕飾”,“ 真情流露,淳樸自然”是最高目標。
寫文章,就是要用簡單的語言,寫出深刻的道理。並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不需要刻意去修飾。
很多時候,讀一篇好的文章,會讓人感同身受。文章並不華麗,但讓人讀著很舒服。文章的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作者的“精心安排”。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其實那種自然的流露,就是“寫作的功底”。
對於初學者來說,寫文章的時候,難免會去“修飾”,難免會讓文章的邏輯混亂。這些,都沒有關係。寫得多了,自然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了。
我的理解是:最終要實現“ 真情流露,淳樸自然”這個目標。需要的是時間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寫作這條路,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沒有耐心和毅力,是走不下去的。
05
讀完這一章。我對於寫作的認識,有了新的理解。
之前寫東西,有些急於求成。而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沒有去設計文章的結構。至於文章的韻味和節奏感,也並沒有去考慮。簡單來說,自己以前的寫作,都比較隨性。
或許,對於寫作不久的人來說,最開始的時候都是這樣吧。就如同是“無頭的蒼蠅,亂撞。”
故而,接下來的寫作中,需要去踐行這些方法。寫一篇文章,要讓文章充滿情感。要努力做到“讓讀者讀得順心,並有所收穫”。
最後再總結一下。寫文章,應該要做到“平易近人,不求雕飾”。而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刻意去練習。不要相信有什麼“寫作秘訣”,要自己去摸索和學習前人的經驗技巧。寫作,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去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需要下定決心,慢慢去掌握。不能太心急,需要慢一點,用心一些。
閱讀更多 劉辰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