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正經》三篇(修著一)

《正道》

正道滄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常於憂患生,居憂而思,因思而清,居患而通,因通而行;清之行之,乃生氣節,不為名利,天下大同。

常於安樂死,居安而墮,因墮而背,居樂而盲,因盲而亡;背之亡之,乃生軟骨,心安理得,醉生夢死。

正道常有,常駐於心。乃正念,仁義禮智信;乃善念,慈悲為懷,感恩之心;乃大同,求同存異,共產共利。

己不欲,勿施人,行好事,樂助人,懷其國,饋其民,感其心,化其邪,憂及憂,樂及樂。

正道常無,常視於不見。乃麻木,視之同之,不顧之,不行之;乃自負,聽之解之,訓告之,不行之;乃自卑,認之立之,釋然之,不行之。

視而不見,見而不睬,睬而不管,管而不理,理而不清,清而不通,通而不達,達而不視。

遙遙正途,任重而道遠。

《情緣》

正氣者,生於情,現於心,興於憂,盛於患,衰於安,死於樂。

情者,發於母胎,有性之始,天命之初,人生之本,社會之根,慾望之源,禍亂之終。

情可情,非常情,玄之又玄,玄之非玄。乃通靈感應,跨千萬裡相連;乃緣,磁生場合電引;乃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乃三相,親友愛。

情常有,氣常在,異相引,同相斥,引則聚,斥則散,聚而不散,散而不聚,強聚則苦,強散則傷。

以情相連,生命得以養,血緣得以親,朋友得以密,伴侶得以愛,家庭得以睦,集體得以團,國家得以凝。

緣起緣滅,又起又滅,情根不死,死則枯寂,正氣不死,死則寂滅。

《正氣經》

常駐道於心,常心靜,常思,常辨,常行。

生我何為,我應何為,為之何顯,顯之何明,明之何安;為之何得,得之何用,用之何樂。

施愛於人,人愛我愛,施善於人,人善我善,施安於人,人安我安,施樂於人,人樂我樂。

贈花留香,予人散盈,救命造浮,解災存圓,渡難留名,釋苦安心。

身為正,影為直,心為安,己為寧,氣為傲,骨為立,頭為昂,腰為挺;邪不侵,惡不入,事不懼,物不擾,法不毀,人不滅。

正氣常虹,正氣常隆,正氣常狂,正氣常強。

光明於胸,坦蕩於途,正氣浩然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