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花,靈魂應自帶香氣

李清照那婉轉清麗的詞風,穿越近千年的滄桑風雨,帶著大宋王朝的風雲滄桑,驚豔了無數的靈魂。“世上若無易安詞,宋詞將失三分色,人間將減一分春。”

縱觀李清照的一生,前半生生活優裕閒適,詞風嬌俏明媚;後半生遇國變家亡,詞風哀婉悽美。但無論順境逆境,她都詩意盎然,不被流俗沾染,詩詞創作更是登峰造極,獨步婉約之宗。

都說女人如花,靈魂應帶香氣。這樣的女子,讓人心動,攝人魂魄,點綴著這個世界,亮麗著枯燥生活。

女人如花,靈魂應自帶香氣

宋神宗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於一個官宦書香門第。父親進士出身,是大文豪蘇東坡的學生。母親身出名門,有一定的文學造詣。她少年時代隨父親生活於汴京,優雅的生活環境,特別是京都的繁華景象,激發了李清照的創作熱情,除了作詩之外,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寫出了為後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章《如夢令》,也是她的處女作: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未有能道之者”。

李清照眼界開闊、氣質高雅,早年身為待字閨中的少女時,就寫過幾首不凡的閨中詞。

蹴罷鞦韆,起來慵懶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一位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享受著舒適的生活,又飽覽家裡的萬卷藏書。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化的鮮液早已將她澆灌得外美如花、內秀如蘭。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李清照18歲,與時年21歲的太學生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婚後伉儷之情甚篤,卻聚少離多,趙明城在外地時,李清照會時常寄給他一首抒發思念的詞:

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一年重陽,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做官的丈夫,秋閨的寂寞與惆悵躍然紙上。

趙明誠接到後,歎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闋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明誠問是哪三句,陸德夫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趙明誠也非常愛好文學,時常舞文弄墨,對自己妻子的詩詞更是青睞有加。雖然,在那樣的時代“女子無才便是德”,但趙明誠卻認為:秀外慧中的女人才更有吸引力,只有這樣的女人靈魂才能飄出幽幽的香氣。

女人如花,靈魂應自帶香氣

政治風雲變幻,世事翻覆莫測。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正月,無情的政治災難降臨到了趙氏一家頭上。三月,李清照的公公趙挺之被罷右僕射,後五日病卒。卒後三日,即被蔡京誣陷。家屬、親戚在京者被捕入獄,因無事實,不久即獲釋。但趙挺之贈官卻被追奪,其子的蔭封之官亦因而丟失,趙家亦難以繼續留居京師。李清照只好隨趙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開始了屏居鄉里的生活。李清照屏居青州,命其室曰“歸來堂”,自號“易安居士”。
北宋王朝在經歷宋徽宗與幾位奸相荒唐無為的治理後,在一片“清明上河圖”式的經濟繁榮後,國家軍事終於在金國鐵騎面前土崩瓦解,而後發生了令無數漢人扼腕痛惜的靖康之恥。宋徽宗與宋欽宗及滿門皇室、滿朝文官皆被虜去北方。此時,李清照在山東青州的愛巢也樹倒窩散,一家人開始了漂泊不定的生活。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李清照由青州赴萊州。途經昌樂,宿於驛館,作《蝶戀花·晚止昌樂館寄姊妹》,表達對青州姊妹的惜別之情: 

淚溼羅衣脂粉滿,

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山又斷,

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

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

東萊不似蓬萊遠。

女人如花,靈魂應自帶香氣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入侵,趙明誠罷守江寧,獨自棄城而逃,事後被朝廷革職。李清照這個看似文弱不堪的女子,也替丈夫深感羞愧不已。他們逃難至烏江時,得知這就是當年楚霸王揮劍自刎的地方,李清照隨口吟出一首名垂千古的詩: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趙明誠站在女詞人的身後,聽著她一字一頓的沉重吟誦,面露愧色。第二年,趙明誠被召回京,官復原職,但很快便疾病而亡。

女人如花,靈魂應自帶香氣

丈夫去世後,李清照的悲苦由此開始了。懷著喪夫之痛和對朝廷的忠誠,李清照帶著幾十箱金石古董繼續南逃。這一次,她為表對宋朝的衷心,決定將所有物件悉數捐獻給朝廷。
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逃亡,此時李清照的古董已經損失了一大半。而她的心是真的疲憊了,不久便嫁給了一個叫張汝舟的人。這個張汝舟,初一接觸也算是個彬彬君子,剛開始對李清照也算是不錯,但很快便露出原形,原來他娶李清照,就是為了貪圖她的文物古董。李清照不從,他便拳腳相加。但是他太低估李清照的骨氣了,一代女詞人視人格為生命,怎會屈居這個無賴身下,何況那些文物是要獻給朝廷的。李清照做出了一個在當時極其大膽前衛的決定,她要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她要離婚。

原來,張汝舟曾經科舉舞弊,還將此事告訴過李清照。此時唯有將整件事和盤托出,才有機會將他定罪,李清照才有可能脫離他的魔爪。只是在宋朝,妻子告丈夫,即便所訴為事實,都要坐牢兩年。李清照最終毅然決然地將丈夫告上公堂。張汝舟被判發配柳州,李清照也隨之入獄。好在有朝中友人的疏通幫助,李清照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釋放。從此,離婚事件便成為當時女詞人備受讒汙詆譭的把柄。如此沉重的名譽負荷,在她心底撕扯出一道無法癒合的傷口。

女人如花,靈魂應自帶香氣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經歷完此番折騰後,李清照悄悄進入了暮年。從此孑然一生,守著一個孤清的小院,只得在此終老了。

在經歷國事衰敗、君主無能的絕望後,在忍受過死一樣的痛楚後,李清照寫下了她人生中最好的一首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晚年的李清照,早已將個人的恩怨得失拋在腦後,而更關注國家民生的命運了,她的創作題材也開始上升到了擔憂國家前途的高度。

千古風流八詠樓,

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山千里,

氣壓江城十四州。

一年元宵,有朋友邀請她共度佳節,李清照一一謝絕。傍晚時分,她提筆作詞一首: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

人在何處?

染柳煙濃,吹梅笛怨,

春意知幾許?

元宵佳節,融和天氣,

次第豈無風雨?

來相召、香車寶馬,

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

記得偏重三五。

鋪翠冠兒,捻金雪柳,

簇帶爭濟楚。

如今憔悴,風鬟霜鬢,

怕見夜間出去。

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

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李清照在孤獨、寂寥、對往昔的回憶與對國家的憂思中,走過滿是坎坷風霜的一生,享年七十二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