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國際化大都市圈、即將來臨!

隨著中國區域經濟空間佈局和國家戰略的需要,中國正在形成六大新區域龍頭城市,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和版圖將產生深刻影響。

甚至可以說,未來新興的中心城市就是中國的大都市,甚至亞洲乃至是世界中心大都市。

中國五大國際化大都市圈、即將來臨!

中原城市群以鄭州為龍頭

一直以來,中部五省(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崛起缺乏真正龍頭。在一帶一路,中原城市群以及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地位確立後,鄭州日益成中部崛起的關鍵區域力量。

鄭州的空港經濟,也為鄭州的大城市化提供了未來支撐。

鄭州是古代中原的中心,人口眾多,也是東西南北的樞紐交通位置。在新的背景下,鄭州未來的發展無論速度還是規模,都是其他城市難以趕超的。

中國五大國際化大都市圈、即將來臨!

長江經濟帶實際上武漢最為突出

無疑,長江經濟帶許多城市會受惠,但最大的還是武漢。

武漢位於長江的東西結合部,中心交匯點。武漢的東湖高新區以及國家武漢的全新定位,將武漢託舉到全國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的高度。

在很久之前,就有人提出將都城遷到武漢的想法,以發展華中,輻射西南,可見武漢的戰略位置。

中國五大國際化大都市圈、即將來臨!

西安大都市區

西安的城市定位,尤其涉及到所在大區域的定位,一直未有突破。

隨著關中城市群的規劃明確,打造大西安成為西南第一城市,核心城市,已經確認無疑。

整個關中城市群的規劃和建設,都將圍繞西安(含咸陽)作為核心極來進行。

西安2017年的GDP與東莞,與泉州相當,排在全國城市第21的位置,具備潛力。

中國五大國際化大都市圈、即將來臨!

粵港澳大灣區

深圳的優秀無需多言,一個深圳就讓美國硅谷的世界級科技創新位置開始搖擺,而一個華為已將美國整個信息技術產品行業如臨大敵。

香港和廣州都不是龍頭了,深圳接棒將成為第一龍頭城市,猛推粵港澳發展。廣州香港作為第二梯隊,其他

特別要注意的是,粵港澳將逐步取代珠三角這個地理、經濟和學術的歷史名詞。

中國五大國際化大都市圈、即將來臨!

成渝城市群

2016年,《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批覆,成渝城市群成為繼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城市群后,獲中央批覆的第四個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34個區域GDP總量約6萬億;四川省成都+14地級市,GDP總量為3萬多億,占城市群六成多;重慶市GDP總量約為2萬億,占城市群的三成。

從城市發展的客觀情況來看,成都重慶“雙核獨大”狀態還將持續一段的時間,成渝城市群真正形成產業聯動,城市融合發展,還有很多路要走。

另外就是湖南的長株潭,環渤海與青島,並非說經濟不強,而是不具備大區域和全國的輻射能力,也缺乏一個具有區域或全國宏觀的規劃,暫未入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