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發現一部可以媲美《魔戒》的神作

作為一名老書蟲,不管是經典的文學名著,還是流行的網絡小說,可謂是閱書無數。單論網絡小說,雖然很多熱門的書腦洞大、想象力豐富、體量龐大、爽點刺激,但都有一個套路化、世界觀膚淺、邏輯混亂、不著邊際、思想性缺失的通病,這也是網絡小說不受文化層次高的人待見的原因。

當然,除了小白文之外,其中也不乏精品,卻總覺得離真正的經典還有距離。很長時間內,我都不再看套路化的網文。

終於發現一部可以媲美《魔戒》的神作

直到在‘書旗小說’看到了蔡梵的《龍塔》,讓我突然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細細讀下來,才發覺這是一本真正的神作。

此書講的是華夏文明起源前夜,從部落林立的萬邦時代進入到大聯盟時代的紛爭故事。

大洪水時期,黃河決堤,海平面上升,人類面臨滅頂之災,炎帝衰落,蚩尤入主中原。此時的世界災難頻發,人類籠罩在末日的悲觀情緒之中。蚩尤逆天改命,在巫師的建議下,著手修建一座通往天界的龍塔拯救世界。龍塔是通往永生樂土的天梯,凡人可以緣塔而上,逃離末日浩劫。

蚩尤的救世理念得到了許多部落的認同,天下萬邦紛紛臣服於他,一時間,他成了中土世界的精神領袖。

龍塔的工程量超級巨大,不僅需要海量的人力、物力去建造,還需要大量的美女和美玉祭祀神靈。於是蚩尤舉兵攻伐四方,入侵西王母國搶奪玉石;入侵洛水部落搶奪曠世美女洛神……那些熱血的英雄,有的為了“救世”的信仰為龍塔獻身,有的為了世俗的美好捨身保護洛神………

根據巫師的神諭:龍塔能否可以順利建成,除了工匠的技術之外,神靈的庇護更是關鍵因素。所以需要用美玉和美女去獻祭給神靈,洛神就是一件最完美的祭品。

本書的主題正是圍繞著兩種對立的世界觀展開:

一種是以蚩尤為代表的拯救派。當人類面臨巨大的災難時,民眾渴望一位偉大的救世主出現,希望他引領民眾戰勝災難,建立一個完美的世界(永恆不死的仙界)。而強權人物,也正好迎合民眾的這一心理需求,驅使萬民,打造完美的理想國(烏托邦夢想)。

為了這個宏大的理想(烏托邦夢想),民眾可以忍受現實中的一切苦難和不平等,甚至可以為這個理想犧牲一切,包括親情、友情、愛情等等。

另一種是以洛神為代表的世俗派。洛神有曠世之美,任何見到她的男人都為之傾倒,他們像飛蛾撲火一樣為她受難。這些人只迷戀於世俗快樂,不在乎死後的天堂,也不願意為了一個虛幻的理想而忍受現實的痛苦。他們為美痴迷,及時行樂,只希望創造一個自由而快樂的凡俗世界。

龍塔,象徵靈魂、理想、拯救、天堂,信仰,是人類精神層面的隱喻。

洛神,象徵美、世俗、享樂,人間,是現實層面的隱喻。

洛神獻祭,象徵人類為了某種虛無的信仰和宏大的目標犧牲世俗的利益,以為靈魂會得到拯救,可是最終卻墜入奴役的深淵。

縱觀人類歷史,無不是在重複著這樣的老路。

終於發現一部可以媲美《魔戒》的神作

本書表達出一種人文主義價值觀:救世英雄的宏大理想,往往讓普羅大眾淪為祭品,只有人性的真、善、美才能引導人上升,真正讓人得到拯救。

所以我覺得《龍塔》的世界觀才是真正的深刻、宏大,具有永恆的現實意義。

情節方面,《龍塔》以黃帝、炎帝、蚩尤的傳說為藍本,以考古遺址為根據,虛實結合,完美統一。

這幾十年來,考古學家挖掘出了很多宏大的史前遺址,比如浙江的良渚遺址、山西的陶寺遺址、四川的三星堆遺址、陝西的石峁遺址、湖北的石家河遺址,甘肅的馬家窯遺址……這些四千多年前的遠古遺蹟,城池是那麼的宏偉,文物是那麼的精美,祭祀坑裡的骸骨又是那麼的慘烈,這裡面一定蘊藏著無數驚天動地的故事。

遺憾的是,這些城址的起源、興盛以及衰亡,沒有任何歷史文獻記載,彷彿從未發生過。

而《龍塔》一書,卻正當其時地填補了這一空缺。書中描繪了西王母國、古蜀秘境、石峁巖城、梅山蠻峒、青龍王城等聯盟爭霸的瑰麗畫卷,再現王母盛宴、夸父逐日、刑天舞干鏚、應龍斬蚩尤、阪泉之戰、逐鹿大戰等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刻畫了上古時期炎帝、黃帝、蚩尤、刑天、夸父、力牧、西王母、嫘祖、玄女、風伯等一系列英雄形象。

書中有考古探險、史前異獸、沙漠求生、大軍攻城、陰謀權鬥、愛情糾葛;既有奇瑰的想象,更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厚重感,是一部全景式地展現炎黃時期民族大融合的英雄史詩。

這是中國網絡小說經過二十二年的發展,到現在唯一可以媲美《魔戒》的東方奇幻史詩小說。

終於發現一部可以媲美《魔戒》的神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