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老先生為什麼說收藏的最高境界是玩石、藏石?

鵬友程


“玉王”圖案新疆和田玉籽料,七斤重萬年黑油皮,背面蘋果形狀,有牛魔王一家三口圖案,(牛魔王做錯事,跪那給鐵扇公主認錯,紅孩兒做板凳吃飯,下邊的小貓,只對紅孩兒的飯感興趣)😂






玉王


王世襄老先生是著名的收藏家和文物鑑賞家,他經歷了中國最艱難的抗戰時期,也目睹了中國從衰弱到振興的巨大轉變,可謂一生坎坷,曲折離奇,但仍然非常樂觀,他很會玩,把玩變成了文化,也被人尊稱為"京城第一玩家"老先生學識淵博,對文物鑑定有精深的造詣,也對玩石,藏石有獨到的見解,和品味....…他有這樣的說法必然有其道理和感悟,做為一個普通愛石者我是這樣理解的........


.......收藏本身很廣泛,有歷史悠久非常貴重的古董,也有十分平常的生活之物,只要經濟允許,自己喜歡都可以把它們收藏起來,但想要把收藏做好也特別不易,收藏者除了得到收藏升值的實惠,更多的還是在收藏過程中的樂趣和感悟,那些幾百甚至幾千年的文物穿越歲月長河來到我們眼前,用無聲的言語訴說著不同歷史時期的衰落與昌盛,但它們也只是人為的藝術,也只是歷史可追溯的一物......


.......玩石.藏石就不同了,它們是至少億年以上的靈物,是大自然的藝術品,較那些歷史文物更加悠遠,經歷了生命的起源和物種的更迭,這些藏石擁有堅硬.不動.不語.不爭.隨遇而安的本質,欣賞它們總能讓人不自覺的寧靜下來,從而明白了收藏的含義更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諦,讓我們更能堅強.淡然的面對生活,這也許就是王世襄老先生有此說法的原因吧!不過這只是個人的想法,不對之處,敬請朋友們諒解,謝謝閱讀支持😄!




石農正君


京城第一大玩家——王世襄先生說:收藏的最高境界是玩石、藏石。

這話語真的炸暈了中國收藏界許多名士、大佬。

馬未都先生的“觀復”博物館從不收藏字畫,緣於他早年的一個認知——紙張太難保存。

美石乃地球之母的傑作,哪個人類中所謂的藝術家能夠超越?

故知,老先生所言極是。


石頭龍


王老先生是誰我不知道。也沒有在百度上去百度一下。但是我覺得如果是一個名人的話,說這個話可能就有點不適合了。

玩石頭只是對美的一種發現,大自然根本就不懂得藝術,他只是無意當中創造了,被有思想的人看出來了它們的味道罷了。


然而藝術則必須是有人為的加工創作的痕跡。

作為一個小人物沒資格去點評大人物的話,但我只是說明一下自己的看法。不喜勿噴


一根竹竿38


我是千萬個石友中的一分子,非常感謝王老的觀點!我的中華神獸印證了這一說法就是正確的!











鬱金易


王世襄說的收藏的最高境界是玩石,我認可。從臺北故宮藏的天然形成的東坡肉。從2005年國家從收藏家手中500萬元買的自然形成的瑪瑙小雞出殼,都寫進了中國地質大學教科書。自然界的造化,天地之靈氣。想起2013年去寧夏中衛旅遊,在中衛古玩城買幾塊黃河石,是自然界形成的,也是我的最愛。圖1是腳踏黃河。圖2是2人登長城。




三月三房偉


看看這個如何?靈璧彩石,鴻運當頭和平鴿,背上有三個相連的洞身上還揹著一隻小鳥!另一個是鴻運當頭虎踞盤山,還有一個水晶。都是愛不釋手哦!







江淮人家12


王世襄,生於1914年,逝世於2009年。字暢安,男,漢族,原籍福建福州,生於北京。著名文物專家、學者、文物鑑賞家、收藏家、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38年獲燕京大學文學院國文系學士學位。1941年獲燕京大學文學院碩士。1947年3月任故宮博物院古物館科長及編纂。1962年10月任文物博物館研究所、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1980年11月任文化部文物局中國文物研究所研究員。

著作

《中國古代音樂書目》

《中國古代音樂史參考圖片》(1-5輯)

《廣陵散》(說明部分)

《畫學彙編》

《清代匠作則例彙編·佛作·門神作》

《清代匠作則例彙編.裝修作.漆作.泥金作.油作》

《竹刻藝術》

《竹刻鑑賞》(臺版)

《竹雕品鑑與收藏》(港版)

《刻竹小言》

《髹飾錄》

《髹飾錄解說》

《明式傢俱研究》

《明式傢俱珍賞》(並有英、法、德文本)

《明式傢俱萃珍》

《美國中國古典傢俱博物館精品選》(中英文本。英文本,與Curtis Evarts合編)

《中國古代漆器》(並有英文本)

《中國美術全集·竹木牙角器》(與朱家溍合編)

《中國美術全集·漆器》

《蟋蟀譜集成》

《說葫蘆》(中英雙文本 港版)

《中國葫蘆》

《明代鴿經清宮鴿譜》(全二卷)

《北京鴿哨》

《中國畫論研究》(全六卷)

《中國金魚文化》

《金魚百影圖卷》

《高松竹譜》手摹明刊本

《遁山竹譜》手摹明刊本(港版)

《故宮博物院藏雕漆》

《錦灰堆——王世襄自選集》(全三卷)

《錦灰二堆——王世襄自選集》(全二卷)

《錦灰三堆——王世襄自選集》

《錦灰不成堆》

《自珍集:儷松居長物志》

從王世襄老師的生平以及著作看,沒有任何足夠的證據表明王老師收藏過奇石,也沒有研究或者喜好奇石類藏品,如果在10多年前王老師在世時候硬說他說過這句話,只能說支持這話的人一定手裡有奇石。😃😃😃


醉過知酒濃149024497


王世襄老先生:“說收藏,收藏的最高境界就是玩石、藏石。”這句話把我帶入深深的沉思中去。

我問自己,古玩藝術品文化的源頭在哪裡?中國藝術品文化是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過程。那麼中國文化的源頭又在那裡?世界萬物是怎樣的生長和出現,是不是先有天地,才有萬物?要尋找中國古玩藝術文化的源頭,是不是必須去尋找人類歷史的源頭,尋找人類歷史的源頭,是不是就必須去尋找天地歷史的源頭?

中國是人類歷史的發源地,由猿到人,變為直立行走的轉變。中國傳統文化就開始誕生和浮現,木棍和石器就成為了人類最早的使用工具。殊不知木棍和石頭,可否就是中國古玩藝術品文化的源頭和始源,是否能為中國科學研究做出貢獻,是否記載和傳承著人類歷史及天文地理的文化知識學說?



真真石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