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名昭著的日本關東軍五位司令官

關東軍,成立於1919年4月12日,解散於1945年8月15日,是二戰之前日本陸軍中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的軍隊,有“皇軍之花”之稱。鼎盛時,編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共約一百二十萬人。

1919年4月,日本將關東都督府改為關東廳,將原關東都督府陸軍部升格為“關東軍司令部”,實行軍政分治。從此,關東軍正式命名。在關東軍26年曆史上,共出現了15任司令官,這些人大多在我們祖國犯下了醜惡滔天罪行,現將最為臭名昭著的五位關東軍司令官概述如下,讓我們國人記住他們的醜陋嘴臉,銘記這段歷史!

1、白川義則——陸軍大將

臭名昭著的日本關東軍五位司令官

白川義則(1869年—1932年),日本陸軍大將,是一個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戰爭罪犯。1890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一期,參加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陸軍大學畢業後曾留學德國,沿著精英路線一路升到關東軍司令官位置上,於1923年—1926年擔任。任上幫助張作霖鎮壓郭松齡,在陸軍大臣任上拉攏蔣介石,三次出兵侵略山東,包庇炸死張作霖的首犯河本大作,後任軍事參議官,一二八事變後被昭和天皇欽點率軍攻擊上海,命令100架飛機在上海市內狂轟濫炸,炸燬了大片建築,致使數萬中國人民和外國僑民喪命。1932年4月29日在上海虹口公園被王亞樵派遣的朝鮮愛國者尹奉吉刺殺,5月26日傷重不治而死,追晉男爵。

2、武藤信義——陸軍元帥

臭名昭著的日本關東軍五位司令官

武藤信義(1868年-1933年),日本陸軍元帥,大正年代日本陸軍最強有力的領導者,率領4萬關東軍佔領東三省,又在長城一線擊敗20箇中國師,迫使中國政府承認了滿洲分離。被日本人譽為滿洲的守護神。昭和七年(1932年)擔任關東軍司令官一職,併兼首任駐滿洲國大使與關東長官。掌握滿洲的軍事、行政、外交。同年9月15日與滿洲國國務總理鄭孝胥簽訂《日滿議定書》,維持滿洲國內的治安。1933年,發動熱河戰役,將熱河收入滿洲境內。武藤信義是大正時代晉升的最後一個大將,1933年授予元帥稱號,同年8月病死於滿洲國新京。

3、本莊繁——陸軍大將

臭名昭著的日本關東軍五位司令官

本莊繁(1876年-1945年),日本陸軍大將,兵庫縣人。陸軍士官學校、陸軍大學畢業,參加過日俄戰爭,曾任駐華副武官、參謀本部中國課課長、步兵第11師團師團長、中國奉系軍閥張作霖軍事顧問。前後在中國20餘年,是所謂的“中國通”,曾多次上書主張武力征服“滿蒙”。1931年8月任關東軍司令官,主持並策劃了“九一八”事變,侵佔東三省,炮製了偽滿洲國。1932年8月任軍事參議官。翌年任日本天皇侍從武官長,晉級大將軍銜。1935年受封男爵,次年退出現役,1938年出任軍事保護院總裁,1945年任樞密院顧問。日本敗降後被指控為甲級戰犯而畏罪自殺。

4、菱刈隆——陸軍大將

臭名昭著的日本關東軍五位司令官

菱刈隆(1871年—1952年),日本鹿兒島人,1894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五期步兵科,1902年畢業於陸軍大學。參加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1918年晉升為陸軍少將,1929年晉升陸軍大將,1930年6月任第8任關東軍司令官、軍事參議官。1933年7月再次出任第11任關東軍司令官兼駐滿大使、軍事參議官。他在日本陸軍中素以“嚴肅果敢”而知名,加之對中國問題素有研究,所以在對華侵略方面,又被稱之為“軍中之魁”。1935年8月編入預備役,同年12月授予一等桐花旭日大綬章。後曾任日本忠靈顯彰會會長、日本劍道會會長。1952年7月病死。

5、梅津美治郎——陸軍大將

臭名昭著的日本關東軍五位司令官

梅津美治郎(1882年-1949年),日本北九州大分縣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關東軍司令官和末任大本營參謀總長。曾逼迫何應欽簽署臭名昭著的《何梅協定》,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時任陸軍省次官。在5年擔任關東軍司令官期間,大肆壓榨並屠殺中國東北地區的人民,同時策劃對蘇聯開戰,並簽署了擴建七三一部隊的命令。後因日本的形勢急轉直下而回國轉任參謀總長,直至日本政府被迫投降。 1948年11月,梅津美治郎以甲級戰犯罪被判處無期徒刑。1949年1月,梅津美治郎因患癌症死於東京巢鴨監獄。

關注小編,為您帶來更多精彩文章!下期預告:惡貫滿盈的日本關東軍十位參謀長。(圖片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