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月薪2W5,朝九晚五,不用加班,週末雙休,該安於現狀嗎?

芯疼比快樂真實


這主要取決於你想過什麼樣子的生活


如果你想過著安逸的生活,目前在深圳你的月薪已經不算低了,你完全可以老婆孩子熱炕頭,下班有充足的時間陪著家人,一手牽著狗,一手牽著孩子,這一幕完全就是幸福和諧社會的畫卷;


但是如果你想繼續拼一把,朝九晚五肯定是不行的,長期下去你會越來越麻木,失去了繼續奮鬥的心態和精力。


所以,問問自己,五年後十年後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你就知道怎麼選了。


工貓管家


是該安於現狀還是勇於進取,全憑自己的想法去選擇,沒有對錯


我有一朋友,和你情況差不多,在國企上班,朝九晚五,待遇不錯,年終獎一般是6個月起步,家裡也有三套房子兩輛車,無房貸車貸。照一般人的來說,沒啥生活壓力,那就悠哉悠哉過日子唄。但她卻偏不,下了班寫文章接項目,有時趕進度,搞到一兩點才睡。問她為啥這麼拼,說純粹是樂趣,只是想圓圓自己小時寫作的夢想。


也有朋友,北京本地的孩子,一個月可能也就賺幾千塊錢,但卻自得其樂,反正吃住在家裡,結婚也有房子,上班就為賺個零花錢。你說他們這樣安於現狀有錯嗎?當然沒有,這就是他們自己想過的生活。


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做選擇,看看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回到你的身上,也得看你自己的想法。比如你享受家庭生活,現在的工作穩定,待遇也優厚,那就用大把的時間陪伴家人唄。賺錢不是我們生活唯一的目標,家庭也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現在還有很大的生活壓力,每月要還房貸車貸,那倒是可以好好利用閒睱時間去找點兼職來做,發展自己的副業。這樣在拿到目前這份優厚而安穩的收入同時,還有一份增量收入,對於早日減緩生活壓力還是很有好處的。


最忌諱根據別人的看法做決定

比如明明沒有什麼生活壓力,也不是工作狂,偏偏執著於別人所說的男人就應該把事業放在首位,辭掉現在的安穩工作,為著看上去很高的年薪而逼迫自己,最後搞得很分裂。


我同學中也有這樣的例子。明明性格比較內向,也不愛交際,更不擅於奉承。但因為家裡人覺得當公務員有面子,畢業時參加了選調,到鄉鎮當了基層幹部。結果兩三年下來,工作上沒有得到一點提拔,還有了抑鬱症。最後還是下定決心考研究生,再後來又讀博士,現在已經是博導,在所在領域頗有名氣。


所以在迷茫時,不妨多問問自己幾個問題,如果現在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收入還能翻一倍,這樣的生活是否自己的心之所願。或者維持現狀,每天都能和家人共進早餐、晚餐,週末可以去近郊一遊,一年中能修一週年假帶著家人到處逛逛,十年後,你是否後悔自己過這樣的生活,而沒有在工作中拼盡全力。


紅塵笑笑生


這個問題不應該問別人,而應該問自己。自己想安於現狀完全沒問題的呀。

很多人實際上在深圳,還拿不到這個錢,並且加班嚴重,雙休都加班。所以我覺得只要不被淘汰,安於現狀也沒什麼大問題。

01

我的前同事,為了事業,從廣州到了深圳,月薪1萬

他的生活確實比較拮据,剛剛換了房子,要從廣州到深圳也特別不容易。因為,他家小孩還小。

好不容易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從廣州到了深圳,沒幹到一個月,就重新回了廣州。

不為別的,還是為小孩。每次雙休才回去,沒辦法很好的照顧到小孩,結果小孩老是生病,這讓他於心不忍。

試想,工作為了什麼,還不是為了多賺錢照顧好家人嗎。可現在錢沒賺到,家人也沒照顧好,兩頭不落好,圖啥?

他從工作到現在,十幾年了,深圳給的1萬塊,是他接觸到的最高的工資。

即便在這種水平下,他也依舊家庭幸福美滿、房車齊全。所以,對比下來,一個月2萬5,工作也輕鬆,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安於現狀,確實不過分。

02

只是說,除了目前情況外,還要看到更遠的地方

安於現狀是為什麼?是因為對未來沒有了擔憂。也就是說,自己至少可以確保,現在的生活狀態可以持續下去。

這就可能包含兩種情況:

①、已經穩定了,在可預見的將來,企業不會倒,自己也不會遭遇什麼變故。比如被辭退等。

②、自己快退休了,拿著這個工資退休,已經比大多數人都要好,沒有必要再去拼了。

這兩種情況的出現,完全可以免除後顧之憂,因此,安於現狀完全沒問題。

但如果說,自己現在很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便現在不錯,似乎也不建議安於現狀。因為如果安於現狀,自身抵禦將來風險的能力就會變差。

如果哪一天,因為安於現狀,個人能力退化,自己又被辭退了,有沒有可能還能很快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確保自己的生活?

如果不能,那憑什麼現在可以選擇安於現狀?

03

即便未來可期,難道自己就不想更進一步嗎?

每一個人的追求是不一樣。有人選擇安逸,就註定有人選擇持續向前。

雖然月薪2萬5已經不少,但比這個數還要高的,也大有人在。那些人所過的生活,明顯會比自己現階段還要好。難道自己就不羨慕嗎?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要去追、去拼搏,給自己一個活成別人那樣的機會。而不是安於現狀,卻指望著天上掉餡餅。

我們自己或許很努力,可生活就是這樣,永遠有人比你更努力。永遠有人在過著你想過卻沒過上的日子。

人也是很奇怪的,越是往上游,越覺得自己獲得的還不夠多,還想要更多更多。

所以,安於現狀也好,繼續拼搏也罷,做出這個選擇的根本就在於,自己究竟想要達到哪個層次。

人外人有,天外有天,自己沒有活得最差,但也絕對不是最好。想到哪,就到哪,這個選擇,自己來定。

我是@次等大叔,頭條等多平臺簽約作者,擅長職業規劃與心理輔導,專業書籍《從零開始學招聘》全網售賣。歡迎關注!為您解惑!


次等大叔


“劍心”觀點:如果你很享受現在的生活,安於現狀似乎沒有問題。但安於現狀的前提,是能保持現狀。那麼問題來了,你覺得你有能力和信心保持現狀嗎?

01

參加工作第三年,由於工作還算努力,我當上了公司的銷售經理,月收入基本保持在12000左右。雖然蠻辛苦的,但我很知足。我工作的地方是個二線城市,這個收入應該說是挺高的了。當時的房價好像才6000多,我還盤算著,攢個三四年錢,也差不多能買房了,到時候就可以在這個城市安定下來了。

結果沒過多久,我的小願望就被我媽的一個電話摧毀了。原來我爸去體檢,結果出來後,人家醫生讓去大醫院再檢查一下。後來,就是檢查、住院、手術,再住院、手術,前前後後四五個月,花了不到二十萬。慶幸的是,我爸恢復得很好,不過就是以後得長期吃藥。

本來家裡就沒多少錢,我這也沒攢錢呢,結果就欠了不少外債。最要命的是,我長期請假,公司那邊不樂意了。雖然沒有直接辭退我,但把我的人全分給別的部門了。我自己也覺得沒意思,就直接辭職了。

辭職後,我馬不停蹄地重新找工作。本以為憑著過往經驗,找個合適的工作應該挺簡單的。結果折騰了近3個多月,才找到一份工資只有6000多的工作。

從此,我明白了個一個道理:你的收入高,並不一定是因為你自己能力有多強,平臺的加持也很重要。

02

又過了幾年,我和朋友合夥開了個工作室。手下有3、4個員工, 拋去各種開支,一年收入30來萬。為了保證服務質量,也為了不讓自己太辛苦,我們一直控制著客戶的數量。工作之餘,我最喜歡做的是看看書,打打遊戲。當時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愜意極了。

然而,這樣的生活只持續了不到2年。一個政策下來,我的客戶減少了80%以上。別說賺錢了,連房租和員工工資都填不上。掙扎了幾個月,我們最終還是把工作室關掉了。

無論給人打工,還是自己創業,根本就沒有穩定這回事。如果你覺得我的公司小,不足以說明什麼,微軟足夠偉大了吧?比爾·蓋茨曾經告訴他的員工:我們的公司離破產只有18個月。

03

也許有人會說,你咋不說說體制內的人呢?還記得那個工作十幾年,因為收費站被取消而失業的收費站大姐嗎?公務員、教師、醫生,這些工作夠穩定了吧?

我大學同學,畢業後考上了家鄉的公務員。他女朋友和他一個單位的,倆人感情很好。結果,上面調來一個噁心的領導,總是騷擾她女朋友。同學和他女朋友都是靠自己考上去的,家裡無權無錢,也沒什麼辦法。辭職吧,捨不得。不辭職,只能噁心著。

我朋友,某地級市傳染病醫院醫生,醫術精湛,前途一片光明。他有個病人不聽話,術後沒多久晚上出去瞎逛,結果突發路上心臟病去世。家屬醫鬧,病人遺體就停在醫院大廳,好像已經半年多了,朋友現在焦頭爛額。

我初中班主任,兩口子都是老師。前幾年,師母查出來尿毒症。現在每個月透析兩次以上,透析的費用能報銷。換腎的話就難了,一是沒有合適的腎源,二是費用太高。老師愁的不行。

有這樣一句話: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會來。我深以為然。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一種工作,是絕對穩定的工作;也從來沒有一種生活,是絕對穩定的生活。

結語:

所謂穩定,其實就是你的抗風險能力足夠強。普通人,如何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呢?

1、不亂消費,適當理財,攢足夠多的錢。

2 、給家人和自己買上一份合適的保險。

3、不斷提升自己。沒有穩定的工作,只有穩定的能力。


劍心職場




我是李莫非,看職場風雲,談箇中乾坤

是否該安於現狀,得看“現狀”能否延續到未來,能否支撐你的退休生活。

先講個我身邊的例子吧。

我老家一個親戚,十五歲的時候就出去打拼,睡過天橋底,擺過路邊攤,二十歲的時候因為一個機遇做起了生意,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順風順水,工作又拼,五年賺了幾十萬,然後衣錦還鄉。

回去後,開了個餐廳,成為了當時縣裡最紅火的餐廳,客流不斷。後來就有人來找他合作,要開分店,說現在是個好時機,開幾家分店絕對賺翻。

但是他不肯,他說這樣就可以了,有錢賺,又不用太辛苦,風險也小。人家氣得罵他沒生意頭腦,能賺錢不賺,但他就是不在乎,照樣只做一家店。

到現在,他的餐廳已經成了縣城的老字號名店,客人依然是絡繹不絕,但分店也只開了兩家。

從如今的境況來看,如果親戚當時跟人合作開分店,那是一定會賺得盆滿缽滿的。但他不開,不是因為沒有生意頭腦,而是他不想再拼,開了分店,就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管理去培訓。既然賺得錢足夠了,那他只想清閒一點,只有一家餐廳,就很容易管理。

說這個例子是想告訴題主,如果你的“現狀”能夠延續到未來,撐得起你的退休生活,那麼你完全可以安於現狀,就像我這個親戚一樣。

我親戚他能做生意賺幾十萬,自然是有能力的,題主在深圳月薪2W5,工作時間又這麼穩定,肯定也是有比較優秀的能力,雖然是不同的故事,但你們的發展路徑是有相似性的。

你現在的工作就像在開餐廳,你是老闆,只要做好工作份內的事情,就可以悠閒地利用你的閒餘時間享受生活。但是這個餐廳能不能開十年,十年後它還是不是一樣紅火,就是你必須要思考的問題了。

“現狀”能否延續到未來的區別在哪裡?

1、如果“現狀”不能延續到未來

如果“現狀”不能延續到未來,比如你可能是某私企的高管,那麼未來某天你就可能會因為年齡問題而被裁員或降薪,這樣你就會陷入難找工作的困境,那麼你人生的後半段就可能會陷入經濟窘境。

2019年,包括華為、甲骨文、西門子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大型企業都進行了裁員行為,裁員人群多為35歲以上的員工。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員,你可能得去跟年輕人競爭,去做工資不高的工作,因為你已經沒有了工作優勢。

所以如果你的“現狀”不能延續到長久的未來,那麼你就應該趁有高收入、時間多、能力強的當下去努力提升自己,以防止未來遭遇這種窘境。

2、如果“現狀”能夠延續到未來

如果現狀能夠延續到未來,比如你可能是體制內的人員,那麼如果你想安逸,完全沒有問題。

可能我這麼說會有很多人不同意,但是沒有人規定你必須去拼搏,去成為最好的樣子,只要你能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負責,能夠讓你的生活獲得足夠的支,那其實也夠了。

很多人究其一生,從年輕到中年,從中年到退休,都在努力上班,努力工作,甚至努力為社會做貢獻,因為他們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實現更多的願望,想要這個社會更加美好。

但也應該允許有人不這麼做,允許有人在獲得了不錯的生活後選擇安逸,允許有人帶著這種安逸過完一生。

成功學、心靈雞湯、企業家的演說……太多東西告訴我們,你必須努力,無論在什麼年紀,你要為自己努力,為家人努力,最後為社會努力。

其實不一定的,你可以只為自己和家人,如果你覺得目前的努力所獲得的生活足夠了,那你可以停下來,就在那蓋你的房子,和你的家人安逸快樂地生活。

最後提個醒

雖然上面說的關於“選擇安逸”的內容條條有理,但從古至今,“貪圖安逸”一直被社會所詬病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你無法完全斷定你一定能夠安逸到老,萬一哪天你遭遇了困境,安逸會把你的所有退路都堵死。

從這個層面來講,題主你可以選擇安逸,但也應該通過發展副業、理財等不那麼耗費力氣的事情來保證你能夠有另外一種收入來源,以備不時之需。

我是李莫非,專注解答職場問題,關注我,每天都有新答案~

李莫非


我覺得每一個年輕人都應該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自己想做什麼,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自己也是曾經在國企上班,每天就是朝九晚五啊,也不用加班,特別的輕鬆自由,工資一個月也有六七千塊錢,但是我還是不想安於現狀,還是辭掉了自己這個工作,然後自己去創業,雖然說創業不一定都能夠成功,創業的路上一定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坎坷,但是我相信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我畢竟有自己去闖過去,付出過,追求過,這樣的話,我的人生才不會留下太多的遺憾,等我老了的時候,我會看到自己年輕的那股衝勁,那股對自己比較滿意的答卷還是挺感慨的。

所以說每個月25,000的薪資也不少,但是就是每個人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這個要根據自己的想法來決定,如果你能夠找到比25,000工資還高的薪資的話,那我覺得你應該可以放棄這個,如果您找不到的話,那麼你還是安於現狀好一些,畢竟一年下來的話也有二三十萬的薪資。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提提建議,喜歡的朋友可以多點關注哦。


往事數字7902372


我只想知道,什麼樣的工作這麼輕鬆還能月薪兩萬五?說實話,在深圳,2萬以上的月薪都不容易了。


默默0720


我在深圳擺地攤賣拖鞋,一個月也有25000元收入,一天4個小時,六、日也休息。



軒軒2


有個侄子就在深圳工作,在騰訊裡面做產品經理,年薪50萬左右,今年剛結婚,壓力不小。他去年在深圳買的一套房子,在家裡支持下首付給了150萬,月供2萬上下,日常消費比較大手大腳,每月家庭各項支出在1.5萬左右,基本存不到多少錢。

確實,想要在一線城市安安穩穩生活,需要很大的經濟底氣,這份底氣來自工資、房子、存款等等。而網友問的,“在深圳月薪2W5,朝九晚五,不用加班,週末雙休,該安於現狀嗎”,還與個人的追求有關。因此,我們需要從三個層面分析這個問題。

一、先問自己有沒有能力安於現狀

深圳的房價,動不動就5-6萬,消費水平就還好,看個人和家庭的日常消費習慣,基本在可控的範圍內。其次,如果有孩子,孩子的教育費用也是比較大的支出,這個也屬於家庭自己的選擇。

所以,該不該安於現狀,先問問自己有沒有能力安於現狀,可以從三點來分析:

  1. 當前收入能否在滿足當前的家庭支出情況下,還能有所結餘,比如薪酬收入足以應付房供車供,家庭消費支出
  2. 有一定的存款,能夠應付未來可能存在的經濟超額支出,比如生病、物價上漲等等
  3. 在安於現狀的情況下,自己有能力維持當前收入,甚至於有所增加

這三點,前兩點是經濟能力,第三點是職業穩定的能力,經濟能力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把控,職業穩定的能力,則受外界影響很大,比如行業發展衰弱,公司突然裁員等,存在不可控的因素。

因此,在評估自己有沒有能力安於現狀時,除了當前的經濟收入能夠滿足家庭支出和有一定存款外,最重要的是自己接下來能夠維持收入的能力,必須保證這一點才能安於現狀。

二、再預估未來可能存在的風險,能不能應付存在的風險

如果當前能力有了,那麼接下來就要預估能否應付接下來存在的風險。這裡先舉三個常見的風險:

  1. 家庭結構變動後,經濟支出增大的風險。比如結婚後,家庭開支增大;孩子出生後,孩子的養育費用和教育費用開支很大。而如果我們安於現狀,薪酬很可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所以以當前的薪酬收入,就不一定能滿足到時的支出,這就是其中的風險。
  2. 受個人競爭力下降或環境因素的干擾,失業的風險。比如公司運營不善,被裁員;個人到了35歲後,很容易面臨被淘汰的處境;或是公司領導變更,對員工進行更換,導致可能被淘汰的局面等等。
  3. 突發事件導致,經濟支出增大的風險。比如有家庭成員患重病;父母身體衰退,需要有人照顧;遇到意外事故等等,這些也會導致家庭支出增大,存在一定的風險。

所以,除非你有很大的信心足夠應付這三個風險,比如家庭有幾千萬的存款,有幾套房在出租,原生家庭經濟實力很豐厚等等,讓我們沒有太大的經濟顧慮,那麼就可以考慮下安於現狀了。

三、想安於現狀,是為了逃避,還是為了更好的追求

最後我們來談一個現象,其實大部分人想安於現狀,是因為在事業發展上受挫了,想逃避自身的“無能為力”和“挫敗”的情緒,於是覺得安於現狀也不錯。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激勵大家積極奮鬥,而不是安於現狀的緣故。除非你真的到了快退休的年齡,不然誰不想擁有很好的事業發展,去獲得他人的尊重和認可,實現自我的價值,更別提還有那麼多的風險。

當然,有少部分人,我覺得是可以安於現狀的,那就是他們對當前的職業並沒有太大的追求,而是更想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理想追求,比如想利用更多時間寫作、玩音樂、攝影等。這種為了更好的追求,而選擇在事業上安於現狀,是值得鼓勵的,因為當興趣愛好、理想追求發展到一定程度,也會成為副業,甚至於另一份事業。

所以,最後問問自己,安於現狀的本心,是為了逃避挫敗,還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

從以上三大點來說,我們不太建議大家安於現狀,首先第一要有實力(有實力的人往往也不會選擇安於現狀),其次存在不少風險。

以上供參考


學習委猿


月薪兩萬五看著不少,但是深圳這種高消費的城市,能剩多少錢呢。月薪都是虛的,你得看結餘呀,看看一個月能剩下多少錢才行。

前幾天正好跟一個女網友聊起這個話題,她在深圳的一個公司做運營,月薪1萬5左右。按照她的話說,光房租就得4000,吃飯選一般的一天也得小一百,一個月差不多兩三千,上下班交通小一千,如果打車花的更多。女孩子愛美,再買點稍微好點衣服、化妝品,週末再跟朋友逛逛街,一個月基本剩不下錢,有時候還得靠信用卡週轉。

所以,你瞧,掙的再多,存不下錢也是白瞎。

像題主這種,月薪2.5W,朝九晚五工作清閒的,挺不錯的了,但還得考慮下實際情況呀。

如果沒有車貸、房貸,不需要養家餬口,單純是個人的話,還是不錯的。但是,有幾個問題呀,一個是買房的問題,深圳的房價有多高大家都知道,這麼大一筆支出,即便父母能夠支援點,自己也是不容易的,如果不買房,一直租房住每月支出也少不了。

另一個是父母的養老問題,隨著父母的年邁,身體素質肯定比不得年輕時候了,為了父母能安享晚年,做兒女的也需要有一定經濟基礎吧。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現在年輕的時候一切都好說,但是如果就此耽於安逸,以後遇到個裁員啥的,你還能有東山再起的能力嗎?社會競爭這麼激烈,時刻保證自己有用,保證能有重新開始的能力,太重要了。

想想那位36歲被裁員的收費站大姐,為崗位奉獻了青春,一朝被辭,發現已經沒法重新踏入社會了。


總結

年輕的時候多吃一苦,多受一點累,年老了就能多享一點福。年輕的時候,貪圖了安逸,可能就放棄了年老的安逸。還是建議,年輕時候,多提升自己,讓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