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深圳竟然無法派出一兵一卒馳援,令人心寒!

武漢疫情,深圳為何沒有派出一兵一卒馳援湖北,原因讓人不寒而慄!

這次武漢疫情暴發,各地醫療機構在緊急情況下,不計任何代價馳援武漢。全國有數萬醫護人員齊聚湖北,極大地緩解了當地醫療資源的缺失,為抵抗疫情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有一個地方顯得極其怪異,作為最發達的北上廣深中的深圳,在這次疫情中,竟然沒有派出一兵一卒馳援湖北,這也是此次疫情中的一大奇怪現象。

武漢疫情,深圳竟然無法派出一兵一卒馳援,令人心寒!


疫情是面照妖鏡,平時不顯山露水,被掩蓋的不足之處,都顯現無疑,除了管理體系上的問題,醫療領域中的問題更值得大家深思。

醫療改革,市場化運作的聲音不絕於耳。在這場改革中,福建省莆田市一大批沒有接受過任何醫療,醫藥和醫護等專業培訓的農民,湧入全國6000多家國有醫院承包部分科室的經營活動,“莆田系醫生”的大名全國路人皆知。

在這次疫情中,莆田系如此龐大的醫療集團,卻沒有收治過一個病人,沒有為疫情提供任何幫助,甚至在這場疫情中集體失聲。


武漢疫情,深圳竟然無法派出一兵一卒馳援,令人心寒!


業界把這種行為稱為“專業不對口”。也對!莆田系醫療集團一開始的定位就非常清楚,是治療各種不孕不育,各種疑難雜症,各種美容整形,他們是為了撈金,當他們是白衣天使確實也是自作多情。但莆田系佔據了相當的醫療資源卻是不爭的事實。

那麼,武漢這次為何醫療資源如此緊張,醫護人員如此緊缺呢?除了疫情嚴重,病人人數眾多的原因外,中央工作組調查後發現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

在湖北,在武漢,相當部分的醫療機構已經完全私有化了,僅存為數不多的幾家公立醫院。這也是為什麼在這次疫情中,經常出現的醫院名字總是那麼幾個。

武漢疫情,深圳竟然無法派出一兵一卒馳援,令人心寒!


同樣,疫情發生後,遼寧的瀋陽,大連以及其他的市縣為何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派出數千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馳援武漢呢?

因為遼寧的公立醫院數量是整個湖北的三倍。在全國各個省市中,遼寧派出的醫護人員速度最快,人數最多。

這也是為什麼武漢抗疫指揮部把雷神山方艙醫院整個交給遼寧馳援的醫療人員的原因。遼寧,作為共和國的脊樑,在國家遇到重大疫情時,堅決地站了出來,獨具擔當。遼寧不愧為共和國的長子。大量的公立醫院的存在是遼寧勇擔重任的底氣。

武漢疫情,深圳竟然無法派出一兵一卒馳援,令人心寒!


而深圳為何無法派出一兵一卒呢?因為深圳幾乎所有的醫院和醫療機構都已經改為民企經營,大部分已經完全私有化了。

這讓堂堂的深圳人情何以堪?平時倒還罷了,一旦遇到重大疫情,政府下令馳援災區,還得先拿出大秤把銀子分足了,不然,是沒有人會搭理你的,甚至就算你拿出足夠的銀子,也可能依然毫無效果,顯然,目前深圳就是這麼個情況。

武漢疫情,深圳竟然無法派出一兵一卒馳援,令人心寒!


不是什麼都能扣個市場改革的帽子胡來的,尤其是事關民生的醫療,教育等行業更是如此。這次疫情下,深圳發生的情況讓人不寒而慄。災區等著醫生,醫療資源救命,某些地方卻在衡量著各自的利益,風險。在患得患失中猶豫,完全失去了救死扶傷的立場。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同樣的,教育的私有化進程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民辦學校的天價學費,讓普通家庭難以為繼。教育公平正在市場化的改革方向上越來越迷失。

武漢疫情,深圳竟然無法派出一兵一卒馳援,令人心寒!


很多東西,是經不起折騰的,一旦走偏了,再想回頭難如登天。這次深圳在疫情中的表現給國人敲了個警鐘。值得所有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