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鬆後嚴”和“先嚴後鬆”,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家長在管家孩子方面都寬嚴有度,但是你知道寬嚴二者的順序如何嗎?相信很多家長都分不清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的區別,其實其中的順序尤為重要。

靜香媽媽要提醒各位父母,“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我的大學同學現在發展的非常好,無論是生活,還是事業,都是別人羨慕的樣子,但是提到孩子的學習,她就開始沉默了。

別人家的孩子可能都有自己擅長的一個科目,但是她家孩子卻沒有,成績平平,語文、數學、英語,都要補課,實在是上火。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在聊天中我發現,她對孩子的教育太過自由了,孩子小時候就崇尚“散養”,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想要什麼都給買,慣的不像樣,到後來,甚至在教育上都手足無措。

因為平時太慣著孩子,總怕他累著,作業沒寫完,就讓睡覺,不復習也不預習,就讓他看電視,想給孩子請一個好的家教,哪成想,一個家教都沒有提高孩子的成績。

其實從我大學同學教育孩子的方式中,我們就能看出,她的方法是“先松後嚴”,先讓孩子在一個寬鬆的氛圍中學習,等到他適應之後,再慢慢提高成績,結果並不盡人意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那麼她這種“先松後嚴”的教育方式和“先嚴後松”究竟相差在哪裡?

“先松後嚴”與“先嚴後松”

一般來說,父母在孩子小時候不嚴管,大多是抱著孩子還小,即便是管教也不起什麼作用,長大之後再管也不遲的心態,但實際上,小時候的孩子就像一棵樹苗,我們不去修剪,任由其發展,等到長成大樹之後,再想修剪就力不從心了。

“先松後嚴”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自覺性有著極高的要求,這樣的孩子往往天賦極高,就算不管教也能成才,而“先嚴後松”的教育,則更具有普適意義,是我們更為推崇的一種教育方式。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先嚴後松”的好處

  • 有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年級小,經驗不足,對很多事情的是非都比較模糊,根本沒有什麼判斷能力,這個時候,要對孩子要求嚴格一點,科學研究表明,孩子6歲之前的教育會影響他們的一生,還有利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這句話一點都沒錯,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經多次提到過:

孩子長大以後的犯罪行為,或者心理問題,都和孩子的幼年教育有很大關係。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所以各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要做到“先嚴後松”,否則等到後期再糾正,就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期。

  • 更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

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在3歲之前,就已經發育完成了80%,7歲之前則完成90%,所以孩子小時候,一定要嚴加管教,這樣更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

等到孩子長大以後,家長就可以慢慢放手了,讓其按照自己的方法發展,有助於身心健康。

總的來說就是,“先嚴後松”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孩子的成長規律。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 有利於培養良好的習慣

孩子小時候的可塑性還是非常高的,要對其嚴格要求,有利於培養良好的習慣,還可以為以後打下堅實的基礎。

要想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父母不僅僅要以身作則,還要為孩子準備行為習慣的繪本,因為3歲之前,孩子聽不懂道理,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而繪本故事是他們獲取知識的一大捷徑,其中的主人公做什麼,孩子就會相應的模仿、學習。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像這套《小松鼠行為習慣管理繪本》,全書採用全綵圖片,通過鮮明的顏色讓孩子感到身臨其境,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喜歡的小動物,孩子喜歡,學的也快。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書中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學會表達自己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疊加在一起,會讓孩子更容易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另外,還有《陌生人,快走開》、《說好了就要去做》等拓展故事,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學會誠實守信,懂的多了之後上幼兒園,家長們才能更放心。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全書一共10冊,僅需29.8,平均下來一本不到3塊錢,一包小零食的錢就能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非常划算了,如果錯過了關鍵時期,再想培養就難了!

“先松後嚴”和“先嚴後松”,父母別搞混順序,孩子長大後有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