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家长在管家孩子方面都宽严有度,但是你知道宽严二者的顺序如何吗?相信很多家长都分不清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的区别,其实其中的顺序尤为重要。

静香妈妈要提醒各位父母,“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我的大学同学现在发展的非常好,无论是生活,还是事业,都是别人羡慕的样子,但是提到孩子的学习,她就开始沉默了。

别人家的孩子可能都有自己擅长的一个科目,但是她家孩子却没有,成绩平平,语文、数学、英语,都要补课,实在是上火。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在聊天中我发现,她对孩子的教育太过自由了,孩子小时候就崇尚“散养”,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想要什么都给买,惯的不像样,到后来,甚至在教育上都手足无措。

因为平时太惯着孩子,总怕他累着,作业没写完,就让睡觉,不复习也不预习,就让他看电视,想给孩子请一个好的家教,哪成想,一个家教都没有提高孩子的成绩。

其实从我大学同学教育孩子的方式中,我们就能看出,她的方法是“先松后严”,先让孩子在一个宽松的氛围中学习,等到他适应之后,再慢慢提高成绩,结果并不尽人意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那么她这种“先松后严”的教育方式和“先严后松”究竟相差在哪里?

“先松后严”与“先严后松”

一般来说,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不严管,大多是抱着孩子还小,即便是管教也不起什么作用,长大之后再管也不迟的心态,但实际上,小时候的孩子就像一棵树苗,我们不去修剪,任由其发展,等到长成大树之后,再想修剪就力不从心了。

“先松后严”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自觉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样的孩子往往天赋极高,就算不管教也能成才,而“先严后松”的教育,则更具有普适意义,是我们更为推崇的一种教育方式。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先严后松”的好处

  •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孩子年级小,经验不足,对很多事情的是非都比较模糊,根本没有什么判断能力,这个时候,要对孩子要求严格一点,科学研究表明,孩子6岁之前的教育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还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一点都没错,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学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李玫瑾教授曾经多次提到过:

孩子长大以后的犯罪行为,或者心理问题,都和孩子的幼年教育有很大关系。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所以各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先严后松”,否则等到后期再纠正,就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

  • 更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在3岁之前,就已经发育完成了80%,7岁之前则完成90%,所以孩子小时候,一定要严加管教,这样更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家长就可以慢慢放手了,让其按照自己的方法发展,有助于身心健康。

总的来说就是,“先严后松”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习惯

孩子小时候的可塑性还是非常高的,要对其严格要求,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习惯,还可以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父母不仅仅要以身作则,还要为孩子准备行为习惯的绘本,因为3岁之前,孩子听不懂道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绘本故事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一大捷径,其中的主人公做什么,孩子就会相应的模仿、学习。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像这套《小松鼠行为习惯管理绘本》,全书采用全彩图片,通过鲜明的颜色让孩子感到身临其境,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喜欢的小动物,孩子喜欢,学的也快。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书中包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表达自己等基本的生活技能,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叠加在一起,会让孩子更容易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另外,还有《陌生人,快走开》、《说好了就要去做》等拓展故事,教会孩子学会自我保护,学会诚实守信,懂的多了之后上幼儿园,家长们才能更放心。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全书一共10册,仅需29.8,平均下来一本不到3块钱,一包小零食的钱就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非常划算了,如果错过了关键时期,再想培养就难了!

“先松后严”和“先严后松”,父母别搞混顺序,孩子长大后有出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