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由於溫室栽培鮮食棗能夠比露地鮮食棗的栽培提前一個月以上的上市時間,很多果農朋友開始利用這項技術進行鮮食棗的栽培。利用溫室栽培鮮食棗,花期和結果期是實現豐產優質的重要時期,但管理過程中,涉及到的技術要點比較多,技術要求也比較高,如果管理不到位,常常會導致坐果率低、落果、裂果嚴重,甚至導致病蟲害多發等等,最終影響產量、品質、和賣相。那麼,在這兩個階段究竟該如何管理呢?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一、溫室栽培鮮食棗的花期管理

一般來說,棗樹在滿足一定的需冷量以後,棗花在日平均溫度達到20℃的條件下才能夠開放。需冷量指的是經歷0~7.2℃低溫的累計小時數,目前,溫室大棚栽培鮮食棗大多是在自然低溫條件下滿足棗樹的需冷量。因品種、栽培區域和需冷量不同,適宜扣棚升溫促萌芽的時間和進入花期的時間也有較大差異。例如馬牙棗需冷量370~380小時,在北方栽培,一般在12月上旬扣棚膜,開始升溫促萌芽,一般在第二年2月中旬開花;早脆王需冷量在400~410小時,在北方栽培,一般在12月中旬扣棚膜升溫,一般在第二年2月底開花。

1、溫室鮮食棗棗花的生長特性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棗花結構

花期指的是第一朵棗花開放至坐住第一個果這段時期。棗花屬於兩性花,棗吊具有當年長出,當年開花,當年結果,當年脫落的特性,花序的分化和花朵開放會從棗吊基部開始,依次逐序向梢部進行。當第一花序的第一朵花已經開放時,棗吊還在生長伸長,其餘花序同時也在進行著分化發育。鮮食棗品種不同,棗吊的長度不同,棗吊上長有的花序和花蕾數量也不盡相同,一般每根棗吊上能長有10個左右的花序,40~70個花蕾。不同的鮮食棗品種,花期長短也不相同,從第一花序上的第一朵花開放至整棵樹全部開放,一般需要40~60天。

棗樹花期正是棗吊生長、花序分化發育、棗花開放以及發育枝等同時生長的時期,對於養分的消耗需求不僅量大,而且時間段相對集中,一旦管理不當,常常就會由於養分供應不足,導致棗花分化發育不良,畸形花大量產生。實際栽培過程中,有很多溫室鮮食棗開花後坐果率只能達到0.5%甚至只能達到0.1%,這樣嚴重的落花現象無疑會影響產量。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棗股和棗吊

2、溫室鮮食棗的花期管理

(1)、溫度管理

棗是喜溫樹種,一般來說,棗花在日平均溫度達到20℃的條件下才能夠開放。溫室栽培鮮食棗,花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2~30℃,夜間溫度要控制在15~20℃。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不良後果。一方面,會影響花序和花器官的正常分化發育,導致畸形花數量的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會導致花粉活性降低,柱頭活性降低,進而導致授粉授精失敗,不僅白白消耗大量養分,還會導致坐果率低下。所以,一定要科學控制溫室的溫度,從而滿足棗花授粉授精以及花序分化發育的需要。

白天,要適時打開關閉放風口,科學控制放風時間;夜間,可以利用覆蓋棉被或草苫的方法進行保溫。至於具體方法,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天氣狀況來進行。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鮮食棗花期

(2)、溼度管理

相對於露地栽培而言,溫室栽培鮮食棗,空氣相對溼度能夠進行人為調控,從而為棗花的正常授粉授精創造有利條件,進而大大提高坐果率。棗花正常授粉授精,所需空氣相對溼度為70%~85%。如果空氣相對溼度過低,就會造成花粉粒不萌發,花粉活性下降,柱頭乾燥,導致授粉受精不良;如果空氣相對溼度過高,不僅會導致花粉存活時間變短,影響授粉授精,還會導致病害的多發。

在花期,要對溫室的溼度,要做到勤觀察、勤記錄。當空氣溼度高於85%時,要進行科學的通風,從而降低溫室內的空氣相對溼度;當溫室內的空氣溼度較長時間低於60%時,可以通過噴水的方法來提高溫室內的空氣相對溼度。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鮮食棗花期

(3)、水肥管理

溫室栽培鮮食棗,要注意秋施基肥,這樣才能有利於樹勢的恢復,為來年的棗樹生長髮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扣棚後、萌芽前,結合灌水進行一次追肥,然後鋪設地膜,用地膜覆蓋土壤,利於快速提高地溫,能夠減少水分蒸發。在棗樹花期,為滿足對水分的需求,還要進行科學澆水,澆水的時機如何把握呢?其實挺簡單,就是觀察早熟的葉片狀況,如果葉片沒有光澤,就要進行澆水,一般整個花期澆水一次就可以了。

在花期,噴施葉面肥是為棗樹快速補充養分、促進坐果的有效措施。可以噴施0.3%尿素和0.3%硼砂混合溶液,當溫室內有三分之一的棗花開放時,就可以噴施了。一般,每隔5~7天噴施一次,連噴3次。噴施的部位重點為葉片的背面和棗花。至於噴施時間,一般在晴天上午10點以前或者下午3、4點鐘以後進行就可以。

通過葉面噴施,一方面溶液中的尿素容易為樹體快速補充養分,從而滿足花序分化發育以及棗花開放對營養的需要;另一方面,溶液中的硼能夠提高花粉和柱頭的活性,從而提高授精質量,促進坐果;再有,溶液中的水分可以提高溫室內的空氣相對溼度,使棗花柱頭變得溼潤,從而利於吸附花粉,提高坐果率。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鮮食棗花期

(4)、授粉管理

棗花開放後,授粉期可以維持1~3天。有對比試驗表明,棗花開放當天進行授粉坐果率在50%左右,棗花開放後第二天授粉,坐果幾率僅為2%左右,所以,溫室栽培鮮食棗適時授粉是非常重要的。棗花屬於蟲媒花,授粉和授精要在昆蟲幫助下完成,為了提高坐果率,放蜂授粉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相對於露地栽培而言,溫室環境相對封閉,對蜜蜂的管控也比較容易。棗花剛剛開放時,是棗花流蜜量最多的時期,也是對蜜蜂誘惑最大的時期。這時,就要把蜂箱搬進溫室內,蜜蜂在採蜜的同時,稍帶就完成了對棗花的授粉。至於蜂的種類,可選用意大利蜂、中華蜂就可以。放蜂數量要綜合考慮溫室面積樹體大小、開花量多少等因素,建議在專業人員指導下科學進行。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鮮食棗花期

(5)、修剪

相對於露地栽培而言,溫室栽培鮮食棗,受空間因素影響,要對樹體高度進行控制,受溫室棚架北高南低因素影響,往往位於溫室南部的要比北部的樹體低,一般來說,要將樹體高度控制在2~2.5米左右。至於屬性,可選用露地栽培常見的紡錘形樹形,主幹上螺旋平衡分佈10~12個水平方向延伸的主枝。

樹形的培養和塑造要通過修剪來完成,至於修剪的內容,主要是摘心、開角、環割這幾項。

①、花期摘心

就是摘除棗頭頂端的嫩尖,摘心一般在棗花剛剛開放時進行。至於摘心的強度,要綜合考慮樹齡、樹體長勢、樹形培養、生長位置以及棗頭長短等因素。大體可以掌握這樣的原則:長勢弱的強摘心,長勢強的輕摘心,生長空間大的輕摘心,生長空間小的強摘心。一般只保留50~60釐米,其餘部分都要掐掉。遇到拿不準的建議諮詢專業技術人員。通過摘心,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棗樹的營養生長,以免對養分的過度分流,從而提高坐果率;另一方面,還可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利於樹形的培養和塑造。

②、花期開角

開角是調整棗頭生長方向的一種手法,對於那些生長角度過小的棗頭要進行開角。開角前要先進行軟化,然後調整角頭的角度,與主幹夾角保持在70~80度,用開角器將棗頭固定好就可以了。至於開角器,市場上就可以買到。對棗頭開角可以調整生長方向,不僅利於通風透光,還利於樹形的培養和塑造。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鮮食棗開角

③、花期環割

就是用環割器切斷棗樹主幹上的皮層一圈,至於環割深度以達到木質部為好。在溫室鮮食棗花期進行環割,一方面可以阻斷養分從樹冠向根部的輸送,抑制棗樹的營養生長,使棗頭生長變緩,從而為樹冠上花、葉的生長提供更多的養分。利於棗花的開放,授粉授精,從而提高坐果率。環割一般在30%~50%棗花開放時進行。初次環割,選擇距離樹幹基部30釐米左右的位置就可以,曾經環割過的,在上次環割部位以上5~10釐米的位置環割就可以。

溫室栽培鮮食棗,花期管理不能掉以輕心,只有進行科學管理,才能夠保證棗花的正常授粉授精,從而保證坐果率,為鮮食棗的豐產打下堅實基礎。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鮮食棗結果期

二、溫室栽培鮮食棗結果期管理

伴隨著棗花的脫落,一個個幼小的棗果長出來了,這也標誌著棗樹進入了結果期。

1、膨大期的管理

棗果剛剛進入膨大期,仍有大量的棗花還在開放伴隨著陸續大量坐果,棗吊的生長逐漸停止,這時,大量的養分開始向棗果部位集中供應。這個階段的管理目標 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儘可能多的保住已經坐住的幼果並促使其快速膨大,雖然棗樹有生理落果的習性,但只要進行科學的管理,會大大提高坐果的數量;另一方面還要兼顧到棗花的授粉授精,促使後續多坐果。

(1)、溫溼度管理

棗果膨大期,白天適宜的溫度為25~32℃,夜間適宜的溫度為15~20℃。科學合理的調控溫室內的溫度,既能保證幼果的正常膨大,又能保證棗花的授粉授精。溫度的調控主要通過開關放風口的方法來進行調節。當夜間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可以逐漸撤掉棉被和草苫了,並且在白天逐漸開啟底角放風口。當夜間溫室內溫度穩定在18℃以上時,就可以逐漸過渡到晝夜通風了。

另外,還要在這一階段,還要多關注天氣預報,一旦有陰雨天,要及時關閉頂風口,從而防止棗鏽病等病菌隨雨水傳播,降低棗鏽病等病害的發生幾率。至於溫室內的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75%就可以了。一旦空氣相對溼度過大, 就要進行科學的通風,從而降低空氣相對溼度。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鮮食棗膨大期

(2)、膨大期水肥管理

棗果膨大期正值開花坐果、幼果膨大齊頭並進時期,也是養分需求量快速增加的時期,科學充足的養分供應,能夠滿足棗花的開放和坐果,從而提高坐果率。對於已經坐住的棗果,科學充足的水肥供應,不僅能夠促進棗果快速膨大,還能夠為實現棗果優質打下堅實基礎。

這個階段內,一旦缺水、缺肥, 常常會導致大量落果,並且還會導致棗果膨大速度變慢,個頭瘦小,及時過後有足量的水肥供應,也就無法挽救。另外,糖分和維生素C含量、磷肥和鉀肥是否供應充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棗果中糖分和維生素等物質的形成和積累。所以,在這個階段必須保證充足的水肥供應。一般澆水2~3次就可以,在澆水的同時要隨水進行追肥,至於每次的追肥量,建議在測土配方基礎上,綜合目標產量、樹體長勢以及口感等多種因素在專業技術人員指導下科學施用。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鮮食棗膨大期

在進行根部追肥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噴施葉面肥的方法為樹體快速補充養分。一方面,不僅為棗花開放提供充足的養分,還可以促進坐果。一般從幼果剛剛坐住時就開始噴施0.3%的硼砂溶液每隔7~10天噴施一次,連噴2次。當一大半棗果已經坐住時,為了減少落果,提高坐果率,可以全株噴施20毫克/升的萘乙酸粉劑與0.3%磷酸二氫鉀混合溶液,一般噴施1~2次就可以。

(3)、膨大期摘心、開角

這個階段還會長出一定數量的棗頭,依然要進行摘心。至於棗頭的保留長度,要考慮樹齡、樹體長勢、樹形培養生長位置以及棗頭長度等因素的基礎上綜合判斷,對於那些生長角度過小的棗頭,要先軟化在開角,使其與主幹夾角保持在70~80度就可以了。

(4)、膨大期的其它管理

在膨大期,依然要用蜜蜂進行授粉授精,基本上全部坐果後就可以撤掉蜂箱;另外溫室中鋪設的地膜在這個時期就可以撤掉了。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鮮食棗膨大期

2、白熟期的管理

從外觀上看,當棗個頭不在膨大,果皮的顏色逐漸由綠變白,這就意味著棗果進入白熟期。這個階段管理的好,可以促使棗果儘早轉色變白,促使棗果中碳水化合物等物質的積累,也可以為實現棗果的脆甜打下堅實基礎。

(1)、溫溼度管理

棗果白熟期溫室白天適宜的溫度為30~35℃,適宜的夜間溫度為18~20℃。溫室栽培鮮食棗,雖然不同區域選擇的品種有差異,但大體而言,在這個生長階段外界的溫度已經比較高,白天要逐漸加大通風口和延長通風的時間,以避免溫室內的溫度過高,到了晚上也要適當加大通風,儘量保持晝夜的溫差,利於棗果內養分物質的積累。

另外,往往此時陰雨天已經比較多,在陰天情況下,要及時關閉頂風口,防止雨水進入溫室內,這樣可以減少棗鏽病等病害的發生。在這個階段,通過科學的通風,將溫室內的空氣相對溼度控制在30%~40%左右就可以了。

(2)、白熟期水肥管理

棗果白熟期保證充足的水肥也很重要,在這個階段,如果缺水缺肥會影響養分物質的積累,最終影響棗果的品質。一般來說,棗果白熟期需要進行2次澆水,每隔7~10天澆水1次,澆水的同時,要適當的追施磷肥和鉀肥。每次追肥量建議在測土配方的基礎上進行科學施肥。

在棗果白熟期,通過葉面噴施的方法補鈣也是很有必要的。鈣具有延緩果皮衰老、增加果皮韌性的作用,通過葉面噴施補鈣,可以起到減少裂果發生幾率,提高棗果成熟採收後耐儲運性能的作用。一般來說,噴施1000~1500倍液的螯合鈣溶液,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噴2次。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鮮食棗著色期

3、著色期管理

棗果著色期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促進棗果內碳水化合物的轉化,促進棗果中糖分和維生素C等物質的積累,另外,還要預防裂果現象的發生,從而保證棗果的品質和賣相。

棗果著色期適宜的白天溫度為32~35℃,夜間適宜的溫度為20~23℃。溫室栽培鮮食棗,這時往往外界溫度已經非常高,在晴朗的天氣條件下,要儘量加大頂風和底角風口,從而避免午間溫室內溫度過高,導致日灼現象發生。如果遇到下雨天氣,及時關閉通風口,以免雨水進入溫室,導致土壤含水量的變化。相對於露地栽培而言,能夠大大降低裂果的發生幾率,從而提高棗果的品質和賣相。

做好這兩個時期的管理,提高溫室鮮食棗栽培的產量、品質和賣相

接近成熟的鮮食棗

我國適宜溫室栽培的棗品種比較多,不同品種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花果期的管理內容也比較多,很多管理措施專業性、技術性比較強。不過只要做到科學管理,遇到拿不準的問題,以及在病蟲害的防治上,多多請教專業技術人員,就能為豐產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大大提高鮮食棗的栽培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