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勁”的境界

“懂勁”的境界

1、鬆柔連貫的拳式。力由脊發,由腰脊運動帶動軀幹四肢運動,各個關節肌腱、五臟六腑甚至每個細胞全松活開,這個“松”字很關鍵。“逢松必變”,“逢變必松”,動作輕靈,毫不著力。“輕靈”這點至關重要,多數太極愛好者都因忽略“輕靈”而悟不得太極真諦。

2、“腰腿求之”,松腰落胯,腰腿是支架,所謂“立柱頂千斤”、“擎起彼身借彼力”,腰腿進退轉側得宜,便與敵之攻走之勢,合成為太極陰陽妙圖,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故胡師的拳架與推手,均不可擅改,那是悟入真太極的必由之路。

3、“胸背猶如一紙扇,開合折疊任君變”(胡師語),腰脊帶動兩臂胸背化發,處處能化能發,所謂“無形無象,全體透空”。腰腿與胸背相合,則形成“上下相隨人難侵。”

4、“引到身前力始蓄”,距離感至關重要,距離遠,化之人也不驚,打之我也無力,必須對方手觸我身(軀幹)而後化之發之,見李經梧、胡老師均是“以身試法”讓徒弟推其身上(軀幹部位)而後化發之。兵法所謂:“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善進身者對方打不出、摔不倒,陰陽魚遊走不已,近身好處大矣哉。

5、改造先天頂抗為順勢而動,會避雙重,身如被單,床單、隨打隨移,一點打不到實處,而又能作周身一家,處處得機得勢,所謂“敷”、“蓋”、“對”也;又如老叟戲頑童,不單玩自己的,還要和對手合在一起玩,不即不離,猶如事先編排好的對練路子,可以周旋無已而又處處我順人背,不想周旋則能隨時發之。所謂“吞也”、“吐也”。

“懂勁”的境界

6、“一臂三力”“退必吸提,進必粘逼”(胡師語)。搭手後諸式諸勁中均含有三種力:牽引力、順勢力、推動力,這在肢體的螺旋走轉中實現(“纏線勁?”),這是近身制敵的保證,也是處處我順人背的保證,使之進不得,退也無法逃脫,這也是“敷蓋對喬”之意也。

一、勁與力的區別勁與力,在未學拳術之前,常無法區別其不同,但已學拳術後,就不可不分析清楚了。曾見學習武術數年之久的人,對於勁與力仍莫明所以,殊屬憾事。總有您需要的!​

應當知道,力由於骨陷於肩背而不能發,勁由於筋能發,並達於四肢。力為有形,勁則無形,力方而勁圓,力澀而勁暢,力遲而勁速,力散而勁聚,力浮而勁沉,力鈍而勁銳,這是力與勁的不同。

少林拳中的力,有直力、橫力、虛力、實力之分。直力顯而橫力隱,虛力剛而實力柔。未學者力直而虛,是真力,已學者力橫而實,這是勁。勁之中,又分創勁、功勁、崩勁、粘勁等。初學者多創勁、功勁、崩勁。創勁太直,難以起落;功勁(藝勁)太死,難以變化;崩勁太促,難以斬接,都是強勁露形而不靈。藝高者多為粘巧勁,又靈又捷,不見其形,手到勁發,未中之先無勁,既中之後無勁,唯中肯之頃,疾如閃電,一發便收,斂氣凝神,毫不費力。陽勁以剛勝,陰勁以柔勝,如大風過處,百草俱偃,這是少林拳中的上乘功夫。太極拳亦然,全尚巧勁而不尚拙力。

一般而言,其人呆力愈大愈厚,則巧勁愈小愈促,所以,勁的門類繁多。例如,沾粘勁、聽勁、懂勁、走勁、化勁、借勁、發勁、引勁、提勁、沉勁、拿勁、閉勁、開勁、合勁、撥勁、掤勁、捋勁、擠勁、按勁、採勁、挒勁、肘勁、靠勁、搓勁、撅勁、卷勁、鑽勁、截勁、冷勁、斷勁、寸勁、分勁、抖跳勁、抖擻勁、摺疊勁、擦皮虛臨勁等,其中尤以沾粘勁、聽勁、懂勁、化勁等數勁為太極拳中所擅長的特點。如果能將這幾種勁瞭解清楚,用之於身,就可以明瞭太極拳的奧妙。

“懂勁”的境界

雖然說太極拳至大成時,僅尚意而不尚勁,但初學者升階由級,入室由門,必須從勁著手。因為不知用勁,即不明運氣之功,也就不知太極拳的真意。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可見用勁實為學習太極拳的初步綱要。

二、沾粘勁沾粘勁即不丟之勁,主前進,是太極拳中最需要的基本內勁,由推手而來。

初練沾粘勁時,兩手不知所覺,猶如木棍,一段時間後,才由手到臂、到胸、到背,以至全身皮膚,逐漸生有感覺。有感覺才可沾粘,才可將敵吸住,為我所制。這種沾粘,須由高明教師引領,就如蓄電池的過電,教師繫有電的發電機,學習者為無電的蓄電池,引領猶如過電,功成則如發電機已將電輸入蓄電池中,之後蓄電池亦能單獨發電。欲稱這一過程為喂勁。就如慈母餵食小孩,日久以後,小孩亦知自食的方法。

所以,練習這種勁到相當程度後,皮膚上有似雲似霧的氣,如漆似膠,一遇敵手即不丟離。非但兩手如此,周身亦如此。其藝愈高者,氣愈厚,面積也愈大。但此氣看不見,僅能自我感受,或使具有同樣功夫者互相感覺。因此,藝高者與人推手時,一搭手即知對手程度,其道理即在彼此沾粘圓圈面積大小。此勁是練習太極拳推手中最重要的內容,必須練習。否則,就不能研究其他諸勁,初學者不可不注意。

三、聽勁聽勁中的"聽",是指周身皮膚感覺的聽。所以,在未練習聽勁之前,必須練習沾粘勁,如果不明沾粘勁,就不能聽。

“懂勁”的境界

有的人認為推手的綱領全在懂勁,而不知道不聽就不能懂(懂其勁作變化)。猶如言語,如不用耳靜聽,就不會解人意,所以欲懂非聽不可。太極拳的聽勁亦然,非先將己身呆力俗氣拋棄,放鬆腰腿,靜心思索,而斂氣凝神以聽不可。因為不聽,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不走,就不能化;不化就不能發。由此可知,太極拳中的聽勁,甚為重要,望學習者注意。

四、懂勁能聽,然後能懂,這雖然是一定之理,但是如果聽不準確,也不能全懂。所以懂勁一門也很困難,非由名師口授與自己切實研究不可,而且經相當時期後,才能全明其理。

在太極拳推手中,未懂勁之前,雖然易犯頂、偏、丟、抗等病,但是懂勁之後,往往也有斷、結、俯、仰各病,這是因為後者正處在似懂非懂之間。斷結無一定的標準,都因視聽不能準確,尚未達到真正懂勁的境界。如能閃、還、撩、了、轉、換、進、退行動自然,隨心所欲,才可謂真正懂勁。真正懂勁之後,即能得屈、伸、動、靜之妙,開、合、升、降之效。見入則開,遇出則合,看來則讓,就去即升,果然能達到此地步,可入神明之域。即太極拳論中所云:"懂勁後愈練愈精。"在未懂勁前,如果先求尺、寸、分、毫,這是小功,不過是末技而已。所謂能尺寸於人,實非懂勁。必須懂勁後,神而明之,自能量尺、量寸、量分、量毫,能量,然後能節、拿、抓、閉。到此境界又分自己懂勁,於人懂勁兩種。自己懂勁,接及神明,能反探戰己身中之陰,時時皆然,欲謂陽得其陰。水火既濟,乾坤交汞,性命葆真,這是修道的要訣。若於人懂勁,視聽之際,隨遇變化,不著思慮形相而無往不宜,自得太極之妙,此即技擊中之要綱。上述兩種是太極拳大成的標緻。所以,習練太極拳者,非懂勁不可,如莫明此道,則難與之論說太極拳。

五、走勁走勁即不頂之勁,主後退,由懂勁而來,不懂如何能走?譬如人來勢,或高或低,或橫或直,或左或右,或長或短,原本沒有一定標準,如果不懂其勢,如何能走?走者,走避人的重力,而不與之相抵。因此,推手時,手部一覺人有重意,即變為虛。如遇偏重則偏松,遇雙重則偏沉之,瀉去其力,隨彼方而去,不稍抵抗,使人處處落空,毫不得力。正所謂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然而,初學者不遇大勁不走,是尚有抵抗之意,並不是懂勁後真走。走勁的樞紐全在腰腿,腰腿無功,亦屬徒然。學練者對此不可不知。

六、化勁化勁由粘勁與走勁而成,不丟不頂,隨感隨化,前進後退,左顧右盼,相濟不離。化之要點,全在我順人背。若能達此境界,則彼雖有千斤之力,亦無所用。所以,化勁在太極拳中極為重要。

化勁中應略含掤勁,無掤勁則不能化。化勁並非以手或肩化之,而全用腰腿。若用手或肩,是謂硬撥,不是太極拳的化勁。如果能順人之勢,或高或低,或橫或直,快慢相合(化之太快,不能引其入榫,過慢仍未化去),即能沾而化之。至於直來曲化,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是順彼勁路變化方向,隨機應用。但往返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使人不知己之勁路,直到對方勢背為止,是謂真化。

化後可拿可發,要點是不化盡。化盡則己的沾粘勁易斷,而去勢隨之遠矣。也不能化之過後,過後則勢背,不能前進。至於化敵的發勁,要待敵勁將出而未全出,將至而未全至之際,隨勢而化,不要太早,或過遲。太早未到,無有所化,過遲已著,化之無益。至於化圈的大小,藝愈高者圈愈小,反之愈大。
有人認為太極拳全尚軟化,並不正確。該拳實乃有化有發,化之得勢,則發亦自可,化不得勢,何能言發,全由習者領悟運用。藝高者後化即前進,其上身似往後化退,但下步同時已前進。這是以退作進之法,奧妙無窮。反之,初學者多以退步為後化,實不知這是逃避,並非真化。上乘者外操柔軟,內含堅剛,此堅剛非有意識的堅剛,實乃練功日久後自然增長的內勁。所困難的是內含堅剛而不施於外,即迎敵化人時,亦以柔軟應付堅剛,使人堅剛盡化無存。這步功夫非常玄妙,要不是沾、粘、連、隨已由懂勁而達神明之域,就不能輕靈玄妙,收四兩撥千斤之效。

“懂勁”的境界

七、引勁引勁即人不動,而引其動,或人既動,而引其入於己之路線。人僅知化勁、拿勁、發勁,而不知有此引勁,實際上引勁處於化拿之間,而較化勁更難。因為對方來勢不能隨己心欲,所以必須引之。譬如兩物行走,方向不一,則無法相合,必須引之,然後才能相合。

至於引的方法,須化到對方的勁將盡未盡時,才能引之入彀。換言之,引勁是欲引出對方背勢中的焦點。如遇對方是藝淺者,固易為之,若是稍有功夫者,還須用假引之法。如引高打低,引直打橫,或故出一虛拳以引之,使彼丹田氣上升,重心不穩,在驚惶之際出其不備,即可拿而發之,所以,在發之前,須有拿;在拿之前,須有引;在引之前,須有化,這是一定之理。

上述引勁之法,不專門練習幾年難以掌握。因為引勁不僅手引,同時也須應用身法、步法、腰法等。引之愈長,發之愈有勢,正如太極拳論中所謂:"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但其要點終不離沾、粘二字。

八、拿勁拿勁較引化兩勁更為難學,並且在太極拳中頗為重要。因為不能拿,就不能發,能拿才可發,發之不中都因拿之不準,拿是發的先鋒。通常拿至敵發呆頓而己之意到時,即發其焦點,未有不中的。只是拿時須動作輕靈,重則易為人知覺,而變化脫去。其難點亦在這將拿未拿到之際。若拿到後,敵即不能脫去,所以,拿之妙,妙在人不知不覺之間。

此外,拿人一定要拿其關節,如腕、肘、肩等處,否則易被人化脫。雙手拿人,猶如以秤衡物,重則秤錘移於外,輕則移於內,不要使高低輕重相等,勿失其衡。拿時除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斂氣凝神外,己之重心尤須注意,一定要尾閭中正,頂懸步穩,重心穩定。所謂"拿人不過膝,過膝即不拿",正是此意。如果離人遠,必須自己進步,調整距離,否則有重心不穩之虞。拿人非手拿,手拿鈍而易化,拿之樞紐全在腰腿。拿人非力拿,力拿呆而易脫,拿之主使全在意氣。同時拿的步法、身法、方向亦很重要,非口授不可。

功深者拿人,一搭手無論何處,一索即得,且能使被拿者身不自主,隨其所欲,俗曰入榫。但藝高者往往拿而不發,其理在於拿到後,人既知勢敗必損,已認屈服,可毋庸再施發勁,令人更覺難堪,這亦是君子之道。拿又分有形、無形兩種:有形拿,拿的圓圈愈小,功夫愈深,圓圈愈大,功夫愈淺;無形拿,在二人皮膚相粘各施引拿時,藝淺者的圓圈常被藝深者遮蔽。這種奧妙功夫雖由名師教授,然而非本身持之以恆,不會有成。

九、發勁欲擊人,非發勁不可,不知發勁,焉能擊人?更談不上技擊。對於以太極拳養身者,可不談發勁,而對於欲防身者,就非知發勁不可。因為就太極拳而言,如僅知化而不知發,這是隻知守而不知攻。須知化中有時不能手手化淨,豈能安然無事?一有失敗,即牽連全部。進而言之,即使不求勝於人,至少也應不敗於人,所以必須一化一發(即一守一攻),這樣可使敵不能致全力於發,而同時也須顧及於化。前輩發人有"出手見紅"之語,意為一出手就使敵人跌倒,不令人攻而守,或己守而攻,免得多費時間與精神,實為至理名言。否則既須注意於守,又須注意於攻,反使己之精神分散,為人所乘。

太極拳中的發勁,分為截勁、長勁、沉勁、鑽勁、寸勁、分勁、冷勁、抖跳勁等,其中截勁較長勁為猛,鑽勁較沉勁為厲,分勁較寸勁為狠。其發人能將人雙足離地,以一次騰出為佳,如人雙足不能離地,僅是帶跳帶退,這是次等功夫。後者的原因是氣與勁不足,不能摧敵根騰起。至於冷勁,因引發人於不知不覺中,所以其勢甚猛,用起來固然不容易,而且為藝高者所不取,大概是有損於君子之道。

“懂勁”的境界

何謂斷勁?斷勁是指在引人得勢後,中間內勁稍斷,隨即以全身蓄勁直髮於人身,此勁猛烈異常,用於不知太極拳勁,或知而不精者,最為靈驗。此勁練成也不容易,而且也為藝高者所不取。因為發勁時,全都闇昧不明,殊非大丈夫所為。相傳昔日班侯發人,能使人雙足離地,一躍騰出三丈六尺。在今人看來,楊的功夫可謂高超,但其父楊露禪反不以為是,其理在於他的發勁,實含有斷冷性,而非光明磊落,用心意巧發。

抖跳勁是當己勁與敵勁粘住時,即用腰腿勁抖拍,敵身則雙腳騰起,亦應之而拍於地,如拍球一般。更奇者,先拍若干下,再以長勁發之,敵被髮出後亦能騰跳若干下,此勁非常奧妙。

發勁中除借勁、鑽勁外,其它諸勁在未發前,都須有化引拿。拿之得勢,方能言發,不然發也無效。這一點對於初學者較為困難,但一勁通後,其它勁也可通,沒有精一勁而不能使用其它勁的。

學習者初習發勁時,應當先知勁路:人的全身何處為根,何處為枝,何處為葉;人的上身何處為根,何處為枝,何處為葉;人的下身何處為根,何處為枝,何處為葉。就人的全身而言,足為根,身為枝,頭為葉;人的上身,肩為根,肘為枝,手為葉;人的下身,腿為根,膝為枝,足為葉。所以,拿人發人,須先制其根,是謂登堂入室,亦即摧敵摧根。能明白這一道理,方可發人,否則猶如緣木求魚,終不可得。

以勁發人時,必須把握三個要點:一機勢;二方向;三時間。機勢即己勢順而敵勢背,敵之重心偏於一方,顯露其焦點。換言之,敵的重心已歪,身上有一部份發呆(即拗住其一點),同時其氣上升,方向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正或隅,必須隨敵之背向而發。時間須恰當其時,發敵應在其舊勁已完,新勁未生之時(發呆時),或後退時,不可或早或遲,早則敵勢未完,易生頂抗之弊,遲則敵已發覺,而生變化。此三者,不可缺一。如知機勢而不知方向,易犯落空或與敵相頂之弊,但知機勢與方向而不知時間,也易犯頂抗或發之不足等弊。三者俱全,掌握得當,則發人甚易,猶如彈丸脫手,無往不利。反之,發勢雖然猛烈,也不會有太大效力。

初學太極莫找勁

一些初學太極者,拳架剛一打熟就找人推手,一推手就想將人發出,於是必然想找到發人的招式和勁法。有些教太極拳的師傅本身就對太極拳的整體修煉特點缺乏瞭解,認為太極拳也像其它拳種一樣,靠一招一式打人,於是在“說手”過程中像拆長拳對子一樣,師徒之間用固定的技法化發。其結果不僅破壞了太極拳八面支撐的彈簧勁,同時也使太極拳的技擊走進了一個誤區。

  • 勁.推手.技擊

老拳譜中有八門勁法,而故老傳承的太極拳裡,有為使學者熟習八門勁法的應用而發明了推手之法。近些年來又專門出現了太極推手競技。太極拳架本已包含了十三式和八門勁法,甚至更多的技法和功力。最初的太極拳行功走架的目的不是為推手,而是為了修煉周身的松整勁和一觸即發的彈簧力,使之在技擊中不僅有一擊必殺的攻擊力,同時也擁有“一羽不能加”的防守力。但非常遺憾的是目前不少人練習太極拳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能推手,於是把太極拳的行功走架完全練成了推人的勁兒。

有一個現象應該引起注意:無論是在各地公園內私下的友誼試手,還是每年舉行的各種層次、不同級別的太極推手比賽中,有哪位冠軍或其他優勝者用的是純正的太極十三式,甚至一些獲勝者原本就不是練習太極拳的,只是些身強力壯的摔跤或舉重運動員。真沒看見過哪位練了幾十年太極拳、身上沒有一點僵勁的大家,在比賽場上的推手較量過程中,能夠輕鬆取勝那些渾身僵勁的摔跤或舉重運動員。說透了,推手比賽本身是力量和技巧的較量,一些所謂的高手不過是在力量等同的情況下多掌握了一些技巧而已。太極拳與推手的關係是主輔與本末的關係,推手是練習聽勁和試勁的輔助手段,既不能替代太極拳的修煉,也不是修煉的目的。

一些推了幾十年的老練家,經常用“高買手”的方式來炫耀自己的功力,以招來更多的****。他讓對方用固定的或不固定的招式和手法來推自己,因為推的速度慢,他有足夠的時間差來調整自己的重心,變換虛實把你發出去。如果你和他搭上手,你就更吃虧了,他的那一套技巧你必須適應一段時間,於是他告訴你這就是太極內功。可是你如果練過拳擊或是其它外家拳,以每秒兩下以上的速度向他進攻,你看他還有沒有內功。因為那些以推手自炫的人士大多都沒練過鬆整勁和彈簧勁,不知道太極拳的八門勁法是整體勁修煉有成後自然產生的,反而在行功走架中找,找來找去身法八要找丟了,把太極拳的輕靈松整找沒了,把拳架打得奇形怪狀、笨拙僵硬,所以請太極拳初學者警而慎之。

  • 勁不是太極拳技擊構架中的惟一要素

受“一站就靈”的意拳影響,似乎任何拳法只要練出內勁就天下無敵了,於是中華武學變成了中華“勁學”。其實內勁只是拳學的基礎,有了內勁之後,還應練習使用內勁的技巧及攻防招式、身體的感應能力和臨敵的判斷力。我曾就“太極十年不出門”的問題請教過我的吳式太極拳受業恩師、楊禹庭的入室****王輝璞先生,王先生告誡我:過去傳統正規的太極拳練法,是先用3年的時間把身法打通、架子打順,後用3年練出內氣並斂之入骨,使身體具備能用於技擊的松整勁和抗擊打的彈簧勁,再用3年練習各種輔助功法及太極拳的各種器械,再練定活二種推手、大捋和爛採花(散手),最後一年還要與各門派的高手比試過招以驗證所學。因此王先生說,現在練太極拳能達到的目的,也只能是得個好身體,誰敢說自己的拳能打人?不信你和那些練散手和拳擊的人比一比,因為你沒耗過那麼大的功夫,沒走那麼多的過程,有內勁就能打人了?


太極拳應用於技擊,目前在國內外擂臺賽上都沒有先例。除了客觀條件的原因外,就太極拳本身的修煉來看,它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和嚴格的程序;即使這些都具備了,修煉者還要有超常的悟性和諸多先天因素。如果僅僅練出了太極拳的松整勁就能技擊,那麼太極拳也就不需要再追求意、氣、神的境界和手、眼、身法、步的協調統一了,更何況你要找的勁僅是推人的勁兒呢?

“懂勁”的境界

初學太極找什麼?

既然不讓初學太極者找勁,那麼總該讓初學者學有目標吧。我建議初學者最好在家置一面穿衣鏡,每天在鏡子前練幾分鐘太極樁步和懶扎衣一類的有代表性拳架,來檢驗自己的身法是否符合拳譜要求。跟明師學拳之初別貪多,請明師多給自己“看功”,隨時糾正身法上的偏差。我的老師王輝璞早年學拳時,先投的是京城武學大家高紫雲先生的門下。高先生見輝璞師沒有基礎,就轉而把他介紹給北派吳式太極的掌門人楊禹庭先生。楊師爺也怕輝璞先生練不出功夫有損自己的名聲,就不讓行師徒禮,只教王先生一個懶扎衣,約定好:回家練一年,如果能成再拜師。輝璞先生回家後天天對著鏡子練。

一年以後他****拜師,才正式成了楊禹庭先生的入室****。身法入門後,再求遂順,“遂”也含有“隨”的意思,首先要上下相隨。目前初學太極拳者因樁功淺、腿力差,在行功走架時多下快上慢,一整套太極拳可能會越打越快,上半身打得還有點太極拳的味道,而下半身恨不能一下子就悠過去。還有左右不能相隨的現象,也屬於不會轉腰疊胯造成的。還是那句話,有毛病“腰腿求之”。拳架遂順之後,再練習身體各個部位的放鬆,尤其是在行功走架過程中的放鬆。

松是太極拳的根本,如果你松不下來,就沒有辦法求得整勁,更練不出周身的彈簧勁。在行功走架中身體沒有放鬆會出現以下幾種現象:撅臀——胯沒有放鬆,腰不能落下來;探頭——肩沒有鬆下來,由於端肩或寒肩造成的;斷步——重心移動時,腿腳沒有放鬆,用腳力硬蹬而身不能相隨造成的。初學太極拳者絕不能求勁,應該求松,先松心、後松身,如果你真的松子下來,太極拳的修煉才算是入門。別以為鬆下來很容易,你打坐或是站樁時進入松靜狀態也許不難,但你想在行功走架的運動中保持一種絕對的放鬆狀態,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我見過不少打了一輩子太極拳的老練家,十有八九都沒嘗過真正放鬆下來的滋味,到了晚年腰腿無力了,再求放鬆卻連身法都丟了。

不找勁,才能得到先天自然之勁,只有放鬆才能求得松整。武式太極拳的傳承中有這樣一件事值得那些找勁的練家反思:李亦畲的族曾孫李錦藩曾問藝於李亦畲的二兒子李遜之:“我看拳譜上有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法,這八法是怎麼回事?”李遜之先生說:“分得那麼清楚怎麼能用?我一舉手這全部都有了。”請各位修煉太極拳的才俊們品一品這段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