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對孩子總是苛責,孩子會得精神病嗎?

女子無才便是德0203


是不是精神病不一定,孩子一直不開心是一定得!

換位思考,成年人工作中做任何事都被上級領導批評,在家庭中,做什麼都被親人指責,誰也不會開心呀。成年人已經具備了自我消化情緒,平復心情的能力,有時候還有經受不住壓力,崩潰了。更何況小孩子!

處處苛責,那孩子就會小心翼翼,失去判斷力,失去好奇心,失去想象力,每天過得膽戰心驚自我的認同感極低,價值感毫無,不敢獲得愛。也沒有辦法去擁抱愛,這樣的孩子會不會得精神病不是絕對的,他在這種環境長大,童年不開心佔大多數是真的,不利於健康人格的養成


YH瑤啊瑤


精神病不至於吧,但可能會變得膽小怕事,唯唯諾諾,最糟心的是孩子不會信任你,不再跟你說心裡話。

我家孩子從小由她奶奶帶,我們聚少離多,都是工作造的孽,也有一部分是我本人的原因。小時候她不懂事,每次我們在一起,很快就自來熟,大家都說這就是血緣。那段時間,雖然不是天天在一起,但我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發視頻,聊聊天,問問情況,每逢節假日有空就回去和她玩,有時候專門請假帶她出去旅遊。

後來,她漸漸長大了,讀書了,發現我有點不瞭解她,很多時候稍有不滿意就會斥責她,更甚之打她,還會當她的面撕卷子,扔東西,簡直不配當媽,她會悶聲的哭,然後我們就又好了。很奇怪,事後,還是媽媽媽媽的叫,我也很寵她。



但是有次阿姨說,我和她說話就像對外人一樣的不客氣,沒耐心。她每次說話總是先用眼睛瞟我,看看我什麼嘴臉。阿姨說,她很怕我。嗯,可能我對她的態度真的不太好。

但我真的非常愛她,可能對她用了極端的方式,我們相處的模式出了問題。



現在我們在家基本不說話,我問她答,她不會主動和我說學校的事,出去買東西,她不會主動說要什麼,都是我問,然後她才猶豫的回答。

當時我有點怕,這孩子會不會被我的壞脾氣帶壞了。怎麼變得這樣死氣沉沉,不活潑。我很後悔內疚。

但是有次去她學校,發現她在學校的表現和家裡的判若兩人,她活潑,熱情,開朗,自信,尊敬師長,友愛同學。天啊,這和家裡簡直是人格分裂。在家裡,我帶給她太多壓力,哪怕給她吃東西。她都不敢說不要吃,不好吃。



很幸運,我錯誤的家教沒有毀了我最愛的孩子,也感謝學校裡的同學老師,給她帶去了那麼多的歡樂,給她一個健全的人格。


雲裡霧裡6666


為什麼要對孩子苛責呢?無非兩個原因,他沒達到你的要求,他比別的孩子差。

我是一個12歲孩子的媽媽,因為一些原因我曾把孩子寄養在老家一年多,沒人管教,不做作業,成績很差。

我回家後,多半因為愧疚 ,那時也沒工作。就多陪孩子,自己和他爸爸智商都不高,對孩子也就沒太高要求,只是多陪伴引導他,在他能接受的範圍內多學一點。孩子的成績竟然提高了。

後來我上班,自己每天工作累,也顧不上孩子,總覺得他大了應該自覺學習了,因為煩燥,稍有不順意就是責罵,指出他的缺點,更談不上陪伴。沒想到去年期末孩子成績在班上就倒數了。

成長階段,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父母的問題。

智商的遺傳,性格的遺傳 ,有的孩子喜靜,自己能靜下心來看書學習思考;有的孩子好動,喜歡熱鬧,玩,交朋友。父母要引導孩子,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養育環境。

高爾基說:“愛孩子,那是母雞也會的,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這去是一樁偉大的事業。”顯然,苛責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

長期苛責,孩子會不會出現精神疾病,這要視每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定。但是長期苛責肯定會讓孩子出現心理障礙。

經常責罵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孩子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嚴重缺乏自信心,這樣長大的孩子自主性差,依賴性強,甚至會破罐子破摔。他長大了很大程度上也會這樣去對待自己的孩子。自卑的孩子人生是不完美的。

父母要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多肯定,鼓勵,引導。慢慢去克服缺點和壞的習慣。才能有好的親子關係,能更好的到引導孩子向好的方面發展。



羅浮夢


父母對孩子總是苛責,孩子會得精神病嗎?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知道你為什麼對孩子苛刻。拿我做例子吧,本人也在面臨這個問題,我家孩子三歲八個月上的是小班了,孩子月份是九月份之前的,所以託班上了四個月,到了小班我家孩子各方面提升的很快,一直是在校老師帶著她,學習方面從不過問,因為孩子只要開心就好。可是寒假放假了,最近趕上冠狀病毒,截止現在快兩月了,不開學,老師每天都是把作業發到手機上。還讓發視頻,有個寶媽總是很積極,孩子聰明也很配合,發的視頻表現總是很好,緊接著那個寶媽也很快發到群裡,我一看他們的孩子都這麼棒,我家孩子還沒學呢,並且怎麼教就是不用心學,我教孩子學習,剛開始不煩躁,一到孩子怎麼學也學不會,還不用時我就開始發脾氣,知道不對,可是控制不去,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學不會,我就恨不得打她,因為我不會打自己孩子的,我就吵她,拿別的小朋友和她做對比,說孩子難聽的,刺激她,可是孩子不吃這套,你來硬的孩子就一哭二鬧三上吊,就是不學習。我把她關在屋裡一直躺在地上哭,還害怕她著涼,但是自己心裡過不去這關,總覺得孩子不吃點苦頭就不知道我之前對她的好。我就用辦法解決這件事情。想著只要能完成作業才不管孩子怎麼想呢?

後來,思來想去,我為什麼要對一個三歲多的孩子這麼苛刻呢?他們的孩子畢竟比我家孩子大一歲啊,總是拿他們的要求來對待我的孩子,沒想過我的孩子能否承受,就這樣強拉硬拽,不準孩子玩只能學習。因為是自己有嫉妒的心,想著你們孩子優秀,我家孩子也很棒的,不拿出來真本事只讓你們得瑟啊?我們必須在群裡扳回一局,讓老師知道不止他們優秀,我家孩子也很優秀的。就為了自己的嫉妒之心和讓老師對自己孩子刮目相看不惜對自己孩子辱罵。我真是太自私了,只為自己不考慮孩子是否能接受,就硬把自己覺得容易的強加給一個三歲多的孩子,孩子做不到就大發脾氣。

我們應該怎麼樣改變這種方式呢?孩子小不能硬來,這樣會適得其反,我家孩子現在開始厭學,這都是我造成的。為了不讓孩子失去她真實的天性,我要改變我自己。以後放開心,孩子學就讓她快樂的學而不是讓她有壓力的學習。給孩子自由也給自己自由,我們不要總是把自己認為對的東西強加給孩子。這樣孩子就會活的好好的,並且和父母也不會有隔閡,因為父母一味地苛刻,孩子會對父母產生疏遠,這樣就相當於你快失去她了,因為她不再和你交心,而是當你是陌生人。這樣就得不償失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喜歡的閱讀加點贊吧!








完美嘟嘟


父母對孩子總是苛責,孩子得精神病的概率應該比有愛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來說相對要高點!拿我自己當例子就有說服力,我智商情商平平,但是父母從小給我很多愛,足夠的安全感良好的教育環境,我很清楚自己不是天才,但是知道自己如果不努力可能比別人的差距更大!我的父母也從來不因為同齡人比我更優秀而挖苦諷刺我,他們告訴我自己盡力了就不後悔!我伯伯的女兒,有沒有比我聰明或者更愚笨一點,我並不清楚,但是她小學進初中的時候突然瘋了!外人都很驚訝,但是知道內情分一點都不意外,她父母重男輕女,孩子眾多,她的性格老實內向,總是苛責於她!我伯伯對她動輒打罵,美名其曰教育,身邊的親人誰幹預他管教這個女兒他就大發雷霆,比平時打罵更兇,久而久之沒人敢管,最後這個姐姐就精神失常了。年幼的時候我經常幻想如果這個姐姐也是我爸媽的孩子,她會不會也跟我一樣生活的很快樂,直到成年以後的今天偶爾還會有這種假想,如果我是我伯伯的女兒,有可能也會變成第二個姐姐那樣的女孩子。所以父母對孩子過分的苛責,真的是會傷害一個孩子,給心靈造成很大的陰影!童年的不幸需要用一生去治癒,幸福的童年有能力治癒一生所面臨的艱難困苦是有一定道理的!



優盤的邏輯


孩子不會得精神病也會被嚇成神經病,這樣的父母其實是自己有病,包括我自己,曾經有一次因為孩子作業的事呵斥他,我分明看到他嚇得渾身顫抖,事後每次想起來,都深深地自責。你自己回憶一下,你跟他那麼大的時候未必比他做得好,即便是他不如你,那也僅僅代表現在,孩子的未來無限可能,退一萬步說,學習不好又能怎麼滴,相比孩子健康的心智和人格那些所謂的名牌大學其實都不重要。高智商的罪犯比一個傻乎乎的偷車賊對這個社會危害大的多了。

孩子是來誇的,昧著良心來誇,不用太久,一個月你會發現一切都會出乎意料。


星河歷史觀


做為兩個孩子的奶爸,同時也做為一名嚴厲,苛刻的父親,來說說我的看法。


會不會得精神病,在這個領悟不權威說不好,但是一定會有以下幾個方面情況:

  1. 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誰都不喜歡苛責。
  2. 青春期叛逆的幾率非常大。親子關係疏遠的後果。
  3. 嚴重影響孩子正常心理發展,性格出現兩種極端,自卑和叛逆。
  4. 父母表現程度重的,孩子大幾率心理疾病。孩子需要成長,這個階段無法認識並管理情緒,長期的心裡淤積,會產生連鎖反應。
  5. 孩子情商發展停滯。同上,孩子不會管理情緒。
  6. 父母苛責有暴力傾向的,大概率導致校園暴力等不良現象出現。

我正在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產生這樣的教育方式大概率因為教育模式都是來自於傳承習慣,這個崗位沒有經過培訓和考核就上崗了。其實,這個終身的職業最值得996式或者是365X24小時的付出。


孩子聽話1


對於孩子過於嚴苛,我認為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但不至於會造成孩子精神問題,但是對於孩子的心理會有一定的影響的。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來自父母的愛。這種愛是別人給予不了,也是無可替代的。尤其在孩子小的時候,更應該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與包容。孩子小,會犯錯,犯錯是他不斷成長對於這個世界的探索過程。也是成長過程必不可少的。所以對於孩子的犯錯,我們家長要學會引導,你要告訴孩子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是非觀念。這個過程是引導,而不是苛責。不要認為對於孩子嚴苛就會讓孩子記憶深刻,從而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這種想法是不對的。由於家長的過於嚴苛,只會讓孩子感到恐懼。從而讓孩子不自信,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情緒。這樣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極其不利的。

對於孩子與父母的感情,也會受到影響。對孩子總是嚴苛的父母。普遍孩子會懼怕父母。從而跟父母沒有那麼親近。不是不想親近,而且心理恐懼,不敢親近。這樣也會影響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情感建立。

對於孩子以後的社交也是不利的。總是受到父母苛責的孩子,心裡會有種自己啥事都做不好的想法,會產生自卑,不自信等情緒。對於自己以後的工作,社交都會有影響。也會讓孩子產生強迫心理。從而影響身心健康。

所以對於孩子不要過於苛責。要學會慢慢引導。嚴厲固然可以。但是溫柔必不可少。培養孩子要講究方法。



521chenchen


會的。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不知道這位家長有沒有讀過。大概意思就是說,一個家庭中父母要起到不同的作用,雙方一定要有一個人,相對嚴厲的批評孩子,這孩子做錯的時候讓他知道這件事情是錯的,讓他明白做錯了什麼樣的事情,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另外也要有一個家長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是對的,用表揚和鼓勵的方式啊,讓孩子嚮往美好的生活,嚮往正確的做法。

二者缺一不可,如果說只有苛責而沒有鼓勵的話,那麼你可以想象,孩子會有怎樣的厭煩情緒?如果你用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壓制了孩子的厭煩情緒,這些情緒會在他的內心逐漸堆積,最後讓他對美好的生活不再向往。

當然啦,只有鼓勵也是不行的,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做錯了事情,卻沒有人批評他,那麼他就會認為做錯事情是不用付出代價的,而將來它可能會為此犯下更大的錯誤。

長期生活在恐懼環境下的孩子,他的大腦結構是會發生改變的。這種改變如果時間久了,是不可逆的,即使孩子年輕的時候不體現出來,長大了以後這些問題也會以各種形式反映出來,比如說抑鬱,焦慮,雙向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等等。

所以說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是鼓勵和批評分開進行,就好像在警察局有紅臉警察和白臉警察一樣,只有單一的方式是無法培養好一個孩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