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腎中藥“左歸丸”和“六味地黃丸”哪個更好?

好好搞笑君


六味地黃丸和左歸丸都同為補腎陰的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原西漢名醫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變化而來的。



左歸丸是明代醫學家張景嶽發明的,適用於真陰不足證。


左歸丸

左歸丸的主要有大懷熟地、山藥、枸杞子、山茱萸、川牛膝、菟絲子、鹿膠、龜膠八位中藥組成。


在左歸丸方子中,以屬地為君,主要起到滋腎填津,大補真陰的作用;以山藥和山茱萸為臣,山藥補脾益陰、滋腎固津,山茱萸養肝滋腎、澀精捻汗;枸杞,牛膝,菟絲子為佐,其中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牛膝益肝腎、強筋骨,菟絲子補肝腎、益精髓;鹿膠、龜膠為使,二者為血肉有情之品,起到補督任之元,龜膠偏於補陰,鹿膠偏於補陽,在補陰中配伍補陽藥,諸藥合用,起到滋陰補腎、填精益髓的功效。


左歸丸主要用於以自汗盜汗、頭昏眼花、耳聾失眠、口燥舌幹、腰腿痠軟、舌紅少苔、遺精滑瀉為主的真陰不足。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是由熟地黃、山藥、山茱萸、丹皮、茯苓、澤瀉六味中藥組成。

在方子中三補三瀉,以補為主,相輔相成。熟地黃、山藥、山茱萸三味藥相配,能養肝、腎、脾,為“三補”。配伍澤瀉利溼以洩腎濁,防熟地黃滋膩之性;牡丹皮清瀉相火,並制山茱萸之溫澀;茯苓淡滲利溼,助山藥健運。三藥為“三洩”,滲溼性,清虛熱。

六味地黃丸主要用於由腎陰虛所引起的頭暈耳鳴、腰膝痠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等症狀。六味地黃丸是偏於補陰的藥,配方中以滋陰藥為主,脾胃功能不好者,應慎用。

兩者區別

左歸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去除丹皮、澤瀉、茯苓,添加菟絲子、牛膝、龜膠、鹿膠、枸杞,組方補而無洩,適用於真陰不足、精髓虧虛,六味地黃丸三洩三補適用於陰虛內熱。一般程度的腎陰虛,服用六味地黃丸即可,如果腎陰虛損厲害的,還需服用左歸丸。因此對於腎陰虛的患者,並不是二者都適合,應根據自身的情況,辨證用藥,合理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