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眉莊:對不起,我不是薛寶釵

沈眉莊:對不起,我不是薛寶釵


1

沈眉莊原本的人設,是中規中矩的官家小姐。

父母對她的培養方向,是“賢”字打頭,“惠”字當道,端莊持重大氣沉穩,類似於《紅樓夢》中的薛寶釵。目的是順利入宮,為家族興旺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沈家,這是極受重視的一件事兒。

女眷們集體上場,從各方面提意見給指導,力圖塑造出一位完美的大家閨秀。

首先,姿態務必得端莊高雅,簡單的走路也必須來來回回地練,花盆底鞋踩得穩穩當當,切不可有輕浮之態。

其次,開口必須大方得體,眼睛該往哪兒看、雙手該往哪兒放,事無鉅細逐一交代,大概連音調高低和語速快慢都被規定過。

最後還進行了一番模擬考試。

“若皇上問你讀過什麼書呢?”

沈眉莊自信滿滿:“詩經,孟子,左傳。”

可母親打斷她:“錯了。”

皇上是選秀女充實後宮,不是考狀元,問學問的。沈眉莊有點失落,但還是乖巧地應了一聲:是,女兒知道了。

沈眉莊:對不起,我不是薛寶釵

這一幕很有深意。

沈眉莊表現出來的,是妥協與讓步。她可以為了目標而掩藏一部分自我,盡力去迎合主流審美。譬如這一句,“女子無才便是德”。

這一點,和薛寶釵如出一轍。

她們熟悉遊戲規則, 明白怎樣做才是所謂的“對”,如何表現,才能把自己想要的東西爭取過來。

幸運的是,沈媽媽押對了分量最重的大題。沈眉莊手握標準答案,自然輕輕鬆鬆入選,而且一封就是貴人。

那時候,沈眉莊對皇宮是嚮往的。對於進宮一事,亦是歡喜往多過憂慮。在甄嬛為入選而不安時,她溫柔地安慰:“進宮是多少人巴不得的福氣,你又何必嘆氣呢?”

潛臺詞是什麼呢?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2

進宮後,沈眉莊果然如魚得水。

在那批入選秀女中,她是第一個被寵幸的。

彼時春宵帳暖笑語依依,卸下威嚴冷酷的皇帝,也頗有幾分如意郎君的樣子。那時候,沈眉莊對愛情還懷有隱秘的渴望,那嬌羞一笑,何嘗不是千言萬語欲說還休?

沈眉莊:對不起,我不是薛寶釵

而天子的“寵”,極容易被誤解為“愛”。

畢竟,也有過你儂我儂的好時光。

她喜歡菊花,菊花便被源源不斷地送來,連居所都被改名為“存菊堂”。入宮明明還不久,皇帝就命眉莊協理六宮,給了些實打實的權力。

寵妃的架勢隱隱拉開,好風似也在不緊不慢地吹。

遺憾的是好夢不長久,在被誣陷假孕爭寵後,皇帝的嘴臉在頃刻之間改變。

笑容和疼惜都沒了,疾言厲色不肯給辯解機會,還將她禁足在幽深宮室。哪怕感染時疫也置之不理,全憑她自生自滅。若不是甄嬛求溫實初搭救,只怕早就一命嗚呼了。

沈眉莊失望至極,便對皇帝寒了心。

說到底,她並沒把婚姻徹徹底底地功利化。

對那萬人之上的丈夫,她曾報以真心和期待,不敢求一生一世一雙人,但也願彼此信任敬重,不辜負此生夫妻一場。

如今,真相被殘酷地揭開,皇帝丈夫的真面目赤裸裸暴露在眼前……

她不像甄嬛,她沒有悲痛欲絕以淚洗面,她只是默默關上了心門。

不再把皇帝當回事兒,只淡淡地應對一切,對他漠不關心愛咋咋地。就連拉一拉手,她都會敏感地縮回去。

哪怕他已經低下高貴的頭顱,“從前的事,是朕的錯。”

這才是真正的“不愛”啊。

哭、鬧、恨,其實都還摻雜著愛的成分。

你瞧,被傷過一次後,沈眉莊就收回全部,毅然決然再不回頭。表面溫婉的她,是個真正的烈性女子。

你若無情我便休!


3

華妃有句話:宮裡哪來的什麼親如姐妹?不過是勢弱依附勢強,愚笨聽從聰明罷了!

話雖殘酷,但卻不得不承認其合理性。

深宮高牆,永遠都免不了勾心鬥角。因為皇帝和儲君都只有一個,那意味著所有女人都會成為競爭對手,為同一個目標而鬥得你死我活。

沒辦法。

這不僅關係著下半生的榮華富貴,可能還涉及生死存亡。姐妹反目算什麼呢?同室操戈亦見怪不怪。

但這句話,在沈眉莊和甄嬛身上失靈了。

她們為對方的歡喜而歡喜,為彼此的痛苦而痛苦。哪怕旁人再挑撥離間,也能堅定地攜手並立。

送碳火送衣食算不了什麼,必要時,兩人都敢冒著生命危險去拯救對方。

甄嬛曾冒死探望禁足的沈眉莊,不顧一切地為她洗刷冤屈;沈眉莊投桃報李,也想盡辦法去到凌雲峰,看望出宮修行的好姐妹。

真正的友情也像愛情一樣,困境之中最能見分曉。

夫妻本是同林鳥,朋友又何嘗不是?大難臨頭時,旁人往往會趨利避害,該躲避的躲避、該疏遠的疏遠,萬萬不能摻和到那些倒黴事中去。

沈眉莊:對不起,我不是薛寶釵

只此一點,便能定義沈眉莊的“真”。

她和薛寶釵完全不一樣。

薛寶釵長袖善舞,最擅長揣度人心順勢迎合,看似處處用心,卻也可能處處套路。這種交往只停留於淺層次的“好”,極少推心置腹坦誠相待,談不上真正的知己。

眉莊卻正好處於寶釵的反面。

指引著她行事的,是內心深處的聲音,而不是反覆權衡後,做一個最中庸的選擇。

這是《甄嬛傳》中最溫暖的一筆,幾乎沒有之一。


4

事實上,沈眉莊也因真性情而做錯過一件事兒。

她藉著太后賜的一壺暖情酒,把太醫溫實初“哄”上了床,半醉半醒半推半就。既算意外事故,也是蓄謀已久。

她早就不愛皇帝了,心裡空出來的那塊地方,竟不知不覺地裝進了另一個男人。

是溫實初,是她的救命恩人。

當初他受甄嬛之託,兢兢業業地醫治了身患時疫的她。而後又小心看護她的身體,再加上都想著甄嬛念著甄嬛,便不知不覺地走近了。

原本的感恩之心,被天長日久的接觸異化,漸漸化作心頭竄動的一簇小火苗。

最終它以燎原之勢襲來,在眉莊的生命中熊熊燃燒。

在此之前,她自斟自飲自言自語,講了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臺詞:整天清醒剋制有什麼用?我就不能醉一回嗎?

沈眉莊:對不起,我不是薛寶釵

她戴了張薛寶釵的面具,內裡卻是林黛玉的心。所謂的“懂事”,不過是後宮生存的一層保護色。

所以那個夜晚,沈眉莊放縱了自己一回:遵循內心,痛痛快快地做一回自己。

雖然冒著極大風險,雖然置禮法與道德於不顧,雖然有禍連九族的可能。

這大概也是觀眾不譴責眉莊偷情的原因之一。

“從不飲酒的人偶爾醉一回,嚇著你了。”

從不任性的人偶爾放浪形骸,卻能讓人心下惻然,甚至想為她哭一場。

更何況後來,她為產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惹得觀眾淚灑屏幕,個個都為她惋惜、為她叫屈。

終究是被辜負了的一生。


5

一夜春宵珠胎暗結後,沈眉莊復寵了。

她假裝手鐲遺失,故意在皇帝下朝的路上尋找,三言兩語就奪回了男人的心。當然,目的是讓他當個接盤俠,她在暗自為腹中的孩子籌劃。

由此可見,沈眉莊從不缺爭寵手段。她缺的,是爭寵的一顆心。

驕傲如沈眉莊,從不屑於偽裝。

漠然明明白白地擺在臉上,嘴上不能直接表達厭惡,就用肢體語言來暗示:抱歉,老孃根本不想陪你玩!

好風明明還在吹,青雲路也近在眼前。只要稍稍妥協、稍稍變通,也許就能再次走上人生巔峰,乃至帶動背後的整個家族。

可她搖搖頭,只說一句算了。

甄嬛就務實多了。

她能強忍噁心再次接近皇帝,刻意裝得溫婉懂事,在宮鬥中步步為營。最後笑傲群芳登上巔峰,但也一點點的,變成自己曾經最討厭的模樣。

在此申明,沒有貶甄嬛而褒沈眉莊的意思。

怎樣去活,活成怎樣的人,這一直是我們在探討追尋的問題。但無論堅守自我還是被世俗同化,都有各自的因果與無奈,根本不能用一個標準答案去囊括芸芸眾生。

沈眉莊的結局,或許也早就寫在開頭了:寧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

沈眉莊:對不起,我不是薛寶釵

愛菊花的人,哪一個肯摧眉折腰低下頭去?

比如沈眉莊,比如陶淵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