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感覺現在的小孩子都那麼調皮,你們是如何教育小孩子的呢?

霏姐分享


正確引導,不能溺愛,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如圖解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51f8128e9cf4499b2931db4f6aeaa46\

餘生一個杜可樂


小孩子調皮是天性,隨著年齡增加會慢慢沉穩一些。所以這個時期就是這樣的特點,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尊重成長的規律。

但是孩子需要管,不然真的會無法無天。因為他們並不知道很多事情該不該做,尺度在哪裡。

1、首先家長要給孩子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所謂的自由活動也是在一定規矩前提下的。

記得有一次我坐高鐵,車廂裡本來很安靜,很多乘客也準備休息一下。結果有個小孩調皮,把音樂打開,邊跳邊唱。然而她的家長卻在一邊笑呵呵的,可能還覺得挺可愛。這個行為不僅引起了乘客的不滿。

我想說,小孩調皮不懂事,大人應該告訴孩子而不是在他做錯事的時候還縱容,要讓他知道對與錯。許多調皮搗蛋的孩子往往是規矩意識不強。

2、如果孩子調皮做錯事,可以採取適當的懲罰,讓他知道這樣做不對,而且還會帶來相應的後果。

有一次我孩子放學拿回家一個玩具,我問她哪裡的新玩具,她說是幼兒園的,覺得好玩就拿回來了。我當時就批評了她,並且必須要她馬上把玩具送回幼兒園,給老師道歉。而不是算了吧,光是嘴巴不痛不癢地講講道理就翻篇,必須要讓她承認錯誤,承擔後果。

3、平時可以靜下來給孩子講講故事,看看有意義的動畫片,讓她能從一些娛樂活動中也受到教育。

4、可以和同伴一起玩。比如你調皮了惹到朋友不開心了,那麼也許你以後就知道不能這麼做。

總之,孩子都是調皮的,不調皮也不是孩子了。但是我們家長要讓他知道,有的事情是不能做的。做錯了也會承擔相應的後果。久而久之,從生活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給孩子劃定了方圓規則。





稀笑媽媽


現在的孩子在大環境下長大已經不像過去的孩子,我記得我的孩子剛到我身邊的時候,膽小,躲避,怕人,去超市幾乎不要任何東西,但他看到別的孩子在超市大哭大鬧要買東西,於是他就學會了,所謂調皮,不過是孩子的互相模仿!應該給與正確的引導,而不是放任他無理取鬧,但也不能打他罵他,可以在他開心的時候和他談談心!孩子調皮多半是想引起家長的注意,他想告訴你,你忽略他了,他不開心要反抗!


我是陶敏


孩子調皮有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角色期望和培養差異。由於家庭和社會對男孩與女孩的角色期望和培養大不相同,男孩多被要求勇敢、自立、自強,如引導不當,就會表現為男孩的攻擊和頑皮行為。

  第二個原因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所說的戀母情結和戀父情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尤其是3至6歲之間,男孩對母親產生強烈感情,並由此產生了罪惡感和焦慮。加之這一階段的撫育責任更多地由母親承擔,男孩與母親之間的感情更難以理清。因此,他們常會通過攻擊、喊叫、活動與遊戲等激烈的方式來減少內心的恐懼。

  而這一時期的女孩,雖然潛意識中對父親產生強烈感情,但由於她更多地是和母親在一起,在母親的呵護下她會很容易認同母親。這樣,在母親與女兒良好的關係下,女孩潛意識中的罪惡感和焦慮大大減少,也就較為安靜、平和。

  這一階段孩子的性格發展對日後的影響不容忽視。明白了男孩女孩性格迥異實際上事出有因後,作為父母,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幫助孩子度過調皮期。

 首先你應該在這樣的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讓孩子能尊重自己.你應該設法在孩子面前展示你讓孩子感興趣可自己又做不到的東西.讓孩子懂得站在自己面前的老師是如此的優秀,然後激發孩子的興趣,通過不斷變化的教學方法吸引孩子,以達到自己教學的目的. 

對調皮寶切忌過分禁制

  過分禁制會使孩子的潛能難以發揮,其感情與想像力也會受到壓抑,嚴重的甚至導致成人後的性無能或性冷淡。為了防止孩子長大後出現這種不良傾向,父母應注意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方式。不要只看到孩子調皮消極的一面,也要看到調皮積極的一面。

  調皮的孩子通常好奇心較重,樂於探索外部世界,當然,在探索的過程中往往出現一些過激行為。對孩子惡意傷人或破壞東西的調皮行為,父母應及時勸導和阻止,但應容許孩子沒有惡意的或沒有傷害到他人的調皮行為。

  同時,儘量少用貶義的言語評價孩子,少拿孩子的弱點與別的孩子的優點相比,多讚揚自己孩子的優點,從而將孩子的調皮轉化為對新事物的探索興趣。

  適當的方式引導進取心

  男孩的攻擊性行為中包含有進取的因素,這是好事,但如果進取心發展過度就會引起孩子過分補償的心態。過分補償指人會不顧一切去追求某些永遠無法達到的目標,以證明自身的價值。

  這種心態常使身心缺乏休息,過分緊張,易導致心理性的身體疾病。過分補償的傾向有時也表現為自炫或自我宣揚。自炫者其實內心膽小怕事,但為了掩蓋,卻偏愛出風頭引人注意,以期抬高身價。

  因此,對待孩子的調皮行為,父母應加以區別,獎賞分明:一般的調皮搗蛋父母可對孩子講清道理,鼓勵孩子行為中所出現的進取的、創造性因素;而當孩子過分搗蛋並出現激烈的攻擊性行為時,父母要及時制止,約束他改正,無效時可適度懲罰,如暫時不准他和同伴玩、剝奪一些權利(如不準看電視)、當眾道歉等。

  父母起榜樣作用

  樹立起家長的;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爭吵,為孩子創建一個充滿友愛、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這樣有助於孩子學會對他人的關心、尊敬和愛護;父母要多花一些時間與孩子在一起。

  特別是父親更要多與孩子交往。一起看電視、做遊戲等親子活動,有利於緩解孩子的焦慮感,同時可促使男孩認同父親的角色,對調整孩子的惡意調皮有幫助。


智童趣的濤哥


孩子之所以頑皮是因為從出生到十二三歲左右的孩子精力旺盛,對很多新事物都很感興趣。往往是好動,不安定,變化無常,家長無力招架。實際上孩子的這些表現往往是他們正發揮自身去吸收知識學習的過程。孩子們不斷探索,每接觸一種新事物就是對神經元的一次刺激,有利於孩子智力的發展。作為家長首先對於有些兒童,在專心致志於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時不要常常無端的打斷,這不僅破壞了兒童成長的機會,長此以往很可能造成一個無法專注的少年。其次,家長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理解,這是孩子成長中關鍵的一步。不要以為孩子變得叛逆了,造成親子關係緊張。在適當時候,家長也應給予孩子鼓勵,建立孩子的自信。另外,建立規則意識,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不可以做。最後,家長可鼓勵孩子多參加課外活動,和其他孩子一塊玩耍,走進大自然,動物園,博物館等,減少孩子帶給家長的煩惱。





然媽記


是不是經常聽到家長說:“我孩子在家特別調皮, 誰說的話都不聽, 到了學校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老師到底是施了什麼魔咒讓孩子這麼聽話?”

同時,剛剛入職的新老師也會存在這些困惑, 學生不聽老師的指令,哭鬧著想要離開教室,導致教學無法正常進行。因此如何管教這幫熊孩子成為了家長和新老師非常頭疼的一件事兒。

是不是真的存在一些寶典來解決這方面問題呢?

答案是:yes!

解決法寶

法寶一、搭配(Pairing)

搭配的過程是和孩子建立有趣的、友好的關係的過程。搭配的目的是把自己搭配成永久性的強化物。也就是說, 自己要變成一切美好事物的提供者。

法寶二、教學控制(Instructional control)

教學控制是描述如何建立和兒童的一個正向的權威關係。就如一個領導者,如果他具有教學控制,學生會聽你的指令,並且很開心,學習過程有趣,效率高。

今天我們主要介紹第一個法寶----搭配。

搭配是所有的行為干預者在接到新的個案時優先需要做的事情。當孩子和老師搭配好的時候, 你會發現孩子很喜歡接近你, 喜歡跟你上課且非常享受和你上課的過程, 而不是要遠離你。

無搭配會帶來什麼危害呢?

如果跳過了搭配的過程,可能會導致問題行為的產生(如:逃避任務)、失去教學控制、影響師生關係, 教學無法正常進行。

建立搭配需要遵從兩大關鍵原則: 高強化、低要求。

建立搭配的步驟

01.評估孩子的動機, 選擇恰當的強化物

搭配首先要抓住孩子的動機,為他們提供強化物, 也就是說孩子喜歡什麼我們能夠迅速給到他們,這樣孩子參與到與你的互動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的方式獲得孩子的偏好。

家長訪談: 可以詢問家長孩子平時喜好的物品、事物或活動。

偏好物評估:通過系統的評估手段獲得學生的偏好物,如:成對偏好物評估、MSW, MWSO。

自然觀察:在自然環境中觀察孩子喜歡玩的物品、活動、以及可能需要的幫助。

02.搭配自己的聲音、目光和表情

在和孩子享受強化物的過程中可以不斷的搭配自己的聲音、目光和表情。

例如一個孩子選擇了一輛紅色小汽車, 你就可以非常誇張地說:“你選了一輛紅色的車, 這顏色真炫酷”, 然後自己也選擇一輛車和孩子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 可以為小汽車配音,發出喇叭的bibi聲、加速的聲音等等。

03.製造並展示玩具有趣的玩法

其實我們跟孩子是一樣的, 想一想我們自己, 如果如果一個玩具玩的很無聊, 那麼我們也不願意玩。相反,如果有人把玩具玩出了不同的花樣, 還特別有趣,那麼就很容易吸引孩子的關注和興趣。同時, 孩子會感覺和你一起玩這個遊戲比他自己玩有意思的多, 那麼他就會參與到遊戲中。

04.及時強化孩子的自發的行為

在玩的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及時的獎勵孩子恰當的行為。例如孩子在玩的時候眼睛看著老師了、和朋友分享蛋糕、走路走的很安靜等等 ,都需要迅速地獎勵他們。

05.不給予指令

在搭配的過程中,不要給予孩子指令,讓孩子享受玩的樂趣。

06.開始給予簡單的指令

當和孩子互動很開心的時候,可以給予簡單的不容易被孩子察覺指令。例如:在玩老鷹捉小雞的時候, 老師說:“抓我呀”。這個指令在孩子玩的盡興的時候提出來, 並不像是一個任務,對孩子來說,非常容易執行,因此, 我們可以在這個階段加入這樣的簡單的指令。

在搭配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不要進入幾個誤區:

1、搭配,不是孩子喜歡什麼我就讓他隨意玩,我只負責坐著觀看就行。

有的孩子喜歡在教室裡面亂跑, 老師就坐在旁邊看著孩子在教室裡跑了一節課。老師認為孩子喜歡跑, 我要遵從他, 讓他跑就是搭配了。其實不然, 整個過程的話, 孩子和老師都沒有產生交集, 不會將老師搭配成強化物的。

2、搭配不是做了幾個小時/幾天或幾周,就不需要做了。

有的老師只在上課前5分鐘做了搭配,後面的就全部是教學任務了。沒有任何的一篇文章能夠證明其有效性,後面持續性的教學任務很可能導致逃避問題的產生。因此,搭配需要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

關注我,更多相關案例、科普文章、實操視頻等你來學。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張白紙,是父母塑造了他的人格,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如何引領是很關鍵的,現在的小孩比起過去的我們更聰明,家長要尊重孩子的前提下與之共同成長,孩子不是看家長怎麼怎麼說,而且看你是怎麼一個人,孩子是複製品,父母是原件,你好了,還有自然就好了。


大王叫我來參賽


第一,如果父母教育都正常,個人覺得與小朋友天性有關。有的小朋友內斂安靜,有的則活潑好動。大人通常都是喜歡安靜的小孩,不給人添亂。其實孩子們釋放天性的年齡就那麼幾年,到初中以後幾乎都被學業壓的少話沉默了。

第二,至於教育調皮的孩子,肯定是要讓他充分感受到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愛,在愛的前提下,相關的說教才能生效。

第三,原則性的問題,必須一次性嚴肅教育,讓小朋友充分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好規矩。


天宸英語啟蒙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性格和個性,2~3歲的小孩子他是自我意識敏感的一個時期,通常他們會以自我為中心,然後在我們大人看來呢就會覺得他們怎麼這麼調皮任性什麼的。處於自我意識敏感時期的孩子呢一般會很難聽從父母的話,這個時候作為父母要做的呢就是多個孩子溝通,多聽聽孩子自己的想法,然後找到一個相對的平衡點去和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


歡歡老師育兒


希望我和我兒子的相處之道能夠幫助到您,點擊視頻――歡迎留言。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aef000af4ef6625e94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