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農田種樹,撂荒農田會對國家有什麼影響?

冰點凝夢


土地是農業之母,農業是百業之基。因為百業以人為之,而人以食為天,倉裡滿糧,心裡不慌。所以站在國家的角度,耕地種田,不是以賺錢為目的,而是以保證糧食安全為目的。所以耕地必須種糧食作物,所以農業是犧牲了農民自已的利益,來保證其它行業正常發展的。故此必須給農民以合理補貼,來激發農民種田的積極性。由於人均耕地減少,與補貼方式不科學,到手的補貼款不如眼淚多。土地流轉,也行不通,同一地塊,地少戶多,很難,達成統一意見。不如把零星土地以集體的名義統一收回,按人頭算股,年底分紅。這就容易把零散土地集中管理,形成至少50畝一戶的規模優勢了。在補貼方式上,不贊成給錢,每戶按畝數,時令供應化肥、種子、農藥以及農機用油料、用水。最後賣糧款歸承租者支配。至於耕地租金,根據實際情況,由承租者和國家不同比例分攤。


燕山列列北風吹


影響巨大,不過還得被重視,千里長堤莫毀於蟻穴。種樹十年強於種田都懂的經濟賬可能要算錯了,因為糧不缺時錢重要,可是十四億人一年得吃多少糧食,而且還有其它養殖,農付產品加工的消耗,即使進口糧食不貴,但必競會受制於人,一旦國外出現糧荒,只要我們重視糧食種植,還怕什麼


130660995


農民農田種樹,撂荒農田會對國家造成什麼影響?

我對這事的看法是這樣的,國家倡導種糧食,但這幾年糧食補貼越來越少。種糧農戶的種子化肥農藥各項成本逐年提高,糧價偏低,種糧一年幾乎沒有利潤。因此農民都放棄種地,到城裡打工謀生。農村家裡只剩下老人,無力耕種,但農民是深愛著寶貴的土地的,又怕良田荒蕪,只得栽上樹木,過幾年還能賣錢。

如果全國大部農村都是這種狀況,對於國家就是一種警示了!民以食為天,糧食之安全,必須的牢牢掌握在自己農民手中,依靠任何進口,風險極高!半導體風波嘗未平息,這不是就在眼前嗎?產糧國要全面封鎖我國進口糧食,百姓手中無隔夜糧,危亦!

國家應及時調整產業結構,逐步減少糧食進口,恢復我國三農建設,抓住糧食這個綱,才能穩定經濟抗風險能力,在國際競爭中才能有話語權!




觀海聽風088


基本農田是指我國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佔用的耕地。所以不能隨便種樹的。

國家建立了基本農田保護制度,通過《土地管理法》《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予以確認。《土地管理法》第36條規定,禁止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17條規定,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建窯、建房、建墳、挖砂、採石、採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2004年,《國務院關於堅決制止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等行為的緊急通知》,提出了做好保護基本農田“五個不準”,即:不準佔用基本農田進行植樹造林、發展林果業和搞林糧間作以及超標準建設農田林網;不準以農業結構調整為名,在基本農田內挖塘養魚、建設用於畜禽養殖的建築物等嚴重破壞耕作層的生產經營活動;不準違法佔用基本農田進行綠色通道和城市綠化隔離帶建設;不準以限耕還林為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將基本農田納入退耕範圍;除法律規定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外,不準非農建設項目佔用基本農田。這些都規定了基本農田內不能種樹。



周奧運弟弟


農田是用來種植糧食作物的,農村人以前都有自己的口糧地,用以保障每個人的吃飯問題,自從解決了吃飯問題,口糧地之說淡化了,現在更是無人提及,不過土地是用來生產糧食的,這不會有什麼爭議,如果在農田裡種樹,我看還要分種什麼樹,水果之類的樹在農業生產的範圍之內,是允許種植的,但如果種植一些雜木樹,以木材獲利為目的,我看這樣是不好的,它有點改變了農田的使用性質,也改變了農業生產的目的,是不能得到認可的,再說樹木對農田的毀壞性極大,種了樹而不能有效地管理土地,農田也就等於荒廢了。



而撂荒土地是嚴重的不負責任行為,國家應該有這方面的相關規定,有個時間限制,超出時間就應收回,劃分給有需要的人,這樣才能減少土地的荒蕪現象,減少國家在糧食生產上的損失,才能提高土地的利用。要說撂荒農田對國家有什麼影響,影響肯定是有的,不然國家也不會大量進口糧食,糧食產量不足也是重要原因,所以,土地是寶貴的,是不能隨意荒蕪和浪費的,農民應該讓土地發揮它的價值和作用。


糧食價格低生產成本高是造成土地撂荒的主要原因,這從國家來說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幫助農民解決糧食生產中的實際問題,讓農民種地可以獲益,可以養家,甚至可以發家,讓農民真正地從田野上看到豐收的希望,而不是豐收不獲利。


漫步鄉村


大家好,我是英姐,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來談一下農民為什麼在田地種樹,撂㤺農田。

1農民為什麼要背井離鄉,放下”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傳統的農耕生話,到城裡賣苦力掙錢。

2種地需要成本,農村種地靠天吃飯,遇到豐收年頭,到秋天能有好收成,心裡還有些豐收的喜悅,遇上欠收年頭,只能解決一家人的溫飽。

3隨看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上學,長大結婚買房,贍養老人,禮尚往來等花銷太大,而糧食的價格太低,簡單地種幾畝地已經滿足不了日常開支。

4對國家影響短期不大,國家可以進口糧食,但從長遠度看,”無工不富,無農不穩”,農業是國家的根木。

5農民壯勞力暫時在城市打工,但等歲數老了,多數還要回農村,只要有能力還會去種自己的地。

6農民田地種樹,撂㤺是社會發展臨時現壯,隨著國家對農村扶持政策,大規模高效經濟作物的種植,以及年輕人加入電商行列,農民種地收入不斷提高,農民田地種樹,撂㤺現象會逐步緩解。


英姐266


我們這裡是法桐之鄉,家家承包地種樹,不存在荒地,但是讓農民光種糧食,一年的收成一畝地也就是600一700元,一家有4一5畝地一年收成,也就是3000元還不到打工者的一月工資,但是還得辛苦一年,你說種糧好還是把地租給承包者好呀,承包者一畝地一年租金是700一800元,我認為把地包出去再出門打工合算。[捂臉]


興來婚慶


物價上漲,種植成本增加,糧價卻還停留在前幾年的價格,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導致一些農民失去種田積極性。種田一年,還不如外出打工幾個月掙的多,導致一些農戶把農田種樹,甚至撂荒外出打工,這種情況如果不斷增加,勢必會影響國家糧食的總產量,希望國家出臺相應措施,遏制這種趨勢發生。


農民陳大哥


佷榮幸回答你的提問,農田種樹,撂荒現象普遍。造成此現象原因有以下三點。

其一:有些農田地處丘陵、高原地帶,近些年來水資源奇缺,常年失收。因此政府號召退耕還林。

其二:農村這些年勞動力不足,形不成規模種植,導至敷不入出,農民喪失信心而棄種撂荒。

其三:種植成本高,糧價便宜。不得不改種經濟苗木、果樹。

要說對國家有何影響,從近期來看不大,因為進口渠道多價格便宜。

但從長遠目光分析來看,不容樂觀。

如近期突發疫災,全國封村封路,時間一長偏遠山區生活物資供需失衡。幸虧國家處理及時,疫情未進入農村,比城裡解封早,問題得到緩解。如果疫情漫延至農村,後果難以想象。

從整體國家長遠利益分析,弊大於利。

如發生戰爭,國門封閉。時日一長,國家儲備消耗大,得不到補充,一旦生活物資短缺,極易引發恐慌甚至動亂。

有鑑於此,保護耕地的紅線 必須落實、抓牢。


路在腳下馬上出發


糧田就是糧田,糧食是國家和人民的必需品,進口糧食100%的是轉基因糧食,中國應有自己的糧種,糧田;有一天外國不供給我國糧食,我國的糧田都種了樹,萬一有情況,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現在看市區下面糧田70%左右都是樹,現在國家出臺的政策落實不到位,後果真的很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