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裡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是默讀,還是大聲朗讀好呢?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可見讀書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假期裡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是選擇默讀還是大聲朗讀?其實無論選擇哪種讀書方式,重點是讓孩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同時也要看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根據目標和孩子的年齡,來選擇閱讀方式更好一些。


假期裡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是默讀,還是大聲朗讀好呢?

首先,對於小點的孩子,陪讀的話,那肯定是要大聲讀出來,不僅要大聲讀出來,而且儘量用生動的肢體語言表達,這樣孩子比較容易理解,也增加孩子的讀書樂趣,有助於孩子養成愛閱讀的習慣。

我的孩子從一歲多的時候開始陪他讀繪本,後來是讀一些故事書,科普類的書籍,現在孩子小學四年級,在語文寫作文方面,還是不錯的,語文的學習成績,也是三科中最好的,可能這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從小的閱讀。


假期裡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是默讀,還是大聲朗讀好呢?

其次,讀書需要注意內容的選擇。

有時候家長一說起閱讀,就會給孩子準備《四大名著》,《論語》,《古詩詞》等等,家長認為這是好書,其實這些書孩子不一定感興趣,只有孩子感興趣的書,他才會去認真的讀。

家長在給孩子讀書時,我們也可以鼓勵孩子讀給我們聽,孩子讀的過程是一個輸入、吸收、再到輸出的過程,好像一下子就讀出來了,實際上它是免不了要經過這樣的過程來的。

同時讓孩子在讀的過程中有意識的模仿我們的做法,讀得有聲有色,比如: 小兔子就是小小的、怕怕的聲音,大老虎就是威風的、粗礦的聲音,這種模擬,能帶出更佳的輸出效果。


假期裡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是默讀,還是大聲朗讀好呢?

大聲朗讀,也是現在比較提倡的一種朗讀方式。大聲朗讀對記憶很有幫助,而且對孩子的學習也有幫助,大聲朗讀還能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性格,改善一些心理問題,讓大腦處於興奮的狀態,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1】 能改變孩子的性格

內向的孩子往往發出的聲音很小,如果孩子能夠堅持大聲朗讀,很容易使孩子愛講話,性格也隨之而變,大聲朗讀還可以激發孩子的激情,提高自信心,是孩子,增加膽量。


假期裡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是默讀,還是大聲朗讀好呢?

2】 有利於開發右腦

在大聲朗讀的過程中,把文字變成聲音,並且伴著節奏韻律,使人進入一種美的藝術體驗,這很好的開發和訓練了右腦,大聲朗讀,實質是朗讀者在自我欣賞自己的聲音,久而久之有利於孩子形成思維能力的自我培養。

3】 有利於記憶材料

經常大聲朗讀,可以幫助我們打開大腦表層到深層的記憶迴路,記憶品質因而得到改善,深層記憶迴路是和右腦聯繫在一起的,這個迴路一旦打開就和右腦的記憶迴路連接起來,生成一種優質“記憶”,甚至可以做到“過目不忘”。


假期裡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是默讀,還是大聲朗讀好呢?

4】 增進腦呼吸

大聲朗讀,在某種意義上和唱歌有相同之處,它的運動原理是通過腹式呼吸帶動人體各肌肉組織運動,同時鍛鍊呼吸道和腹部,進而增加大腦呼吸,人在發生時可以增加呼吸量,吸入大量的氧氣,提高血氧飽和度,促進新陳代謝。

5】 提高寫作能力

大聲讀他人作品是學習的過程,大聲讀自己的作品實質是修改完善的過程,名篇佳作的音律美,節奏美,氣勢美,只有在朗讀中,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章的起承轉合,只有在朗讀中,才能深刻體會到。


假期裡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是默讀,還是大聲朗讀好呢?

當然,大聲朗讀可以給孩子帶來這麼多好處,也並不是說每一次的閱讀,都要大聲讀出來。比如每天的晨讀,和一些古詩詞的閱讀,可以選擇大聲朗讀出來,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再讀一些以故事類,科普類,歷史類為主的這些書籍,可以選擇獨立閱讀。

家長也可以適當傳授孩子一些閱讀技巧,讓孩子明白不同種類的文章和書籍用不同的閱讀技巧,幫助孩子提高閱讀速度,閱讀完畢後可以和孩子討論分享閱讀收穫。


假期裡家長陪孩子一起閱讀,是默讀,還是大聲朗讀好呢?

和家長一起閱讀,榜樣的力量我們都知道,那種自己玩手機讓孩子去讀書的家長,如果能和孩子一塊兒讀書,孩子肯定會更加樂意。一塊兒讀書可以讀一樣的,也可以讀不一樣的,然後彼此交流也是增進親子之間感情的不錯方法。

其實,每一種讀書的方法都各有千秋,有句老話說“適合你的就是最好的”,讀書也一樣。

我是柒月媽咪,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我們互相學習,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