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魯迅葬禮現場:國母主持葬禮,16位大佬擡棺扶靈,來頭都很大


【魯迅】1936年10月19日凌晨6時,魯迅先生在上海寓所與世長辭,享年55歲。臨終前,魯迅拉著許廣平的手囑咐她:“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

【魯迅遺容】魯迅當天,原本的安排是和好友內山完造有約,但只能臨時取消。在最後時刻,魯迅強忍病痛在日記中寫道,“出乎意料之外,從半夜起,哮喘又發作起來了。因此,已不能踐十點鐘的約,很對不起。”這是魯迅的絕筆,不久氣絕身亡。

【魯迅遺容,旁邊就是他寫作的桌子】魯迅去世後,內山完造第一個趕到現場。內山完造後來回憶時說,“我用一隻手握著先生的手,一隻手按在先生的額上,溫味漸漸地消失下去了。”很快,魯迅生前其他好友陸續抵達,治喪委員會也宣告成立,國母宋慶齡親自主持葬禮。


【魯迅葬禮現場】魯迅去世約9個小時後,遺體被轉移到膠州路萬國殯儀館接受公開弔唁。根據治喪委員會安排,原先只安排一天的弔唁時間,但由於前來弔唁的人實在太多,結果弔唁時間延長了一天。靈堂裡,人們送來了大量輓聯和花圈。郭沫若也送來了輓聯,上面寫道:“方懸四月,疊墜雙星,東亞西歐同殞淚,欽誦二心,憾無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

【魯迅出殯】魯迅出殯時,沿途萬人空巷,“他們自覺地,安靜地站在這裡。透過層層疊疊的人群,有各種各樣的臉,卻都是悲傷的表情。大家以這樣的方式來送別魯迅,足見魯迅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不僅如此,當時送行隊伍長達幾十裡。

【魯迅靈柩通過汽車運送】當時有16個人為魯迅抬棺扶靈,分別是:蕭軍,黎烈文,吳朗西,周文,靳以,姚克,黃源,張天翼,胡風,曹白,巴金,鹿地亙,孟十還,陳白塵,蕭乾,聶紺弩和歐陽山。這些人都是大文豪,名氣來頭一個比一個大。


【出殯現場】早在生病之初,魯迅已經做好了安排,他的遺言很有個性,共有七點: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殮、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如果不,那就真是糊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魯迅靈柩抵達萬國公墓,棺材上覆蓋著“民族魂”旗幟】萬國公墓於1914年建成,位於上海市虹橋路1290號魯迅下葬時,墓地周圍早已人山人海。葉聖陶在文章中寫道:“一個個自動組合的隊伍,擎起寫著標語的旗子或者橫幅,唱著當時流行的抗敵歌曲或者臨時急就的歌曲,從上海的四面八方彙集到墓地,大家動手鏟土,把蓋上‘民族魂’的旗的魯迅先生的棺材埋妥。”

【魯迅塑像】魯迅剛下葬時,墓地很寒酸,一個低矮墳冢和一塊墓碑。1956年,魯迅被遷葬到虹口區虹口公園的西北角。遷葬後的墓地總佔地1600多平方米,墓地正前方是一塊長方形綠地,中間豎立著魯迅銅像,銅像基座用四塊花崗石砌成,上部浮雕花飾圖案,基座刻著魯迅生卒年份“1881-1936”。


【魯迅墓地】魯迅墓地用花崗石覆蓋,呈現長方形,正後方是照壁式大墓碑,上面刻著“魯迅先生之墓”。魯迅墓地風景宜人,墓地四周遍栽松柏、香樟、廣玉蘭以及魯迅生喜愛的樹木,甚至還有日本友人贈送的櫻花、臘梅、桂花樹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