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窺《道德經》:之第十章


管窺《道德經》:之第十章

第 十 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註釋】

載:《說文解字》註釋為“乘”。營:帀居,帀居謂圍繞而居。

魄:陰神。河上公注:“營魄,魂魄也” 。

【管窺】

試問:

持中守正,元神不散,能做到與“大道”須臾不離嗎?

秉先天氣,處事以柔,能做到像嬰兒一樣順應自然,而不妄生事端嗎?

去除雜念,還原本真,能做到率性單純嗎?

治理國家,愛護百姓,能做到絕聖棄智,充分發揮民智民力嗎?

上達天聽,下服民意,能做到以百姓為重,以君為輕嗎?

道行宇內,湛兮或存,能做到不發號施令,而使百姓自我發展嗎?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乎?”可概括為四個字,即“身心合一”。意思是,不要因為肉體的慾望而加重心靈的負擔,不要因為雜亂的思想而干擾情緒的穩定,也不要因為性格的瑕疵而遮掩頭腦的清明。

人的肉體和心靈是相通的。眼、耳、口、鼻、舌、身等感覺器官不停地運轉,實時地向大腦傳遞著各種信息。大腦接收到這些信息,再結合其特有的知識體系進行數據處理,然後命令身體的各個器官實施相應的動作。

將“大道”作為唯一的、最高級的指導思想,即“抱一”;使所有的思維建立在合乎客觀實際的基礎上,即“致柔”;在“大道”的統馭之下構建和完善知識體系和經驗體系,把所有不符合這個體系的雜亂信息和情緒都摒棄乾淨,即“無疵”。堅持這樣的思維方式,養成固定的習慣,從有意識的自我控制慢慢過渡到無意識的自然反應……就會進入一個從“先天”,到“後天”,再到“先天”的“身心合一”的過程,亦即一個從“人之道”到“天之道”的修煉過程。

舉例來說,人的思想,可能會因為所處環境的差異而各有不同。在少年時期,精力充沛但不諳世事,思想如天馬行空一樣簡單而幼稚,多變而激進;成年以後,隨著見識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思想會趨於成熟和穩定,但同時也會越來越偏向於保守和固執。再有,人在得意的時候,就容易產生樂觀情緒,甚至會變得忘乎所以,狂妄自大;而在失意的時候,就容易產生悲觀情緒,甚至會變得怨天尤人,妄自菲薄。所以說,最為難能可貴的,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能夠保持清靜,根據實際情況協調自己的思維和情緒。年少時要腳踏實地,年老時仍能精進不已;得意時不驕不躁,失意時也能做到不拋棄不放棄。這也就是所謂“抱一為天下式”的涵義所在。

“愛國治民,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也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即“物我合一”。在任何的組織形式當中,都要有充分的大局意識和積極的服務意識。

例如,在家庭中,就要為整個家庭著想,尊重每一個家庭成員的意見和要求,根據實際情況,通過自身努力,為家人營造一個溫馨、舒適、和諧的生活環境。

然而,在一個資源相對匱乏、競爭激烈的社會里,人們崇尚的往往是一種侵略的、進取的、功利的“狼性文化”。逾越群體規則,侵犯他人權利的事情隨處可見,而與人為善、助人為樂的行為卻被視為不識實務、老實無用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君子如何自處,才不會違背遵道重德的宗旨,同時還能與現實的環境保持和諧統一呢?

首先,不能採取“以暴制暴”的方法。簡單粗放地以自己的天性去剋制他人的天性,只會造成對方更逆反的態度和更激烈的對抗。

其次,也不能毫無原則地退讓。“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並不是要一味地聽之任之。無謂的犧牲和讓步,只會助長對方的乖張氣焰和放肆行為。

上述兩種偏激的做法,都是從主觀出發的行為,而不是遵從“大道”的行為。

第16 章指出,有道者“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

面對紛紜複雜的社會現象,首先,要保持頭腦清靜。然後,根據事物在不同時期所表現出來的特點,發現其根本性質和發展趨勢,並在此基礎上,找到對待此類事物的通常做法。用符合常規的方法解決問題,才可以稱得上是清明。

保持頭腦冷靜,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將個人的直觀反應和情緒波動帶到處理問題的過程當中,即為“無知”。只有在感性上做到了“無知”、“無情”,才能在理性上做到客觀、公正。

下面的一則小故事,或許可以帶來一些啟示。

朋友在教他的孩子做一道數學題:20-5-4=11。這樣容易的題目,對於一個孩子來說,是要學習的,是要教的,是要一次又一次比劃的,而且弄不好會是火冒三丈,甚至大喊大叫道:“你真笨啊” !可是朋友沒有大喊大叫,而是細聲細語地為孩子模擬了一個場景:樹上有二十隻鳥,第一批飛走了五隻,第二批飛走了四隻……為了生動形象,朋友還裝扮成一隻藍色的大鳥,就在第二批飛走的鳥兒們中間。孩子遇到了困難,朋友沒有發任何脾氣,而是不厭其煩地,乃至反反覆覆地努力,讓孩子通過他自己的觀察和判斷知道最簡單的事情,最基本的道理。因為他知道:讓一個孩子降生,給了他生命,就應當心平氣和地教導他,養育他,指引他。孩子學不會,並不是笨,而是因為年幼。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就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樣,並不是生來就自私殘忍,也不是對所有人都冷酷無情。他們的不合理行為,往往只是為了求得更好的生活條件罷了。在遵從“大道”方面,他們同樣需要得到指導和教育。因此,以簡單粗暴,或者放任自流的方式對待他們,都是主觀化、情緒化的表現,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27 章中講到:“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都有一種較好的、合乎道理的解決辦法,就像故事裡那道數學題有一個正確答案一樣,只不過,與數學問題相比,社會問題更加複雜,更加不確定罷了。所以說,聖人之道,就在於把符合規律的,也就是“善”的道理講解給人們,把“善”的方法傳授給人們,並像故事中的父親那樣,以身作則,引導人們遵從“大道”,謹於言,慎於行,與周圍的環境和諧融洽地相處。

至於修德從善的具體方法,在《道德經》下篇當中還有非常詳細、非常實用的介紹。例如,積德的“十法”及治國的“六略”,等等。

總而言之,遵從“大道”,就是要促進萬物生長繁衍,而不佔為己有;順勢而為,善利天下,而不仗恃居功;融入自然的發展變化,而不妄自尊大。惟其如此,才能稱得上是“玄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