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戰疫必勝,我們一起,等春天

2020年註定是難忘的一年,新年之初我們遭遇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攻擊,關於病毒本身如何如何,我不是相關的專業人員,暫不多做解釋與分析。在這特殊時期,我認為有另外一樣東西同樣與我們普通老百姓密切相關,並且可能比這個新型冠狀病毒對我們的傷害更大,那就是:謠言

什麼是謠言?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rumour 謠言

從詞義上來看:

1.指沒有事實存在而捏造的話。

如:《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智者。"

2.沒有公認的傳說。

如:明 施耐庵《水滸》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宋江說起江州蔡九知府捏造謠言一事,說與眾頭領。

3.民間流傳的評議時政的歌謠,諺語。

《三國演義》第三十五回:“公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八九年間始欲衰,至十三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

我今天要說的是“謠言”的第一個意思,準確來說是“沒有事實依據的傳言。”

謠言的產生大多是為了迎合人的一些本能,比如:八卦,對未知物的恐懼等等,造謠者很可能從中獲益,聽信者可能害人害己。

別人說歸說,我們為什麼會相信呢?這就涉及到我們人本身的心理特點。

1.恐懼訴求

恐懼訴求是傳播過程中一種常用的傳播策略,是指在勸服信息中加入恐懼和威脅因素,喚醒人們的危機意識和緊張情緒,促使其態度和行為向一定方向轉化的方式。

恐懼訴求傳播一般可從兩個方面傳播信息,一方面是傳遞威脅信息,另一方面是傳播效能信息,正反兩方面分別從激發恐懼和消除恐懼的目的入手。

許多謠言往往利用了我們的恐懼,由此抓住了我們的痛點軟肋,所以我們會更加註意、相信。

2.推敲可能性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即ELM模型)

該心理學理論討論的問題是:人們在什麼情況下會仔細思考說服信息?

推敲(Elaboration)指人們在說服溝通的過程中,個人仔細考慮相關的內容的程度。

在該理論看來,大致上可以區分為兩種不同的態度改變的途徑:中樞路徑(Central Route)及邊緣路徑(Peripheral Route)。

那麼是什麼決定了路徑的選擇?

是動機與認知能力。

也就是說:

當動機和能力都較高時,人們更可趨向於遵從中樞路徑。中樞路徑包括訴諸於理性認知的因素——人們進行一系列嚴肅的嘗試,以邏輯的方式來評價新的信息。人們的知識水平較高時往往傾向於理性的選擇。

當其中之一較低時,人們便趨向於遵從邊緣路徑。邊緣路徑通過把內容和對另一個事物的態度聯繫起來,從而涵括了感情因素。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推敲可能性模型

例如,促使人購買其崇拜的青春偶像在廣告上推薦的某種飲料的原因,實際上與該飲料的特性毫無關係,起作用的是對偶像的喜愛。

再比如,人們會購買由著名的、專業的運動員代言的保健品,是因為人們認為該運動員具有權威,他們說的話、代言的東西可以信任。

這是因為人們在對該產品(或內容)本身不太瞭解的情況下,只能通過該信息的外圍因素(如誰說的,外表看起來怎麼樣等)來決定該信息的可信性。

由此可見,人們對於謠言的接受度是不同的,比如近期網上的一些言論說吃某些食物可以防止被病毒感染,這類言論可能一般人分辨不出真假,只有少數該領域的人才有能力去分辨。

但其實真正有知識有才能洞察謠言本質的人是很少的,更多的是普通的老百姓,很容易會上當受騙,甚至成為謠言傳播的助力者。

人還有另外一個本性:

3.認知的吝嗇鬼

“認知的吝嗇鬼”這個理論是在論述“認知效率”的問題: 人們不會花費超過實現他們碰巧追求的目標所需的認知能量。

即人的本性是:想快速而不費力氣地思考。

如果為了達成一個目標,有兩種及以上的方式,人們會選擇最快和最簡單的那種。

如果可以使用多個標準去做判斷和決定,人們會選擇最先跳入腦中的標準和最容易被應用的那個標準。

該理論與“推敲可能性模型”理論在某種意義上是互相支持的。因為人們的這種“怠於思考”的本性,導致人們很可能在面對信息時選擇走邊緣路徑,即使是有一定知識儲備的人也是如此。

除去以上所涉及的三個人的心理特點外,謠言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再加上它是人們怕什麼它來什麼,真是“所向披靡”了。

老年人怕死,它就抓準這一點大做文章,所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很多老年人就會按照謠言說的去做,甚至還可能把它們轉發到朋友圈、家人群。更有甚者,兒子孫子去勸他們還會反被罵,讓許多年輕人苦不堪言。

現在人們害怕被病毒傳染,就有各種偏方跳出來說可以防止被感染。

還有很多其他被證實了是謠言的言論: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圖片來源自網絡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人民日報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內容來自網絡

如何才能提高人們對謠言的免疫力

謠言是很難被完全抵制的。

我上面說到的謠言是“沒有事實依據的傳言”,再細化一些,又可分成兩種:一種就是明顯不論是現在還是未來,都一定是謠言的傳言;另一種是,當下並未被證實但以後就不一定的傳言。有古話說:“傳言不是空穴來風”,正是此意。

就拿前兩天李文亮醫生的事來說:作為醫生的李文亮發現了病毒,向群裡朋友親戚轉告,卻被當地警察當作亂傳謠言抓了做訓誡。

現在很多人指責那些警察冤枉好人,但是站在當時的立場上來看,警察們也不知道是否是真的有病毒,再說這種言論很明顯會擾亂社會秩序,所以壓了下來,誰知道最後那傳言被證實了是真實的呢?

所以有些傳言極不穩定,甚至可能在某一時間就會變成真相。

謠言本身如此變幻莫測,人們的注意力也有限,怎麼可能遇事都去仔細思考、仔細判斷呢?

作為受過教育的年輕人,我一直也很牴觸謠言,不想思考且傳言並不那麼重要時,我乾脆選擇忽視它。

但這種行為不好,因為我們不能準確判斷某個傳言重不重要,也許現在看似不重要,但是在將來很重要。就好比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最初網上是有說湖北好多人被感染了,但是我當時認為湖北離廣東這麼遠,問題不大的,也不多加註意,連口罩都沒多購置一些,現在就處於被動地位了。

謠言就是迎著人的關心的點出現的,它總是能比真相更加吸引人的注意,謠言是闢不完的,是無窮無盡的,有人就會有謠言。

在我看來,抵抗謠言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多地暴露在各種言論中。當你看到一種言論時,你會覺得好像很有道理,看到另一種言論時,你又覺得有道理,這時候也許你就會開始思考,最起碼思考這兩種言論誰有道理。如果這些言論自己都自相矛盾了,那麼就更能提升我們的警戒度了。

開闊我們的視野,多看看不同的言論,避免偏聽一家之言。提高我們對謠言的警戒度和免疫力總是比提高我們的辨別能力更加簡單容易。

心理學:疫情當前謠言四起,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謠言,又該如何抵制

如果你有什麼抵制謠言的好方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