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石鎮:戰“疫”復工兩不誤 小小羊肚菌撐開“致富傘”

烏石鎮:戰“疫”復工兩不誤 小小羊肚菌撐開“致富傘”

嶽衝橋村的羊肚菌種植大棚

紅網湘潭縣分站3月9日訊3月6日,記者走進烏石鎮嶽衝橋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的大棚,一包包營養包覆蓋在田地上,源源不斷地為羊肚菌輸送養分,上棕下白的羊肚菌好似一把把沒有打開的傘,十分惹眼。有的已經成熟,色澤誘人;有的破土而出,剛剛吐露嫩芽,一派生機。

“這個菌子長得很像羊的肚子,味道鮮美,營養價值也很高,現在溫度不高,出菌量還不錯。”該村總支書記張俊明正忙著採摘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菌子。

羊肚菌,是世界公認的一種珍稀食、藥用菌,被公認為是僅次於塊菌的美味食用菌,被譽為“菌中之王”。羊肚菌不僅細嫩鮮美,還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等20多種營養元素,營養價值較高,對強身健體,提高免疫力有很大功效,暢銷國內外市場。

羊肚菌種植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嶽衝橋村村幹部看準了這一點,經多方考察和深思熟慮後,該村決定引進羊肚菌種植,助力該村脫貧貧困戶脫貧致富。去年11月,嶽衝橋村採取村幹部+黨員+貧困戶三方合作的模式(即共同出資,共同種植,共同管理),從雲南昆明購買菌種,種植了三畝羊肚菌。

買菌種、搭大棚、控溫度……張俊明帶著該村貧困戶周建國等人著手開始準備。羊肚菌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較高,由於缺少相關的種植經驗,種植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經過不懈努力,今年2月底,該村試種的第一批羊肚菌成功出菇。據初步統計,基地畝產可達500斤,平均每畝的效益約在2萬元左右。可觀的經濟效益背後是龐大的銷售市場,疫情並未影響羊肚菌的銷售,通過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等平臺,嶽衝橋村的羊肚菌種植基地每日出的菇都被市民“搶購一空”。

如今我縣的種植結構日趨多元化,特色食用菌的種植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香餑餑”,小小的羊肚菌成為了嶽衝橋村的“致富傘”。

“等於這批採摘以後,我們進行成本核算和經驗總結,效益好的話,我們將採取合作社+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向整個村推廣,以此來帶動村上貧困戶脫貧致富。”張俊明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