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為什麼沒列入戰國群雄?

大侃歷史


先秦時期,有一個互相征伐、禮崩樂壞的時代——春秋時期。這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前半時期。它從周平王元年(前770),犬戎攻入鎬京以後,周平王東遷都城開始,一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的戰國前夜,韓、趙、魏三家分晉,滅掉智氏。

從春秋時期開始,周天子號令天下的威望逐漸消失,各路諸侯粉墨登場,不再履行身為周朝天子統御下諸侯的義務,開始角逐中原霸主。

首霸齊桓公賢德開明,加之地理條件優渥,任用管仲為相,勵精圖治,成為春秋首霸;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推行賢政,開創了晉國長達百餘年的基業,成為春秋第二個霸主;楚莊王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問鼎中原成為春秋第三個霸主。對於春秋五霸中的第四、第五霸主,歷史上有兩種版本,一說宋襄公、秦穆公,一說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可不管哪一種版本,繼春秋五霸後的戰國時期,齊國,秦國,楚國,三家分晉後的韓、趙、魏三國都能有一席之地,雖說宋國後來被齊國滅國,但很少能聽說吳越列入了戰國群雄之列。這是為什麼呢?

越王有一個典故——臥薪嚐膽,魯定公十四年(前496),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卻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在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替他報仇。兩年後,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夫妻二人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忍辱負重,最後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

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到越國。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準備復仇。晚上,他只枕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

他任命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還親自到田裡與百姓一起勞作。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王一舉滅掉吳國。這時候剛剛是戰國時期的第三年。

至於越國為何不能名列戰國諸雄,一來越國本來就位處較為偏僻,資源不夠豐富,勾踐臥薪嚐膽十年都要分兩次出兵才能滅掉吳國,可想是多麼窮的地方。同樣的道理,越國離中原地區遙遠,在整個戰國時期沒有存在感,信息和交通極其閉塞。二來,秦昭襄王元年(前306)戰國中期,越國被楚國滅國吞併。此時越國便消失在了中國版圖中。

在賈誼的《過秦論》中,就談到了“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說明在當時中原諸國中,根本就沒把越國放在心上,連後世的文字記載都少之又少。

吳王夫差的驕傲自大、窮兵黷武、剛愎自用,直接導致了吳國在剛踏進戰國時期便被滅國。而越國卻是在滅掉吳國後,也耗盡了攢了多年的國力,發展難以為繼,失去了與列國爭霸天下的實力,淡出戰國諸雄的視線。


鄧海春


一、吳越地理位置偏離中原,相對閉塞;兩國都很早就滅亡了,在戰國也很少參與中原事務;

1、吳國在公元前473年已經滅亡,而戰國時期自公元前475年開始,也就是說戰國時期開始兩年後,吳國就被越國滅亡。

史界一般認定戰國時代是從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476年東周周敬王病逝,周元王繼位;西漢劉向的《戰國策》是自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的歷史編寫成書。“戰國”一詞取自於西漢劉向所編注的《戰國策》。(也有一說是戰國時代應該從韓趙魏三家分晉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為止,即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221年)。這一時期各國之間戰爭不斷,故被後世稱之為“戰國”。

吳國(公元前12世紀―公元前473年)也稱勾吳,是存在於長江下游地區的姬姓諸侯國;被周王室封為子爵,自稱為王。吳國國境大致在今蘇皖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吳國的核心(包括今蘇州、湖州、常州、丹陽等地)。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率兵大敗吳國,吳國被滅,吳王夫差自殺而死。吳國在公元前473年已經滅亡,而戰國時期自公元前475年開始,也就是說戰國時期開始兩年後,吳國就被越國滅亡。自然也沒有被列為戰國群雄。

據史書記載周太王(即姬亶,古公亶父)生有三子,長子太伯(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兒子季歷。 季歷的兒子姬昌聰明早慧,深受太王寵愛。周太王想傳位於姬昌,但根據當時傳統應傳位於長子,太王因此鬱鬱寡歡。泰伯知道父親的意思後,就和二弟仲雍借為父採藥的機會一起逃到荒涼的江南,定居在梅里(今江蘇無錫的梅村),創立了吳國。

2、越國(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 ),在中國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東南方的諸侯國。子爵,姒姓,大禹後代,夏朝國王少康的後裔。周王室封為子爵,自稱為王。

地處東南揚州之地,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大禹的直系後裔。公元前306年,越王無彊北上伐齊,被田姓說客所誤,率領大軍調頭攻楚,結果身中埋伏,兵敗身亡。楚國趁機擴展吞併越國大片領土,越國各族子弟又內訌爭權奪位,越國分裂成很多小國家。越國分崩離析後,其後人分別建立東越,閩越等國家皆自稱正統。這些國家要麼依附大國,要麼被楚國吞併,更別說逐鹿中原了。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軍降越君,置會稽郡。越國國力有限,同時遠離中原地區,相對閉塞。本身也很少參與中原諸侯事務。自然也就沒有被列為戰國群雄。

吳國和越國在春秋時期雖然有過巔峰時期,但都非常短暫。隨後吳國被越國所滅,越國自敗於楚國,越王兵敗身亡,越國也分崩離析。

二、吳越兩國文明相對落後於中原各國,同時也相對閉塞;而且,楚和吳越三國地位都是子爵,在當時地位諸侯裡面,地位很低。雖然戰國時期,各國都紛紛爭相效仿稱王。但春秋時期自封為王只有他們三個國家,這個相當於叛逆啊,只是他們位置偏遠,周王室衰微,無力征討而已。後來楚國強大了,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而吳越卻早已衰亡。


萌哥蛋蛋看世界


吳國、越國都是春秋時期比較強大的國家,至少是曾經比較強大。

圍繞這兩個國家,也誕生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至今還為人所傳誦。

其實從地理位置和國土面積而言,吳越兩國只能算是地處江南的邊陲小國,與中原腹地的晉國、幅員遼闊的楚國以及富甲天下的齊國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而吳越在很長一段時間的裡,而確實如此,屬於春秋時期天下諸侯中的小透明,基本上沒有什麼話語權。

但這一切在吳王闔閭登基之後,發生了變化。

吳王闔閭在一代名臣伍子胥的輔佐下,啟用以孫武為首的一大批能臣,使吳國這個邊陲小國迅速的成長為一個軍事強國。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即位的第九年,吳國一舉攻破楚國都城郢都,震驚天下,使吳國徹底成為了天下諸侯都不敢小視的存在。

後來在與越國交戰的過程中,吳王闔閭重傷去世,新上任的吳王夫差年輕氣盛,不但平滅越國,甚至還北上與老牌霸主齊國爭鋒。

而在吳王夫差爭霸中原的時候,我們熟悉的越王勾踐率軍攻打吳國,幾番糾纏,吳王夫差身死國滅。越國於公元前473年一舉吞併吳國,成為了江南霸主。

那麼我在回到題主的問題,吳、越兩國為什麼沒有列入戰國七雄之中。

其實單從國家強盛程度來講,闔閭、夫差在位時的吳國,滅掉吳國之後的越國,其實都有入選戰國七雄的資格,但遺憾的是,這兩個逆天改命的江南小國,並沒有撐到戰國時期。

一般我們認為,三家分晉是春秋轉入戰國的一個標誌。

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聯合起來滅掉智氏,瓜分晉地,確立是三家分晉的初步格局,歷史由此進入了戰國時代。

但是我可以看到,早在前473年,吳國就已經滅亡了。

甚至就從《戰國策》的開始時間,公元前475年算起,吳國也不過苟延殘喘了兩年就滅亡了。

所以吳國徹頭徹尾的就是一個春秋時期的國家,所以也就談不上入選戰國群雄了。

而越國,在滅掉吳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力還算強盛。

但從公元前375年開始,越國陷入了無休止的內亂之後,子殺父、弟殺兄,叔殺侄,幾乎整個越國王室都沉浸在爭權奪利之中。

而與此同時,北方的田齊政權崛起,西邊的楚國虎視眈眈,國內的吳國舊勢力也蠢蠢欲動,內外夾擊、風雨飄搖的越國,逐漸就淪為了一個二三流的小國,最後甚至還玩起了國內分裂,哪裡比得上同時期的齊楚燕韓趙魏秦呢?

所以吳越兩國的強盛,就像是流星劃過夜空的璀璨,曇花一現,完全不像其他強國,形成了上百年的對峙局面,因此也就沒有資格位列戰國群雄了。

我是@盜帥夜留香YE,關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話題。


盜帥夜留香YE


吳、越為什麼沒有沒有被列入戰果群雄?兩國原因既大不相同,又有必然之處。

吳國沒有列入戰國群雄主要原因是滅亡太早

吳國滅亡於公元前473年,而歷史界公認戰國開始於公元前475年(有說403年),也就是說吳國在戰國一開始就滅亡了,所以吳國不會列入戰國群雄。



越國為什麼沒有列入戰國群雄,原因有三:

第一,時間較短滅亡早。公元前306年,越王無疆被楚軍殺死,越國分崩離析,越國在真正意義上已經滅亡。雖然越國堅持的時間比吳國要長,但是仍然比戰國七雄要短得多。


第二,地處偏僻影響小。越國主要佔據的地方在長江中下游的東南之地,雖然地域廣闊但是當時相對落後、人口較少,同中原其他國家文化差異大,不易被接納,很是參與影響較大的歷史事件。

第三,制度落後蠻荒化。越國雖然在春秋末期短暫稱霸,但是它沒有像其他國家一樣實行改革逐步向封建社會邁進,而是實行分封制,越王勾踐滅吳之後依然如此,使得越國政治不穩定,很容易衰落滅亡。

總而言之,吳、越兩國由於自己的各種原因未能在戰國的舞臺上展示自己,未能被後世列入戰國群雄。


公子皇鋣


西周VS戰國的時間軸

如果把周王朝細時間軸細分!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周滅商、建立西周王朝。第二階段,西周滅亡、東周建立。第三階段,東周王權旁落形同虛設,歷史的腳步踏入了春秋時期!第四階段,戰國時期的兼併戰,大國吞噬小國、強國欺凌弱國!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最為頻繁。

首先!周武王取代商朝建立周王朝,採用分封制,分封一些有功之臣。允許他們在封地建立封國及軍隊,隨著時間的推移,封國的臣子強化地方政權曾強軍事力量。在加上週王室不斷封賞王室宗親分封土地,周天子的王權同時被削弱。一時間!封國達到數千個。在當時被稱為“萬邦之國”

吳、越、春秋時期!

讀歷史的朋友一定對那場吳宮教戰歷歷在目,那是孫武子來到吳國的首戰!吳王闔閭在任用孫武為軍師發動了滅越之戰,孫武以奇謀大敗越軍,越國滅,越王被俘虜。以奴僕之身,嘗夫差糞便之苦取得夫差信任最終被放歸國。不久後,吳國發動了對齊國的戰爭。連年的戰爭使的吳國不堪重負 ,在加上自然災害!吳國急需糧種春耕,此時越王勾踐採用范蠡的計策,把煮過的糧種進貢給吳國。吳國因為播種煮過的糧種,顆粒無收,越國!待天時,經海路、陸路一舉滅吳國!後來越國又被楚國滅亡!


悠悠戰國!弱肉強食、盡顯叢林法則!

由於楚人善戰、好戰、先後滅亡周邊小國,在土地與軍事實利強大的同時。楚國發動滅越國的戰爭,在強楚的不斷攻伐下,最終滅亡越國,盡得吳越之地!雄霸南方。同時,秦國推行變法!以耕養戰,大力發展經濟!使得秦國一躍成為西方強國。魏國、趙國、韓國、相互抱團使的強國不敢攻伐!燕國、齊國、地緣北方!其中齊國居富裕之地!其軍事、經濟不可小視!七國通過戰爭的兼併,經過戰爭的洗理,初步行成七大強國!史稱戰國七雄!


少顏翁


首先很遺憾吳國在被越國滅國時還處在春秋時期,沒有延續到戰國時期,更別說成為戰國群雄。

越國進入戰國時代,雖然其繼任者在戰國前期仍艱難的保留著天下的霸權,但是因為內亂和齊楚兩國的打擊而出現了衰敗,也最終在戰國前期被楚國滅國。因此也沒能成為戰國群雄之一。


歷史小知


我是歷史淘沙,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公元前453年,魏趙韓三家分晉,拉開了戰國時期的序幕。在公元前473年的時候,越王勾踐伐吳,吳王夫差自殺,吳國滅亡。也就是說吳國在春秋時期就已經滅亡了,所以就辦法被列入戰國群雄了。

越王勾踐打敗吳國之後,繼續北上稱霸,最終成為春秋時期的最後一位霸主,勾踐還將國都從會稽遷到琅琊(今山東臨沂)。勾踐死後越國雖然對外還以強國自居,但是國內已經開始混亂,弒君弒父的事情不斷髮生。

到了公元前306年越王無疆的時候,越國已經是內外交困,為了拜託這個局面無疆想學越王勾踐北上稱霸,於是想北上伐齊,但是齊威王派使者勸說越國伐楚,無疆居然同意了,沒錯他同意了!結果伐楚的時候被楚國一頓猛捶,無疆也被楚軍殺死,其後無疆的兒子們紛紛稱帝,越國陷入了分裂時期,此後再也沒有統一過。

由此可見越國進入戰國時期之後開始衰敗,已經不是強國了,沒有了列入戰國群雄的實力。


歷史淘沙


從時間來判斷,吳國的歷史並沒延續到到戰國時期,吳國在春秋末期就已經被為越國滅亡了。而越國雖然在戰國時期還存在,但由於其經濟和軍事水平均落後於戰國七雄,吳越兩國均不能列入戰國諸雄的行列。

經濟基礎

吳越地處於江南之地,在春秋戰國時期經濟水平是落後於北方,雖然經過了吳國和越國的一定開發,但力度還是遠遠不夠的。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提到“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吳越春秋》也記載“人民山居,雖有鳥田之利,租貢才給宗廟祭祀之費。乃復隨陵陸而耕種,或逐禽獸而給食。”

說明當時吳越地區地廣人稀,大部分地區都還處於刀耕火種的原始經濟狀態,甚至還存在更原始的漁獵採集狀態。此時的中原地區都已經轉變成鐵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所以其他戰國七雄在耕作方式上的進步更加拉大了雙方的經濟差距。

軍事實力

由於經濟實力的差距,決定了吳越地區可以動員的軍隊數量是有限的。在吳國最巔峰時期,也只能動員三萬軍隊去攻擊楚國,即便算上留守軍隊會超過五萬人;越國在滅吳之戰中,據記載出動了大約五萬人左右。在越國吞併了吳地後,以越國低效的統治能力,所可以動員的軍隊不會超過十萬人。另外後來根據楚國輕鬆滅掉越國來看,越國不僅軍隊人數不多,而且戰鬥力也不怎麼樣。


所以如果越國的軍隊放同時期的強國的戰爭中,動輒數萬數十萬的規模,越國可能一戰就把全國的軍隊損失的差不多了。以越國的軍事實力也不足以成為戰國諸雄之一。


浮沉的歷史


經過春秋時的征戰,戰國早期大概還剩十多個國家(例如還有中山國,巴國,蜀國,越國等),不久也被兼併,其中只有7個國家得以在戰國的大部分時間裡存活下來。最後其他六個國家被秦國吞併,統一了中國。越國不久被楚國吞併了,楚國範圍東邊到江蘇上海(上海“申”江就取自楚國春申君),西到湖北三峽。戰國的歷史基本上是這七國國家之間的外交軍事文化的歷史,其他國家都是小國基本上已經沒有影響了。


九流叔叔


先秦時期,有一個互相征伐、禮崩樂壞的時代——春秋時期。這是中國歷史上東周的前半時期。它從周平王元年(前770),犬戎攻入鎬京以後,周平王東遷都城開始,一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的戰國前夜,韓、趙、魏三家分晉,滅掉智氏。

從春秋時期開始,周天子號令天下的威望逐漸消失,各路諸侯粉墨登場,不再履行身為周朝天子統御下諸侯的義務,開始角逐中原霸主。

首霸齊桓公賢德開明,加之地理條件優渥,任用管仲為相,勵精圖治,成為春秋首霸;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推行賢政,開創了晉國長達百餘年的基業,成為春秋第二個霸主;楚莊王任用孫叔敖為令尹,重視社會生產,發展經濟,充實國力,問鼎中原成為春秋第三個霸主。對於春秋五霸中的第四、第五霸主,歷史上有兩種版本,一說宋襄公、秦穆公,一說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可不管哪一種版本,繼春秋五霸後的戰國時期,齊國,秦國,楚國,三家分晉後的韓、趙、魏三國都能有一席之地,雖說宋國後來被齊國滅國,但很少能聽說吳越列入了戰國群雄之列。這是為什麼呢?

越王有一個典故——臥薪嚐膽,魯定公十四年(前496),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卻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在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替他報仇。兩年後,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夫妻二人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忍辱負重,最後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

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到越國。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準備復仇。晚上,他只枕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裡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嚐嚐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

他任命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還親自到田裡與百姓一起勞作。經過十年的艱苦奮鬥,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王一舉滅掉吳國。這時候剛剛是戰國時期的第三年。

至於越國為何不能名列戰國諸雄,一來越國本來就位處較為偏僻,資源不夠豐富,勾踐臥薪嚐膽十年都要分兩次出兵才能滅掉吳國,可想是多麼窮的地方。同樣的道理,越國離中原地區遙遠,在整個戰國時期沒有存在感,信息和交通極其閉塞。二來,秦昭襄王元年(前306)戰國中期,越國被楚國滅國吞併。此時越國便消失在了中國版圖中。

在賈誼的《過秦論》中,就談到了“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中山之眾”說明在當時中原諸國中,根本就沒把越國放在心上,連後世的文字記載都少之又少。

吳王夫差的驕傲自大、窮兵黷武、剛愎自用,直接導致了吳國在剛踏進戰國時期便被滅國。而越國卻是在滅掉吳國後,也耗盡了攢了多年的國力,發展難以為繼,失去了與列國爭霸天下的實力,淡出戰國諸雄的視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