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光:在音樂世界裡縱橫馳騁

有些人究其一生都在尋找歸宿,有時是一片山水,有時是一尾笛聲。人們在自性的修行中,接納著悲歡離合浸潤時光。

古今,樂曲給了人身心靈的解放,越來越多的人在追隨心音共振的一首歌、一個人時獲得了某種歸宿感,那麼創造這些靈魂藝曲的大師呢?他們的歸宿又在哪裡?

本期嘉賓:張宏光


我轉身,張老師拿出了一張和牧民的合影,在他潛意識的記憶庫,呼喚靈感的創造條件是走出去,他喜歡雲南喜歡內蒙,曾深入草原大漠,足跡遍佈十餘個旗縣,八年的時間積澱,成就了他草原音樂裡的蕩氣迴腸,音樂的語言是永生難忘的,這與大自然給予他的情感體驗不無關係。

張老師:我愛草原,當我需要不斷注入新的靈感的時候,我就要來內蒙,我對馬頭琴有著深深的眷戀。

我:您骨子裡有英雄的悲壯,《易·狼城》裡卻有某種憂傷。

張老師: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角落,那個角落存儲憂傷。

我:憂傷從何而來?

張老師:我想讓憂傷隨音樂而去。

我:我們感受到了,在這裡面尋找著自己,並得到釋懷。

張老師:人其實很脆弱,尤其當你心中有大情的時候。

我:創作了這麼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幾乎每一個地方都有您一首代表作,這樣的成就不是人人都擁有。

張老師:我想給祖國更多,這是我的中國夢。

張宏光在2006年中國新鄭炎黃文化旅遊節擔任拜祖大典的音樂創作及音樂總監後,在心中給自己繪製了一張藍圖,要把音樂的紅旗插遍全國,祖國的大江河山映著張宏光的腳印,那些腳印踩實了他的勤懇和執著,他說,“我是朝鮮族,要為自己的民族寫歌,寫出最好的歌!”


命運已在回眸中註定


四十多年前,瀋陽軍區雜技團的一段往事開啟了張宏光的音樂人生。他回憶說,現在已成團長的一位戰友當年編了一個模仿卓別林的節目,找了很多老作曲家,因為是小孩,未能獲得他們的創作,他就找到我,“宏光你幫幫我吧!”那時的張宏光只有15歲,初生牛犢不怕虎,僅在當時跟瀋陽音樂學院的老師學了一些音樂技術,鋼琴、合聲……從嚴格意義上沒有深入學習,看著戰友左右犯難,張宏光說“成吧,那我給你寫!”戰友喜出望外,把他關進辦公室,“我相信,你一定能寫出最棒的音樂!”就這樣,磨了幾天,雖然寫得很痛苦,但憑著天生對音樂的直覺,雜技音樂《卓別林》創作出來了,在當時產生了不小的反響,幫戰友度過了難關,也為自己拉開了音樂生涯的序幕。

音樂世家的薰陶讓張宏光漸漸在這個領域嶄露頭角,80年代,一部印象派交響作品《空白》,成為了當時為數不多的大篇幅樂章,而那僅僅是身為學生的張宏光的一部習作。他回憶說,“那時候,父親把我放到排練室,一待就是一天,每天耳濡目染。”說到這,他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對往事的眷戀,我彷彿看到了一個小男孩坐在教室最後看著那些隨音樂情不自禁搖擺的大人,接受著自然且最美好的薰陶,飄蕩的音符哄著一個孩童從懵懂到成年,這樣的優待對一個生來即為音樂的人來說是幸運的,就像在談到哥哥張千一,張宏光說,“這麼多年,每當回瀋陽老家,哥哥依舊會坐到鋼琴前彈奏起《北方森林》。”這首曾獲金獎的交響音畫,穿越了流年,在往事的回望中,讓他感慨萬千,也正是哥哥當時總讓他提意見,奠定了張宏光作曲的信心,家庭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民族樂隊的融合,這些生活的閱歷鍛造出了張宏光創作的真金白銀。


學習和閱歷即是功力


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這樣一位天才,為此,我們展開了下面一段對話。

張宏光:在音樂世界裡縱橫馳騁

我:您覺得成功路上什麼最重要?

張老師:學習是基礎啊,三年音樂附中,五年音樂學院,八年的學習積澱了專業素養;另外就是經歷,部隊的團結友愛,領導的關懷照顧對我來說彌足珍貴。創作是感性的,這種感性不是說你高興,你悲傷就能有一個很好的表現力,是需要時間來沉澱,而學習,不斷地學習不會讓你走彎路,兩者缺一不可。

我:成功的路上離不開貴人,張老師您的貴人是誰?

張老師:提到人生的貴人,我很想感謝一位老師,77年正好趕上脫軍裝上學考音樂附中,由於14歲當兵理論知識相對匱乏,文化課不及格,學科主任一看我專業考得不錯,就跟學校提“這個學生如果不進來,今年這個班沒法辦!”就這樣破格錄取了我,從此進入了科班,開始了作曲專業道路的學習,是這位老師改變了我的命運。

我:那些恩情在您人生的道路上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張老師:人啊,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哪怕是滴水之恩,後來我就想,其實人的情是還不完的,你怎樣去報答,都抵不起當年那個時空裡那份厚重,恩師幫助了我,我成長起來後,就去幫助別人。前兩天我收到一條短信,說在去年我為這個年輕人做了一件什麼事,過年要來看我,謝謝我,我都記不住了,他還記著。我這個人,要求自己有恩必報,但我從來不要求別人,做了就是做了,幫了就是幫了。

我:可以說您在用這種方式表達著人與人之間連綿不斷的愛和永恆嗎?

張老師:我想用音樂表達愛,想讓更多的年輕人真正懂得人生的大愛,在追求音樂的過程裡,感悟自己,感動別人。

我:很多音樂人中途改行了,您覺得是物質的世界改變了他們嗎?

張老師:世上沒有救世主,當然,任何外在客觀的東西都不能左右一個真正想做音樂的人,現代社會,一切以物質為條件,但屬於精神的東西應該是永恆存在的。當年我們很多同學,有的成家以後,迫於壓力確實改行了,有些真的想把音樂做好,可能因為創作的侷限最終調整了方向選擇了其他道路。

我:這裡面有些轉行可能是到達創作的瓶頸了,再想有成就,硬拔是拔不起來了,可以說,天賦對一個人長久的成長至關重要呢?

張老師:天賦求之不得,自己能做的就是努力學習努力感受。

人生的經歷讓這個豁達的北方漢子將人格魅力與獨到的藝術見解相融合,在音樂世家與生俱來的天賦基礎上,源於內心,融入他心的作曲、編曲功力更加深厚。或許,張宏光從來沒有問過自己想要什麼,但是,向前走,為了音樂向前走是他全部的理由。


更好的“張宏光”永遠在下一首


我:您曾在“唱響中國”新創作歌曲音樂會的採訪中,說要把自己最好的音樂狀態展現出來,您認為目前創作最好的音樂是哪一首?

張老師:你喜歡聽《向天再借五百年》嗎?我認為,明天的音樂會更好!

我:一首成功的作品耗盡了創作者的心力,您是以怎樣的方式去放鬆的?

張老師:把酒言歡是常態,可現在啊,對榮譽的領悟,已經把這些都看淡了,回家樂呵一下就完了。

我:回去反反覆覆回味?

張老師:一氣呵成的作品,從來沒有回過頭去聽,只是看電視,聽到了就是聽了。

我:創作焦慮的時候會發脾氣嗎?

張老師:當然了,百爪撓心。

我:聽說您上一次住院,就是創作時過於勞累,以至於錄製的時候突發腦溢血。

張老師:構思讓我重度失眠。做我們這一行,有時候會應酬,應酬完了,人家回去睡覺了,你還得去想,我要怎麼寫,我要怎麼表達。

我:為創作付出這麼多值得嗎?

張老師:感謝這條道路選擇了我,一切赴湯蹈火,一生心甘情願。

張宏光:在音樂世界裡縱橫馳騁

當韓磊演唱這首歌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他還在埋頭繼續創作。在他心中,最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首。在不斷突破自己,推陳出新的過程中,壓力不言而喻,創作過程的焦慮激勵著張宏光不斷挖掘,不斷進取,一首滿意的作品,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場聽覺盛宴,更是社會意義層面的精神勵志與靈魂歸宿。隨著年齡的增長,錄製完一首滿意的作品,張宏光已經對外在的榮譽淡然了,內求新穎獨特是他永遠不變的目標。


瞬間即永恆


人與作品越是反差大,越能跳出感覺的侷限,獲得作品裡的鮮明,藝術內在的呼喚讓張宏光將萬千情緒融入器樂之中,抓住生活每一個稍縱即逝的靈感,在張老師的心裡,創作出耳目一新的音樂是他要到達的聖殿。站在音樂的世界,他既是眾人的伯樂,幫助過很多人,成就過很多人,又是馳騁的千里馬,筆耕不輟,給予了大家更多的聽覺體驗,打開了無數人的心靈,在詞作家曲作家歌唱家一環扣一環的齊力創作下,跨越創新,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張宏光,腦海裡早已千里之外,我們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但是分秒、絲毫都是與音樂有關。有一次,他想到了一個旋律,沒有及時記下來,懊悔得幾夜沒有睡著覺。後來,他的兜裡常常有一支筆,靈感來了的時候再也跑不掉了,那是他最喜悅的時刻。說到這,已有皺紋的張老師幸福得就像吃到一口甜蘋果的孩子。

當年韓磊結婚,張宏光送出了一份特殊的彩禮,眾嘉賓翹首盼望著儀式的開始,新郎挽著新娘伴著一曲《天邊》閃亮出場。張宏光說再回去聽為他們的愛情故事編曲的《天邊》內心波瀾起伏,新的征程和曾經的路,人或許一生都在尋找歸宿,情隨心走,心念不動。聽理查·施特勞斯晚年寫的《最後的四首歌》,塵世中的一切其實都是過眼煙雲。尋來覓去,只有音樂裡有著我的歸宿,我們的歸宿。”說到這,他喝了一口紅酒。

酒香,酒釀,歲月悠悠。


一場盛宴背後的前世今生


在問及音樂會《手寫的流年》的淵源時,張老師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愛人。夫人說,當時我提議給宏光辦一場音樂會,朋友們就張羅起來了,當時暫定音樂會主題叫“向天再借五百年”,後來一張他手扶一米多高譜子的照片傳到中央電視臺策劃李媛手裡,她看著那堆成山的譜子突發奇想,改叫“手寫的流年”!2018年7月28日晚,《手寫的流年》張宏光經典作品音樂會在北京凱迪拉克中心成功舉辦。

張宏光:在音樂世界裡縱橫馳騁

我:妻子在您創作過程中出了不少力吧!

張老師:她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讓我能一心撲在創作上。尤其對待女兒,那天女兒鋼琴考級,我一聽,彈得不錯嘛!什麼時候開始學的我都不知道,這就是她媽媽一手帶著她學習,在她腦海裡,認為音樂家的孩子就得學鋼琴,只要她認為孩子應該接收的知識,一樣都沒有落下。

我:孩子對您有過埋怨嗎?埋怨爸爸沒有陪伴她。

張老師:妻子在這方面對孩子有很好的疏通,由於長期在外,女兒上幾年級我都給忘了,但是妻子很理解我,她讓女兒從小在心理上對爸爸,對爸爸的事業,以及對人與工作的關係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我們家孩子很小就知道做一件事要投入,以後長大工作要盡職盡責做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從這點上,我感謝妻子,感謝妻子的格局以及她在家庭角色中的把握和對女兒人生觀的引導。

能靜心創作離不開夫人的犧牲,這個小張宏光11歲的女人為了他安心走遍大江南北,辭了工作承擔起了主內的重擔,默默站在背後掃除他一切後顧之憂。由於藝術創作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長時間的專注,在女兒的生活和教育上全靠妻子一人。朝鮮族有一句諺語,聰明的鳥兒珍惜羽毛,聰明的人兒珍惜時間。敬業,是深入骨子裡的,每次與韓磊一起吃飯,席間的話語永遠是圍繞著創作,沉浸在每一個音符裡,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幾十年踏踏實實幹事,沉下心來做音樂。人生多感受,一個音樂人用自己的五味雜陳填滿了音樂的世界,著名音樂評論家金兆軍稱張宏光為中國流行音樂活字典。

張宏光:在音樂世界裡縱橫馳騁

夫人的手機屏保是把幼年的張宏光演奏和現在女兒演奏兩張照片PS在一起的,我看著當年還不知自己將為大師的小小張宏光,眼中滿是對音樂的愛和渴求。他對音樂坦坦蕩蕩,他的音樂人生便是燦爛輝煌。

在我們採訪的過程中,張老師的手機數次響起,是為一首曲子的最終敲定。工作之中,工作之外,張宏光永遠是與音樂在一起。

與智者聊天永遠是意猶未盡,回憶的點滴都是故事,故事裡是那一代音樂人對夢想的詮釋。窗外小年的鞭炮聲把我們從記憶中拉回,我們都激動地站了起來,張老師舉杯感謝改革開放,感謝黨的方針政策,40年改革變遷,作為一個心懷家國的作曲家,每一次創作都飽含著對時代的感悟,他用對夢想的堅守描繪著祖國發展的壯闊宏圖,與時代同步,與世界同行。杯中酒一飲而盡,張老師說,年輕人有夢就要大膽去付出,去承擔,摒除功力思想,真心做一個純粹的人,紮根生活,潛心創作,用工匠精神,把對夢想的愛融入血液,融入時代,奉獻祖國!

張宏光:在音樂世界裡縱橫馳騁

夜深了,星空璀璨。明天張老師就要回到北京投入新歌的創作,轉眼就快過年了,在他的音樂路上,永遠沒有停歇的腳步,而我將在內蒙繼續追隨他的步伐感受他音樂世界裡的大國情懷。音樂讓我們相聚於此,相見是恨晚,但每一個熟悉張老師作品的人,早在幾十年前,就已如初見,他的音樂人生,激勵了多少人的多少青春,我想,這大概是在用音樂修行吧!

我們一起走進雪中,我仰望海拉爾的夜空,冰雪世界裡我們頭頂一片藍天,追隨同一個夢。我回頭看著雪中的張老師,已經五十多歲的張宏光依舊像一個大男孩,他為藝術活得太純粹了,他的世界裡只有音樂。雪飄落在我們的頭上,臨別前,夫人送給了我一張用紅色薄棉紙包好的唱片,她說,希望你喜歡《水月空禪心》。

張宏光:在音樂世界裡縱橫馳騁

海拉爾的雪是浪漫的,伴著一種相聚的情懷,飄飄逸逸。

月光拉長了我們的影子,我揮手,再見國寶級音樂大師,音樂盛典,還會再見。

遠處,不知誰哼起了《孔子春秋》的主題曲,“仲尼昨天你在哪裡,咋相信你來你去是天意……仲尼明天你要去哪裡,人生一世你向誰吐露心機,寥落時間點滴真情意……時時抬頭我仰望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