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網上的水果永遠都"賣不出去"?

常言道:十騙九因貪。但有時候交智商稅不一定是貪念作怪,只怪你太善良。

前幾個月朋友圈刷屏的「甘肅百萬斤花牛蘋果滯銷」的文章讓很多網友慷慨解囊,然而沒過幾天#甘肅百萬蘋果滯銷系假消息#的熱搜讓很多人覺得自己被套路了,結果氣還沒消,又在微博刷出#甘肅蘋果豐收卻滯銷#的消息。

為什麼網上的水果永遠都

堪稱薛定諤的甘肅蘋果銷量到底怎樣不好說,反正網友們的同情心是被消費完了。沒有水果永遠滯銷,但永遠有水果正在滯銷這幾年朋友圈從來不缺滯銷的水果,你可能剛買完臨猗縣的蘋果,禮泉的甜桃又滯銷了,陝西的黑布林快遞還沒到,貢梨滯銷又急哭了果農們。

為什麼網上的水果永遠都

為什麼網上的水果永遠都

最早給果農們豎立這種「賣慘」人設的是各種微信和淘寶上的電商們。公眾號的文章大多以《救救果農,XXXX 滯銷》為標題,故事大同小異:水果豐收,中間商壓價,無人收購,水果滯銷,心血白費。配圖一定要慘:水果堆積無人問津,老人小孩婦女一律愁眉苦臉、欲哭無淚,文末再附上購買鏈接,一包煙錢就能獻愛心,不買是人?淘寶上的商家連故事都不用講,只要放上這位滯銷大爺的照片,帶貨效果可能比李佳琦還好。

為什麼網上的水果永遠都

如今淘寶和微信都加強了對這類悲情營銷的審核,大爺的圖片已經在上面銷聲匿跡,而且這個大爺家裡是種植蔬菜的,並沒有滯銷,這是被有心人在網絡的盜取的圖片,但各地的水果依然在「被滯銷」,只不過商家換了個地方講故事,在抖音上切橙子,在快手上吃檸檬,滯銷的罪魁禍首依然是賺差價的中間商,網友們整齊劃一地刷著「你賣不掉,我買不起」,然後紛紛下了單。只可惜,打動你愛心的那些照片和故事,絕大部分都是假的。

為什麼網上的水果永遠都

雖然商家和營銷號很容易利用信息不對稱收割愛心,但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隨著媒體各種實地調查和深入走訪,打臉來得也很快:果農的悲傷是裝的,故事是編的,照片都是特意擺拍,演技更是一流。禮泉縣甜桃賣不出去當垃圾倒了?——倒的是殘次品;陝西黑布林滯銷?——其實是供大於求果農不願低價出手;河南南召黃梨滯銷果農忍痛餵豬?——餵豬的是壞梨爛梨

但千萬別把炮火對準果農們,整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他們,如果能把網絡營銷玩得這麼溜,也不用賣慘和求救了,如此深諳網絡營銷的,必定是面向消費者的電商平臺。水果滯銷的現象並非完全不存在,但消費者被兜售的故事大多是電商為了銷量營造的噱頭。我們消費者被忽悠著下單也就算了,然而消費者用「少抽一包煙錢、少喝一杯星巴克」買來的水果,往往質量並不怎樣,不是沒熟就是爛了,甚至連水果的影子都沒見著,但一想到自己為扶貧事業作了貢獻,又驕傲地挺起了胸膛,殊不知自己的愛心都餵了狗。

為什麼網上的水果永遠都

但滯銷的問題沒那麼簡單坦白說,即使沒有商家的套路,真實的瓜果滯銷新聞每月也屢見不鮮。滯銷有渠道不通暢的原因,因此電商的確是農產品擴大銷售的選擇,國內也不乏真心實意想幫助果農們賣水果的平臺。

為什麼網上的水果永遠都

這兩年從被嫌棄到「真香」的拼多多已經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之一,讓很多人上頭的「多多果園」免費兌換水果,就是拼多多從果農手中直接採購的,除此之外,拼多多還打造了一套「拼農貨」體系快速連接農產品與消費者,去年幫農民賣出了 653 億農產品及農副產品。直播這種得到驗證的帶貨形式也成了扶貧工具:淘寶今年 3 月啟動「村播」計劃,雙 11 期間 10 天預售 3 萬噸農貨;字節跳動旗下的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平臺通過直播、短視頻、小視頻等幫助農產品精準傳播,還有培訓貧困農戶掌握新媒體工具d 「扶貧達人計劃」;快手舉辦「逛市集」山貨專場直播,由主播帶貨,以今年 4 月的「福苗計劃春季專場」為例,3 天的活動瀏覽量超過 1.54 億次,超過 10 萬的商品下單。

但略顯魔幻的是,這些大平臺正是我們前文提到的各種水果滯銷騙局上演的地方,雖然投機的商家未必會影響到真情實感賣貨的農民,但「狼來了」的故事講多了,難免透支公眾的信任,哪怕水果真的滯銷了,消費者在買單之前都會猶豫一下。不用說滯銷了,只要沾上賣慘二字,大家都習慣等一個反轉,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發「羊毛黨把天貓水果店薅倒閉」一事,眾人對事件主角「果小云旗艦店」的態度就經歷了同情受害者到質疑營銷的轉變,雖然此事尚未有定論,但抄襲他人店鋪、店主農民身份真假等疑雲顯然讓店鋪重新開張後積極下單的網友覺得自己的愛心又被消費了一遭。

為什麼網上的水果永遠都

而想老老實實賣水果的果農們,就算平臺給了流量傾斜和扶持,不懂營銷、沒有服務經驗的他們,還真不一定能打得過把水果滯銷、幫外公賣茶葉、集體回深山賣土蜂蜜等賣慘營銷手段玩得爐火純青的無良商家們。另一方面,一遇到滯銷就在媒體上呼籲吆喝只能解一時之困,卻不是長遠之計,為什麼會滯銷?產能過剩、質量不佳、流通不暢、盲目跟風種植等,背後的原因更值得深入探究,投機、套路消費者固然不可取,但消費升級、新零售趨勢下,果農們也應該努力適應新的市場形勢和需求,而不是在水果賣不出去後指望著大家獻愛心。我只是想要個水果自由而已,別再用故事套路了我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