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中將,與楊勇陳再道齊名的二野十大虎將,空軍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政治部主任

開國中將,與楊勇陳再道齊名的二野十大虎將,空軍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政治部主任

解放戰爭時期,第二野戰軍轉戰華北、中原、華東和西南地區,殲滅國民黨軍約221萬餘人,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名將手下無弱兵,二野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旗下有成千上萬個英勇善戰的驍將,軍史專家將其中楊勇、陳再道、郭天民等對黨忠心耿耿、為人民捨生忘死、極富傳奇色彩的十位將軍評為“十大虎將”,這“十大虎將”中有一位特殊的將軍,他從紅小鬼一路走到開國中將,不是依靠戰功赫赫,而是憑藉對我軍生命線——政治工作的終身守護成為“虎將”之一,他就是“政工行家”王輝球中將。

擔架上的宣傳科長

王輝球,1911年11月8日出生於江西省萬安縣雁塔村一個農民家庭。他8歲進入村裡的初級小學唸書,後以優異成績考入縣立第一高等小學。由於家境貧困,王輝球高小畢業後到鄰縣遂川縣雜貨鋪當了一名學徒。此時,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失敗後,將部隊拉到井岡山開闢革命根據地。為擴大紅軍影響和拓展根據地,1928年1月初,起義部隊到井岡山周邊幾個縣活動。1月5日這一天,工農革命軍來到遂川縣,立即組織成立工會,並於1月24日建立了遂川縣工農民主政府,遂川縣的歷史掀開了嶄新一頁。目睹毛澤東在遂川親自向民眾宣傳革命道理,王輝球知道了共產黨是為窮人打天下的隊伍,他毫不猶豫決定加入這支隊伍,參加店員工會和工人赤衛隊,隨後於1928年3月在茅坪加入了師團直屬分隊少年團。

王輝球在少年團首次接觸到了宣傳工作,這個十六七歲的少年從此就跟政治工作結下了不解之緣。1928年3月中旬,少年團跟隨工農革命軍南下湘南迎接朱德、陳毅的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在這次行動中,王輝球擔任警戒放哨、宣傳群眾、書寫標語等工作,每到一地就向當地群眾宣傳共產黨主張,講述革命形勢,擴大紅軍影響。經過初步接觸和實踐政治工作,王輝球於1930年初擔任了紅12軍第3縱隊第102團機槍連政治指導員,1932年轉任紅12軍第34師第100團1連政治指導員。4月,紅軍決定攻打福建漳州,100團是此次攻打漳州的先頭部隊,王輝球所在的1連被上級指定為攻打漳州要塞天寶山的主攻隊伍。在這次戰鬥中,由於敵軍火力過於猛烈,雖然紅軍最終拿下了漳州,但自身也付出了巨大代價,1連最後只剩下30多人,王輝球也身負重傷,經過搶救才倖免於難。

1934年,王輝球調任紅1軍團第2師第4團俱樂部主任,參加了中央蘇區廣昌保衛戰、溫坊襲擊戰等戰鬥。是年秋,紅軍開始戰略轉移,王輝球調任第1師政治部宣傳科長。長征路上的宣傳工作並非易事,最大的難題就是宣傳材料短缺,紙張、寫字畫畫的材料都沒辦法隨時供應。作為宣傳科長,王輝球因地制宜,帶領隊伍靠“一黑一白”作為製作宣傳標語的原材料,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一黑”是指每到一地,戰士們就去老鄉家刮鍋灰,這“一白”就是購買當地的白灰,再用土製的刷帚、笤帚將宣傳標語刷在牆上。宣傳員的日常工作也是異常辛苦,他們要早起,吃飯也要比別人早,只要先頭部隊出發,他們就得立刻跟上。行軍路上最活躍的也非宣傳員莫屬,他們時而沿著街鎮向當地民眾發放傳單,時而在醒目的牆壁和陡峭的懸崖峭壁寫標語,時而在空曠的場所製作民眾通俗易懂的宣傳畫,時而在部隊休息時表演文藝節目。除去這些日常的宣傳任務,他們還負責像對敵喊話這種危險的任務,稍不留神就會喪失性命。王輝球后來回憶長征期間的宣傳工作時說:“長征時期的宣傳鼓動工作,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和戰鬥性,紅軍宣傳隊堪稱是艱苦歲月裡,政治思想文化戰線上的一支尖兵。”

1934年12月下旬,中央紅軍突破敵人的四道封鎖線後進入貴州劍河。12月22日,部隊向鎮遠挺進,部隊行進在“地無三尺平”的貴州山地上本已十分困難,恰巧又遇上陰雨綿綿,讓行軍雪上加霜。王輝球像往常一樣帶領宣傳隊給部隊加油打氣,他正打算在一處陡坡山澗上書寫標語時,不慎腳下一滑,跌下陡坡,頓時不省人事。受重傷的王輝球隨即被送往紅軍醫院接受治療,被診斷為右腿骨折。這時的王輝球心情有些複雜,他知道,長征前途未卜,一路上不知道還要經歷什麼艱難險阻,自己受重傷很可能就像很多人一樣被留在老鄉家。師政治部主任譚政得知王輝球受傷的消息後,對這個宣傳科長十分關心,囑託師衛生部一定要把王輝球抬走。就這樣,王輝球在擔架上度過了長征那幾個月。當時紅軍有時會僱傭挑夫抬王輝球,然而當遇到飛機轟炸時,挑夫扔下擔架就跑,王輝球多次咬牙爬起來趕上隊伍。對此,王輝球后來有詩寫道:“劍河山高雨不停,腿折骨碎昏不醒。譚政救護上擔架,階級兄弟救我命。”

王輝球受傷5個月後,才逐漸能夠走路,但王輝球面臨的卻是長征路上一個個難關。雖然大傷初愈,他並沒有繼續休息,而是堅決要求為部隊工作,組織上任命他為紅1軍團第2師政治部宣傳科長。1935年6月,紅軍的重要難關夾金山擺在了面前,上級命第2師率先通過夾金山為全軍開路。剛剛病癒的王輝球面對雪山上愈發稀薄的空氣顯得體力不支,但他堅決咬牙帶領部隊用歌聲提振精神,最終翻越雪山難關,成功在達維與紅四方面軍一部會合。王輝球在部隊會合後再次回到2師4團擔任俱樂部主任,毛澤東指示第4團擔任右路軍過草地的先頭部隊。8月19日,第4團向茫茫草地出發。這裡沒有人煙和樹木,迎接紅軍的只有深深淺淺的泥潭。王輝球讓宣傳隊員背上木頭做的路標,寫上“由此前進”的字樣,一部通過後將路標插在路上,指示後續部隊前行。經過七天七夜的跋涉,4團終於走出了草地,完成了中共中央交給先頭團的光榮任務。

戰爭歲月裡的“政工行家”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陝甘支隊(原紅一方面軍)到達陝北。王輝球被調到第2師任宣傳科長,參加了東征戰役、西征戰役和山城堡戰鬥等作戰行動。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王輝球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685團宣傳股長,1938年1月調任343旅政治部宣傳科長。9月,旅政治委員蕭華率部抵達山東樂陵,與先期部隊整合為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王輝球任政治部宣傳部長。此後,他先後任第六支隊政治部主任、魯西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後任主任)、冀魯豫軍區教導三旅政治部主任、冀魯豫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

抗日戰爭期間,王輝球大部分時間是以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做戰爭期間的政治工作,這些經歷使他成為了一名身經百戰的“政工行家”,他的工作方法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為打仗作戰增添了無形的“戰鬥力”。他善於深入人心做工作。抗日戰爭期間,逃兵現象時有發生,既有客觀戰爭殘酷的原因,也有部隊自身原因。某連隊一位抗大畢業的學生十分看不慣連裡某些幹部的官僚主義行徑,反對設隱蔽卡哨抓逃兵。連隊幹部不做深入分析就對該抗大學生展開批評。王輝球得知此情況後,立即對該連隊展開幫助教育。他教育連隊幹部不要僅僅採取消極的工作方法,要真正開展革命主義教育,幹部要懷著革命感情去關愛部屬。經過此番教導,該連幹部認識到錯誤,積極改正,杜絕了逃兵現象的發生,連黨支部還被評為模範黨支部。他善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王輝球任教導三旅政治部主任期間,發現下轄的三個團各有特色:7團能打仗,作戰經驗豐富,但文化程度不高;8團文化素質高,知識分子多;9團多為當地幹部,對敵情瞭解好,紀律工作好。王輝球主張三個團的幹部互相交流,這極大增強了三個團的全面建設,進一步提升了教導三旅的戰鬥力。他還善於自主創新解決問題。戰爭期間的幹部培訓工作對政治工作人員來說是個普遍的難題。王輝球則自主創新,發明了“飛行學校”,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飛行學校”的核心就是利用戰爭間隙,用專題短訓班的方法組織幹部培訓。時間1至2天,每次專題不一,內容豐富多樣。既不耽誤作戰,又能有效提高幹部的軍政素質,可謂一舉兩得的高效方法。政治工作是個龐大的工程,王輝球則是政治工作優秀的工程師,他的諸多工作方法堪稱解決實際問題的範例。但由於忘我工作,1943年冬,王輝球積勞成疾,不得不放下工作前往延安學習休養。

開國中將,與楊勇陳再道齊名的二野十大虎將,空軍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政治部主任

◆左起:蘇振華、王輝球、楊勇、吳實合影。

抗戰勝利以後,王輝球又回到晉冀魯豫軍區工作。1945年11月,晉冀魯豫第7縱隊成立,王輝球任縱隊政治部主任。1947年,第1縱隊和第7縱隊合編,成立新的1縱,王輝球繼續擔任政治部主任。8月初,晉冀魯豫野戰軍在劉伯承、鄧小平的帶領下千里躍進大別山,直插敵軍腹地。8月27日,1縱到達大別山區,完成戰略進軍任務。大別山區曾經是紅四方面軍發家之地,屬於革命老區,但由於敵對勢力摧殘,當地局勢多次出現反覆,百姓對解放軍的態度也深存疑慮。此外,很多官兵對此次拋棄後方急行軍的目的理解不夠深刻,很多北方士兵來到條件艱苦的大別山區非常不適應,思想上多有波動。針對這些問題,野戰軍首長決定根據中央軍委命令開展一場以訴苦和三查為中心的新式整軍運動,密切聯繫群眾,穩定官兵思想,完成作戰任務。王輝球在此次整軍運動中協助縱隊首長加強組織領導工作,在1縱中主持骨幹集訓,重點查整驕傲自滿、右傾情緒、軍閥習氣和違反政策紀律等不良傾向,將培訓好的骨幹分配至各個基層單位,讓整軍運動真正落到實處。此次整軍運動採取從上到下的方式,領導幹部也不能排除在外,劉伯承司令員強調:“要整首先從頭頭整,從主要負責的領導幹部整。”王輝球后來回憶,“對中高級幹部人人敞開思想,個個不留情面,將影響部隊團結和進步的問題一一揭露出來,痛快淋漓地進行自我批評和思想交鋒。這在我們縱隊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後來,野戰軍東進參加淮海戰役並取得勝利,鄧小平也明確指出,勝利的重要源泉是整黨整軍。

1948年11月1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全軍重新統一番號。劉鄧大軍編為第二野戰軍,下轄第3、4、5兵團,王輝球擔任第5兵團第16軍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根據毛澤東“把偉大的人民戰爭進行到底”的指示發起渡江戰役,第16軍成為了二野渡江先鋒突擊部隊。王輝球與軍長尹先炳密切配合,指示政治部必須密切配合軍事戰略,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深入進行戰前動員,統一部隊作戰思想,為部隊勝利渡江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被殺手錯過的“解放軍大官”

新中國成立後,16軍奉命進軍貴州。作為軍政治委員的王輝球針對此次任務向部隊進行了深入動員。根據其多年政治工作經驗,他認為貴州形勢比較複雜,反動武裝不能單純用武力剿滅,要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辦法:對願意接受我黨我軍改編的要進行一定的編並;對投降的人員要予以分類,貧苦戰士要補充到軍隊,舊軍官要進行再教育,想回家的要給回家的路費;民族問題要尤其注意,涉及此類問題一定要慎重。王輝球還認識到,16軍的任務不僅僅是解放貴州,下一步還要建設貴州。因此要對貴州的一草一木倍加珍惜,切實貫徹黨和軍隊的政策。

15年前,王輝球還是一名宣傳科長,他對當時長征經過貴州摔斷腿的經歷記憶猶新。如今新中國成立了,他再次來到貴州,看到這裡的一草一木,再憶往昔崢嶸歲月,心頭不覺感慨萬千。在1949年12月19日慶祝貴陽解放大會上,王輝球飽含激情地向大家宣佈:“從人民解放軍進入貴陽那一天起,貴陽市和貴州省的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就已經宣告滅亡了。”“今天的貴陽是屬於人民的,永遠是屬於人民的了!”1950年1月15日,貴州軍區成立,王輝球任政治部主任、軍區黨委常委。

由於國民黨的長期經營,貴州敵對勢力活動十分猖獗,如何剿匪成了貴州軍區的首要任務。王輝球不但是貴州軍區的政治部主任,還兼任省委的宣傳部長,在剿匪的宣傳上,他做了大量工作。他堅決貫徹執行中央軍委發佈的剿匪指示,落實軍事打擊、政治爭取、發動群眾三者緊密結合的剿匪方針;他發佈了19條動員剿匪的標語口號,要求各級張貼宣傳,為剿匪工作營造了巨大聲勢;他深入剿匪一線,發現好的做法經驗立刻向全體部隊推廣,保證了上下一致的剿匪效率。這一系列動作都為這一場聲勢浩大的剿匪行動發揮了強大的政治工作威力,很多土匪都響應政策紛紛繳械投降,避免了不少傷亡。王輝球還十分重視樹立英雄典型,剿匪過程中,總結宣傳了在剿匪中英勇犧牲的蕭國寶的光輝事蹟,激勵後人持續完成剿匪工作。在剿匪的戰術上,王輝球推廣了“鐵壁合圍”戰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這個“鐵壁合圍”戰術是1950年5月川東軍區用重兵對涪陵、南川、巴縣三角地區的土匪進行剿滅採取的一種戰術。王輝球借鑑此經驗,廣泛發動群眾,織成天羅地網,成功將剿匪運動推到一個新的階段。

開國中將,與楊勇陳再道齊名的二野十大虎將,空軍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政治部主任

◆1958年,空軍與防空軍合併。後排左四為王輝球。

當然,剿匪工作也並非一帆風順,國民黨離開貴陽之前,將監獄裡的犯罪分子全部放出,加上他們安插在當地的眼線、殺手,導致貴陽的治安十分混亂,王輝球的遇險經歷也說明了這個問題。一次,國民黨暗藏在貴陽的特務埋伏在王輝球的必經之路上,尋找機會對他下手。然而國民黨特務以為大官必定是穿著華麗、左呼右擁,王輝球和警衛員兩個人行若平常地在他們面前走過,他們做夢也沒想到他就是解放軍大官,居然沒有開槍,王輝球因此“逃過一劫”。

1950年8月8日,中共中央批准王輝球為貴州省委常委。10月,王輝球任貴州軍區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51年6月,貴州的剿匪工作基本結束,為將貴州的剿匪經驗進行總結和宣傳,王輝球立刻組織人員編寫了30餘萬字的《剿匪一年》,生動記錄了一年以來的剿匪工作。他在本書的序言中寫出了貴州剿匪成功的“法寶”:“黨的正確領導,友鄰區的配合,兄弟部隊的幫助,人民的熱情支援,全體指戰員的英勇努力,是我們剿匪獲勝的幾個基本條件。”

剿匪成功後,王輝球又落實中央指示,領導開展了文化大練兵活動、“三反”鬥爭、對部隊進行精簡整編等一系列工作。特別是在開展“三反”運動的過程中,王輝球作為貴州軍區指定的負責人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搞擴大化和土政策。他曾在貴州軍區召開的司、政機關直屬隊軍人大會上發言:“對貪汙事實應該仇視,對有貪汙行為的人應該抱著教育和挽救的態度,處理時防止打擊過寬,但思想上卻一定要嚴,處理中要慎重,做到不冤枉處分任何人,也不能放走一個貪汙分子。”這在當時各地區普遍存在打擊擴大化的局勢下是難能可貴的。經過幾年的努力,貴州局勢得到了穩定,為下一步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王輝球在貴州的工作卓有成效,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空軍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政治部主任

1953年1月,王輝球被中央軍委任命為空軍政治部主任。赴京上任之前,他前往西南軍區向劉伯承、鄧小平兩位首長告別。劉伯承、鄧小平語重心長地對他說,空軍是個新軍種,情況會更復雜,點名要你去,這是對你的信任。這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一定要為空軍政治工作建設多動腦筋,再立新功。聽到這一席話,王輝球倍感振奮。事實證明,他並沒有辜負兩位首長的期望。在他長達11年的空軍政治部主任的生涯中,他做了很多開創性、基礎性和奠基性的工作,這11年的時間也讓他成為了空軍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政治部主任。

空軍於1949年11月11日正式成立,王輝球任空軍政治部主任的時候,空軍的政治工作剛剛起步,很多政治工作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作為一名從戰爭歲月中走過來的“政工行家”,王輝球認為雖然和平年代和戰爭年代性質有所不同,但是政治工作的本質是一樣的,都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工作是我軍生命線的重要作用,堅持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群眾路線、三大民主等優良傳統。他到任後,立刻決定以兩個方面的工作為重點:一是加強政治機關和幹部隊伍建設,二是整理和總結空軍組建三年以來創造的極具空軍特點的政治工作經驗。

有了這些基本原則和工作思路,王輝球便在空軍政治工作的舞臺上展開拳腳,大幹一番。他首先從政策制度的制定上下功夫。剛上任不久,他就用半年多的時間主持制定了《空軍基地場站政治工作概則》,於1953年11月20日頒佈施行;空軍政治部機關黨委是王輝球上任後才正式建立起來的,1954年7月,他主持制定了空軍政治部機關的會議、集體辦公、工作計劃、請示報告、檢查等5項制度規定,建立了政治部黨委基本工作制度;他在之前空軍飛行訓練中的政治工作制度基礎上,又總結出《飛行四個過程的政治工作》,這個文件成為飛行部隊、航校組織實施飛行訓練政治工作的正式依據。

開國中將,與楊勇陳再道齊名的二野十大虎將,空軍歷史上任期最長的政治部主任

◆1983年10月,離休後的王輝球重上井岡山並題詞。

1954年10月,空軍政治學校正式成立,空軍的政工幹部有了儲備庫、人才庫,王輝球則擔任這所“寶庫”的校長。由於十分重視對政工幹部的選拔和培養,王輝球對政治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十分用心。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學習計劃安排,他都一一過問。他還親自為學員上課,講授政治工作經驗,啟迪學員工作方法。1956年10月,空軍政治學校召開積極分子代表大會,毛澤東、朱德等中央領導在會議期間跟全體代表合影留念,這充分調動了廣大學員的學習熱情。在這次會議上,王輝球對學校的教學工作作出指示,強調教學過程要提倡實事求是,聯繫實際、聯繫群眾的教學方法,啟發學員多動腦子,獨立思考,不能死背教條。1963年,他主持制定的《關於學校黨委抓教學工作落實的六條檢查標準》落地實施,明確提出學校要以教學為中心。這些措施和政策的制定為學校的建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這所學校成為了空軍政工幹部的搖籃,為空軍走向正規化邁出了重要一步。

王輝球還十分重視空軍的宣傳工作。他認為,各級黨委、首長應該重視關心報道工作,負責幹部也要積極參與寫稿,以提高報道質量。報道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主要注意真實。在王輝球等空軍政工人的努力下,1958年3月10日,《空軍報》創刊了。他狠抓《空軍報》的組織建設和業務建設,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會親自審閱重要文章的樣稿,親自把關。在王輝球的嚴格要求和領導下,《空軍報》作為宣傳空軍的主平臺一直以高質量高姿態前進,展現了空軍的形象,擴大了空軍的影響。除了報紙宣傳,文藝宣傳也是王輝球手中重要的“法寶”。60年代初,在他的組織和督導下,空政文工團就推出了《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東方紅》、歌劇《江姐》、話劇《女飛行員》等膾炙人口,官兵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和劇目。更值得一提的是,連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經常觀看空政文工團的精彩演出,並受到高度讚揚。空軍宣傳工作出現多點開花的良好發展趨勢,王輝球可謂功不可沒。

1955年9月,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王輝球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0年3月18日,王輝球被任命為空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1968年9月29日,中央軍委任命王輝球為空軍政治委員。1973年5月20日,空軍新的領導班子成立,王輝球離開了自己工作了近20年的空軍,並於1975年3月擔任瀋陽軍區政治委員。1981年4月,王輝球離職休養。

“喜看今朝振興中華,莫忘昔日艱苦歲月。”1983年10月,離休後的王輝球重上井岡山,留下了這句動人的詩句。1988年王輝球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從紅小鬼到開國中將,歲月留下的不僅僅是衰老的年華,還有那些象徵勝利和艱苦歷程的軍功勳章。作為一名政治工作者,忠誠於黨是他的靈魂標準,偉岸的人格是他一生的砝碼。王輝球經常對子女說,我是個共產黨人,你們必須按著共產黨人的規矩做人做事;如果誰不這樣做,違法亂紀,謀求私利,咱們就脫離關係。

2003年9月8日,優秀的共產黨員、偉大的政治工作者王輝球因病逝世,享年93歲。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黨史博採微信公眾號:dangshiboca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