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什麼叫做役前訓練?

餘夕陽


役前訓練指的是:

新兵在結束新兵訓練營的訓練後,被分配到部隊基層,初次接觸本部隊的現代化裝備。新兵被有重點、有指向性地操作在新兵營裡沒接觸過的軍事裝備,如特種的火炮、戰車、步兵雷達、及特種單兵武器等等,初步熟悉分配到部隊基層的實戰裝備的訓練,其訓練內容更接近實戰。

為激發預定新兵的訓練熱情,組織還選拔一些立功受獎、完成重大任務的人員補充進教官隊伍,利用訓練間隙為預定新兵講述身邊人不平凡的故事;邀請抗戰老兵、立功受獎者做客集訓場“現身說法”,堅定他們從軍報國決心,引導他們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準新兵。

針對兵員可能出現對部隊緊張生活和嚴格訓練不適應而導致“水土不服”,甚至會“打退堂鼓”的情況,組織依據建制連隊標準,成立模擬連排,建立各項規章制度,採取全員參加、全面考核、全程淘汰的方式對預定新兵開展集訓,進一步端正他們的入伍動機,打牢身體基礎,提高適應能力。


小幸運081


顧名思義,你問的當兵的役前訓練,是指在正式授予軍銜並分配到連隊之前所進行的訓練。這裡分為兩個部分和階段:

一是在當地兵役機關(縣級武裝部)批准入伍後所進行的訓練。通常情況下,兵役機關在對應徵青年正式批准入伍後,到新兵赴部隊都會有一個5~10天的間隔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兵役機關為了提升新兵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個人的走相、站相和坐相,就會有針對性地組織新兵練起步走、正步走、跑步走等隊列,教新兵如何疊被子,組織學習一些常識性的國防知識和部隊規定。

二是在新兵到達部隊後,在新兵連集中進行的3~6個月的適應性強化訓練。由於新兵到部隊後,必須經過3~6個月的強化訓練,完成從一個社會青年到合格戰士的過程,才能正式授予軍銜並分配到戰鬥連隊。所以,在部隊的這3~6個月適應性強化訓練也叫“役前訓練”。

新兵連3~6個月適應性強化訓練的內容就比較多了,主要包括:隊列訓練、體能訓練、政治理論學習、軍事基本常識的學習、輕武器的使用和實彈射擊、手榴彈投擲、站崗執勤的體驗等等。


潤友


役前教育訓練是應徵入伍青年入營起運前進行的教育訓練,旨在進一步對徵集對象體格、政治,包毅力的考檢考核,最大努力保證徵集合格青年入伍。內容以隊列、體能和必要的軍事基礎知識為主。時間通常在7-10天。由縣級徵兵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民武裝部具體組織實施。對在教育訓練期間出現的不合格人員予以更換。


用戶65287855041


目前主要說的役前訓練,主要指的是新兵正式入伍前組織的教育和訓練,一般由當地武裝部組織實施。

1.役前訓練的時間一般在一週以內,少的話3-4天,長的話5-7天。主要的內容也就是進行初步的思想教育,以及適量的隊列、體能訓練。

2.為什麼組織這樣的訓練,這是2018年國防部徵兵辦公室專門下發的通知,要由各地方的徵兵辦統一組織實施入伍前的訓練,其實主要目的是通過教育訓練,一方面引導孩子們更進一步堅定入伍意願,同時為下一步適應部隊環境打下基礎;另一方面,通過這一個過程,也及時地發現思想不穩定、身體條件不合格的個人,對這種人員也會在甄別後進行淘汰。

3.不過對於這個情況,也不用過多地擔心,有孩子說我體能還沒有達到入伍標準,役前訓練會不會被淘汰?這是不會的,完全可以放心。因為沒多少人不經過部隊的訓練就合格的,役前訓練重點看你能不能吃苦,入伍的意願堅定不堅定,至於體能這一塊,到時候還要到部隊加鋼淬火,只是讓你們在這感受一下氛圍罷了。同時,對於身體條件,主要也是看經過簡單的訓練,有沒有孩子暴露出來體檢當中沒有發現的問題,如果沒有的話,完全不用擔心。

4.當然,役前訓練我們自己也要高度重視,包括在參加役前訓練之前,自己也要適當地進行鍛鍊,不能覺得入伍後就要被嚴格管理了,入伍前趁著有時間好好地玩一玩、放鬆放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既然選擇了入伍,那就從現在開始就努力去爭當一個好兵,別小看一個“兵”字,做好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是要付出一番心血和努力的!

希望你們加油,瞭解更多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方面的情況,請關注或諮詢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