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遼東之後,為何司馬懿堅持不肯發棉衣給挨凍的將士們?

司馬懿平遼東公孫淵之後,繳獲了大量的戰利品。而單衣薄衫的魏軍將士面對遼東寒冷的氣候,要求穿棉衣,哪怕是從那些死人身上扒下來的舊棉衣。司馬懿都不同意。

平定遼東之後,為何司馬懿堅持不肯發棉衣給挨凍的將士們?

他的理由是,這些戰利品都是國家的東西。要賞你們,需要皇帝陛下的命令。我個人不能拿國家的東西,來給自己做人情。

司馬懿說的對不對?那是非常正確的。這是在告訴曹叡,自己對曹氏三代,忠心不二,鞠躬盡瘁,沒有你的命令,絕不逾矩。

司馬懿也正是對別人不在意的這些小細節,看這些近乎無情的苛刻,才最終保證了他活到最後,笑到最後。

平定遼東之後,為何司馬懿堅持不肯發棉衣給挨凍的將士們?

這個舉動,既讓曹睿放心;又避免了曹叡日後以“私分國用,以全私恩”作為把柄責難自己。司馬懿考慮問題相當全面。

很多人認為軍隊會對司馬懿有意見。有意見就對了,越有意見,司馬懿越安全。但其實,他真不收買人心嗎?不,他的方法更是獨特。

司馬懿上書曹叡,讓下旨允許軍隊裡面60歲以上的士兵回家,並且允許那些戰死的把屍體運回家安葬。

這個方案其實比施捨一件衣服,更能收買人心。但是同時打完仗就削兵,這再次讓曹叡放心,司馬懿不會自己盤踞在遼東。

平定遼東之後,為何司馬懿堅持不肯發棉衣給挨凍的將士們?

所以無論司馬懿在遼東做了什麼,他考慮的問題一定是圍繞著曹叡的心思來考慮問題的。

這自然也包括他殺了7000個人做京觀,震懾遼東。把遼東的漢人內遷,把遼東一把火燒掉。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做給曹叡看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曹叡對自己放心。三國打仗時,就兩個最主要戰略資源 ,要麼是土地,要麼是人口。既然自己也不能在遼東待,那麼就只能要遼東的人口。

關於司馬懿平遼東,殺了那麼多人,並且把漢人內遷 ,導致遼東漢人空虛,最終導致鮮卑等胡族坐大。最大的責任其實還在公孫淵本人。

我們都知道三國,分別為魏、蜀(漢)、吳。但其實遼東還有一個是公孫家族的勢力。公孫家族世居遼東,大漢崩潰的時候 ,遼東太守是公孫度,在群雄逐鹿中原,大家誰都顧不上誰的時候 ,遼東也就默認成為是公孫家的了,父死子繼,兄終弟及。

公孫家族雖然勢力不夠逐鹿中原,但是在遼東為了保持自己的勢力,不斷敲打高句麗、烏丸、濊貊這些小政權 ,壓制鮮卑,使得胡族不得壯大。

平定遼東之後,為何司馬懿堅持不肯發棉衣給挨凍的將士們?

公孫氏大本營是襄平(今遼陽),在遼東割據一方。一面和東吳眉來眼去,一面向曹魏稱臣,左右逢源。

但是到了公孫淵這一輩,他有點著急,也有點看不清形勢。因為自己奪了叔叔的位子。然後上表曹魏,曹叡雖然不高興,但是因為無暇顧及,便承認了他的既成事實。

然後聯絡了孫權,孫權打算在曹魏背後,開闢第二戰場。結果封了公孫淵為燕王,派了大將到了遼東。到了關鍵時刻,公孫淵慫了,斬了吳使人頭送到了洛陽。

結果得罪了東吳孫權,即便如此表忠心,曹叡也沒封他為王,所以公孫淵耿耿於懷。等他打敗了魏國大將毌丘儉後,覺得魏國也就這樣,於是叛魏自立為燕王了,自己當皇帝了。

其實遼東本來也是公孫家自己的地盤兒,就算當了皇帝,也還是遼東的一畝三分地。但這個行為打了曹魏的臉。司馬懿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兵攻打遼東的。

如果公孫淵自己不作死,至少不會自己落得那麼慘的下場,更不可能埋下那麼大的隱患。

平定遼東之後,為何司馬懿堅持不肯發棉衣給挨凍的將士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