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遙名氣聲望遠不如楊逍,為何能成為光明右使,與楊逍平起平坐?

在《倚天屠龍記》中,被中原武林視為邪門歪道的明教,實則擁有遠超一般門派的實力。前任教主陽頂天在世時,教中高手如雲。紫白金青四大護教法王、五行旗掌旗使、五散人,都能算是江湖一流高手。

範遙名氣聲望遠不如楊逍,為何能成為光明右使,與楊逍平起平坐?

在《倚天屠龍記》中,光明左使楊逍和光明右使範遙的地位僅次於教主。那麼,名氣和聲望遠不如楊逍的範遙,憑什麼與楊逍平起平坐?

在張無忌未成為明教教主之前,楊逍無疑是明教分裂後在中原武林的"代言人"。他與峨眉派手握倚天劍的孤鴻子決鬥,並大獲全勝,後來又擄走了滅絕師太的弟子紀曉芙。

等到張無忌帶著楊不悔來到崑崙山,楊逍更是力戰崑崙派掌門何太沖夫婦而不落下風。哪怕明教的五散人與青翼蝠王同時與他動手,楊逍也能應付自如。

如此支持了一盞茶時分,冷麵先生冷謙在旁冷眼旁觀,但見韋一笑和四散人都是神色緊張,楊逍卻悠然自若,心下好生懷疑。

相比之下,範遙在明教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當初滅絕師太等六大派掌門人研究明教首腦的時候,他們連這位光明右使的姓名都不知道。

明教在教主陽頂天死後相互爭鬥十幾年,雖然他化身苦頭陀,在蒙古人身邊當臥底,但他身為光明右使,在明教內亂期間,好像從沒幫過一點忙,這一點著實令人費解。

範遙名氣聲望遠不如楊逍,為何能成為光明右使,與楊逍平起平坐?


其實,範遙相比於楊逍,他也有獨特的優勢。首先,楊逍雖然名氣更大,但是在明教內部樹敵頗多。

在陽頂天死後,從楊逍的地位和武功來看,他是最有希望成為教主的。然而,他不但沒有登上教主之位,還與教中其他高手勢同水火,他身邊也是毫無親信。

而範遙雖然沒有參與,卻"有人正在到處尋他,要以他為號召",可見範遙的人緣相當不錯。

另外,範遙在書中最大的貢獻是作為臥底,幫助張無忌救出了被趙敏囚禁的武林中人,在這其中,他也表現出來了非同一般的智謀。

範遙的武功也是不可小覷,在範遙還未表露身份時,張無忌曾評價範遙的武功與玄冥二老不分上下,而且還稱範遙是一位勁敵。

張無忌尋思:苦頭陀武功之強,只怕和玄冥二老不分上下,雖不知內力如何,但招數神妙,大是勁敵。

最能體現範遙武功水平的,是他與張無忌的比試。當時範遙為了確認張無忌的能力,兩人接連比試了拳腳、劍法和內力。雖然範遙不是張無忌的對手,但他卻能與張無忌打了一百多招而不落下風,這讓張無忌很是稱讚。

張無忌心下讚歎:'若在半年前遇到此人,劍法上我不是他敵手。比之那八臂神劍方東白,這苦頭陀又高上一籌了。'"

範遙名氣聲望遠不如楊逍,為何能成為光明右使,與楊逍平起平坐?

由此可見,範遙在人緣、智謀、武功等方面都相當出色,雖然名氣沒有楊逍大,但是能力卻一點也不輸給楊逍,在高手如雲的明教中,也只有範遙才能與楊逍平起平坐。

他為何一定要自毀容貌,在蒙古人身邊當臥底。其實這也與楊逍有關,在陽頂天死後,楊逍暫代掌門之位,但他無法服眾,這導致明教內部四分五裂。

而範遙身為光明右使,雖然人緣更好,但他與楊逍私交甚好,他不能直接反對楊逍。

因此範遙決定到蒙古人身邊當臥底,等他查明真相,立下大功之後,明教的內憂外患全部解除,到時候他就是明教的大功臣,說不定還能成為教主。

如果他一直留在明教,早晚都會和楊逍發生衝突,到時候明教的內亂更加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