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過後,房價會降嗎?

大鹿鹿和小獅獅


個人認為,由於疫情導致開工延後,企業效益減少,員工收入下降,政府會補貼一些。所以可能會小幅度下降,


會飛翔的超級大英雄


其實房價從2019年的下半年就開始有所下降了,當時準備再投資一套公寓的,但是看了好幾個樓盤價格都有所下跌,再加上本身去年經濟不好,做生意也沒有賺到錢,所以最後還是想等今年再看看。今年這場災難讓經濟更是雪上加霜,我想房價更是會有所調整的。


一個叫姐姐的人


受疫情的影響,近一個月樓市基本上沒有成交量。各種開發商開始線上賣房,恆大的7折無理由退房,都表示開發商的壓力很大,搶客賣房成了首要目標。 疫情過後,購房需求將緩慢釋放,很多購房者可能會觀望。這種情況下會讓開發商倍感壓力,畢竟銀行的貸款得還,房子賣不出去就沒錢。所以疫情過後,開發商可能選擇“以價換量”,但是房價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畢竟成本在那裡。 今年的購房需求不會因為疫情而較少,反而可能因為疫情的關係增加購房需求。所以樓市在疫情後仍可能迎來“小陽春”,但是房價不會因此大幅上漲。這個只是我個人感覺。謝謝🙏



逗比的夜


1、今年的返鄉置業行情徹底熄火。因為返鄉置業集中在春節之後。春節趕上疫情,大家封閉在家中。疫情逐漸解除,大家也開始陸續返工,正好跳過這個檔期。三四線城市樓市在自身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更是雪上加霜。即使短期內會迎來一波人為小高潮上漲,但會迅速下落回穩。

2、疫情結束後,一定會陸續出臺購房利好政策。因為半年的冷市,一個季度的疫情,地方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地方財政尤其是對土地有依賴的城市,收支無法補平,只能通過短期刺激樓市,讓老百姓買房來彌補之前的虧損。

3、如果4月份疫情能夠結束,估計在五六月份,之前耽擱的小陽春行情會補發。雖說有反彈,但天花板極其有限,無法完成大漲行情。一來,購買力被前一輪大週期透支,還沒修復,不能和2003年同日而語。二來4、5月之後,天氣炎熱,老百姓看房動力弱,傳統淡季會抑制行情爆發。


何家駒i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生活生產的節奏,疫情影響下,眾多購房者更為關注疫情過後,大連房價是否會下降,2月7日,樂居大連對話大連新峰地產業務總監尹春明,且看業內專家如何分析疫情後的樓市。

房企可能以價換量 不可能大規模降價

當被問及大連樓市是否會出現開發商大幅降價,以價換量的情況時,尹春明認為:“不會大幅度降價,以價換量有可能。”在他看來,大幅度降價是不可能出現的,目前房企成本較高,已經倒逼價格要維持在高水平線上,房企既要考慮市場的狀態,更要考慮到利潤空間。

在尹春明看來,上半年房企銷售節奏混亂,導致在疫情之後會出現短時間內的市場競爭激烈,多項目集中入市的情況,同時開發商面臨全年的任務完成節奏以及前期投入資金的迴流壓力。所以這兩個方面會促使開發商有以價換量的考量,但是具體還需要看疫情之後市場的表現,尤其是銷售端的表現。但是穩房價的大前提在,下調的空間有限,房價整體應該處於平穩狀態。

“目前大連房地產市場的狀態是不樂觀的。各家開發商主要集中在的是線上的宣傳發生,延續項目在市場的聲音,儘量的積累客戶。但由於沒有線下動作配合。效果應該說不明顯。”他認為,2020年的房企入市項目或者加推動作會有延後,從目前的情況看,總體來說大連的房地產市場應該是2020年短期內量跌價穩,之後會有階段性的量升價跌的狀態。

“小陽春還會有,但是延遲到疫情結束的2-3個月左右出現。”

樓市政策依舊以穩為主

2019新峰年度大數據發佈會上,新峰曾預判2020年樓市政策導向趨於“平衡”。目前來看,雖然行業受到疫情影響較大,但尹春明認為樓市政策依舊以穩為主。“首先可以說的是國家的政策“三穩”,或者大連預測的“平衡”是不會改變的。無論是國家還是大連政府主要的目標是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持續的發展。”疫情影響了大連房地產市場的工程進度、營銷動作、任務達成等,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相信會有一些放鬆的動作。“我們這裡說的放鬆主要指的是比較溫和的金融政策,國家層面上的積極的貨幣政策,促進基建發展拉動內需,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央行的降息、降準等動作,下調LPR等。”

大連預測應該會從貸款政策的放鬆,公積金連續繳存的月數量下調,貸款利率下調等刺激市場恢復。至於限購、限售、限貸等行政手段,應該說短期內不會動作太大,畢竟不能從下降,直接過渡到“猛漲”。

開發商節奏會進一步加快

尹春明認為開發商節奏一定會加快。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是人流密集性的行業,比如加工製造業、旅遊業、餐飲業、百貨業、教育業以及房地產建築行業和房地產經紀行業等。《大連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2月6日的精神,建築業的復工時間暫緩,導致了整體開發進度延後,那麼在疫情之後,開發商的節奏必然會加快,以期望能儘早入市,實現資金迴流。搶奪第一波客戶。

以下為論壇問答實錄

網民:疫情會影響買房交房麼

尹春明:會收到影響,但只是暫時的。交房時間主要還看大連政府要求的復工時間。

網民:2020年大連那個區域適合買房置業?

尹春明:從2019年的市場及2010年入市項目來看,看你的置業目的和生活圈,主城區是東港、體育新城、鑽石灣、大連灣;2020年以上兩個區域會有新項目入市,大家可以期待一下。新城區 的小窯灣,金州機場新區,旅順新城區都是比較火熱的

網民:沙河口和西崗還有沒有新房了?

尹春明:有新房,也會有新項目,體量不大。

網民:金州機場附近有什麼新項目?

尹春明:中梁觀瀾壹號院、佳兆業悅璟、碧桂園渤海郡、保利堂悅等,據我所知還有新的項目2020年入市。

網民:買房是不是還可以再觀望一陣。

尹春明:能儘早別晚。


愛吃的小山羊


這個問題是目前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如果從國家角度來看房價,自然還是要保持三穩政策、房住不抄的主基調,所以在穩中微漲,這才是最理想的目標和最理想的調控狀態。但是疫情會給經濟帶來諸多影響,為了保持經濟的增長態勢,託底經濟是當前及接下來要做的主要任務。

通常情況下,越是影響經濟的特殊情況出現,為了防止經濟下滑,刺激手段可能就會越多越有力。房地產目前依然是支柱產業,起著經濟火車頭的作用,帶動著幾十個相關的產業發展,所以越是這種情況,下跌的可能性就越小。

但是因為疫情影響到了方方面面,影響到了土地,房產銷售,也影響到了終端購房消費市場等,疫情過後房地產行情肯定會受到一些波動和影響。房地產公司為了完成一年的銷售目標,可能也要快馬加鞭補上這前面幾個月的損失,所以應該會在價格及促銷等行為上面下一番功夫。這個時候採取的優惠措施可能會比較多,動作比較大,所以價格方面可能會有所優惠。

為了防止系統性的風險,房價在進行適度的優惠以後,也不可能繼續往下跌。考慮到經濟託底的問題,今年預計國家會保持積極寬鬆的財政和金融政策。近期央行釋放1.7萬億流動性,可能後期估計還會有更大的動作。在這種情況下,房價進行促銷當市場釋放出購買力,很容易觸底反彈。加上充沛的流動性,房價可能不會降,甚至還有可能會上升。


三緬


2020年初,如果有人問,對今年房地產市場影響深遠的因素是什麼?答案多半是 房住不炒與央行降準兩大調控,它們從供需雙端與金融領域對市場進行整體把控。

但誰也沒有想到,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蔓延至全國。對於樓市而言,售樓處關閉,工地停工,營銷活動終止,土拍延期叫停,房企銷售額銳減。 而對於購房者而言,無疑是對市場預期與房價走勢的關注。下面筆者進行簡單分析,僅供參考。

短期內房價或有小幅下滑,“三穩”之下影響甚小

此次疫情對樓市影響最大的莫過於 工期延遲與銷量下滑,還有就是 線下客群到訪受阻,營銷活動終止。短時間內市場需求會受到較大沖擊,但在國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戰略方針下,以及央行採取的金融政策引導, 維持市場平穩基本可控。

同時,各大樓盤不得捂盤惜售,預售登記的房源須在售樓處公示銷售且一房一價。在諸多政策與條件限制的環境下,房企為了加速回籠資金, 後期或將出臺力度大、多類別的購房優惠,壓縮利潤空間,以價換量。在房源備案單價不變基礎上,優惠幅度必將有所調整,套總價下滑,最終轉換為房源單價整體下降,短期內市場整體房價或有小幅波動回落。

消費需求下降,觀望情緒提升房地產市場“難擋寒潮”

疫情的產生促使需求與生產驟降,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規模流動和聚集,隔離防控,消費需求大幅度下滑,負面影響延伸至房地產市場,全國各地項目售樓處與中介結構暫停營業,處於短期關閉狀態。 銷售額大幅降低,線下客流量終止,購房者觀望情緒顯著提升,房地產短期內受到較大影響。

由於疫情防控嚴峻、交通通行受限企業延期復工等原因,致使農民工返城時間延遲,而且還要進行14天的隔離, 項目開工時間必定延後,肯定會影響項目施工進展與房屋的交付。對於部分抗風險能力不強的中小房企現金流將造成一定的壓力。

此次疫情短期內對市場銷售存在一定影響,但待疫情平穩後,預計市場會逐步迴歸正軌趨穩。從目前項目延長復工、售樓處關閉的情況來看, 瀋陽樓市一季度低位運行,不容樂觀。雖然線上營銷能起到客群積累與促進銷售作用,但 業績相比2019年同期將呈現明顯下降。

掛牌延期,土拍叫停,下半年或是市場回暖期

1月土拍輪空,原定於2月4日掛牌交易的7宗地塊延遲了10天,計劃2月11日拍賣交易的4宗地塊暫停交易,恢復交易的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網絡掛牌交易方式在特殊時期內優勢突顯,避免了人群聚集,更利於房企理性出價。

同時,房源銷量的下滑與供應減速將打亂房企原有的囤地節奏與市場佈局,這一點對購房者而言,無疑是信心的重創, 如何重拾信心與維穩客戶諮詢訪問量,是近期各大項目面臨的首要問題。

新項目、新地塊動工的延期必將導致房地產商重新制定銷售排期及相關的營銷方案,對全年業績完成目標或需重新核算。 影響的不僅僅是企業對市場佈局,還有對趨勢的研判與把控。但對於資金雄厚的大型房企而言,若有心儀地塊,也會有繼續囤地的可能,中小企業受到資金流影響或暫緩拿地。 一季度走低、二季度過度,下半年將是瀋陽房企“施展拳腳”的重要時期。

樓市短期低位運行,中長期趨穩為主

曾記否,18年前,那一場席捲全國的非典疫情,國人齊心對抗,終結了持續約5個月的SARS病毒。從2002年非典疫情的影響來看,交通運輸、房地產、建築、食品板塊股市跌幅居前,醫療與健康板塊相對收益。

當時房地產市場正處於上升發展期,長達半年之久的疫情並未對整體樓市環境造成大影響,開發投資與宏觀經濟層面穩中有升。

相比2002年,本次疫情所處宏觀環境、樓市所處階段以及政策調控力度均有所不同, 雖對購房者置業信心和預期亦產生不利影響,但在宏觀政策利好加持、房企與服務商積極的態度上,對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將起到一定推動作用。鍾南山院士較前曾表述,此次疫情不會持續那麼長。我們要有信心,困難是暫時的,社會生活終將回至正軌。


濤G愛剪輯


受疫情的影響,近一個月樓市基本上沒有成交量。各種開發商開始線上賣房,恆大的75折無理由退房,金茂的“買一送一”,都表示開發商的壓力很大,搶客賣房成了首要目標。 疫情過後,購房需求將緩慢釋放,很多購房者可能會觀望。這種情況下會讓開發商倍感壓力,畢竟銀行的貸款得還,房子賣不出去就沒錢。所以疫情過後,開發商可能選擇“以價換量”,但是房價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畢竟成本在那裡。 今年的購房需求不會因為疫情而較少,反而可能因為疫情的關係增加購房需求。所以樓市在疫情後仍可能迎來“小陽春”,但是房價不會因此大幅上漲。


防城港房產達人


我認為,疫情對房價肯定有影響,但只是階段性的低迷不會形成大跌,因為疫情會導致購房需求滯後,但不會消滅需求。我們可以對照2003年的非典期間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住宅投資達到10792.3億元,歷史上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商品住宅房屋竣工面積33774.61萬平方米,商品房屋銷售額7955.7億,相比2002年的6032.3億,漲幅高達31.88%。

疫情期間成交量迅速下滑,樓市低迷。但當年8月之後迅速反彈。這年還是溫州炒房客炒房的元年,年底溫州炒房團包三架飛機看房,“一夜之間帶走深圳新龍崗商業中心二期的上百套商鋪”的新聞正是這時候發生的。

分析可以概括為:

1、今年的返鄉置業行情徹底熄火。因為返鄉置業集中在春節之後。春節趕上疫情,大家封閉在家中。疫情逐漸解除,大家也開始陸續返工,正好跳過這個檔期。三四線城市樓市在自身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更是雪上加霜。即使短期內會迎來一波人為小高潮上漲,但會迅速下落回穩。

2、疫情結束後,一定會陸續出臺購房利好政策。因為半年的冷市,一個季度的疫情,地方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地方財政尤其是對土地有依賴的城市,收支無法補平,只能通過短期刺激樓市,讓老百姓買房來彌補之前的虧損。

3、如果4月份疫情能夠結束,估計在五六月份,之前耽擱的小陽春行情會補發。雖說有反彈,但天花板極其有限,無法完成大漲行情。一來,購買力被前一輪大週期透支,還沒修復,不能和2003年同日而語。二來4、5月之後,天氣炎熱,老百姓看房動力弱,傳統淡季會抑制行情爆發。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疫情對房價的影響。


雲海k


個人認為疫情過後,短期內不會對房價有什麼影響,但是會對房地產商造成沉重的打擊,會有非常多非常多的房地商破產清算,但是房價受到的景況只是小波動。

為何會是這樣呢,那就是相關政策層對於房價向來是向上幫扶而不會讓房價向下降的,這個是為了經濟的平穩,對於一般老百姓可能是巨大的損失,比如花幾代人的積累去買房的,但是對於國家層面來說,它是讓經濟平穩運行最簡單而直接的辦法呀。所以房價並不會受到太多的衝擊。本身現在房價就是向下去的,所以房住不炒可能還是主題吧。大環境會給房子降降溫,但是影響並不會大多。新一輪的房地產商淘汰賽可能開始了。

讓我們持目以待吧。對於科技數碼小編黑米桃來說,在鄉村有一個自己大大的房子他不香嗎?有車通勤,鄉里有房這不是大家嚮往的嗎?為何一定要往大城市裡面擠呢,真的是生活方便嗎?可能並不是,只是人們的思想和觀念還沒有轉變而已。將來全球都是大農村戰略,城市的重要性會變的越來越弱的。特別是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是不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