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年關將至,我們終於可以回家與父母團聚,這本來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兒。可是,真的到了回家的時候,很多人卻望而卻步。想想回家後父母沒完沒了的嘮叨,想想每一次聊天的結局都是不歡而散,回家的熱情瞬間消失殆盡。

成年之後,我們與父母之間溝通變得越來越難,我們也知道父母是在關心我們,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聊著聊著就和父母爭吵起來,最後就是大吼幾句,狼狽收場。

“不說了,不說了,我忙著呢”;

“這都什麼年代了,你說的那些早就不好使了”;

“我的事情不用你們操心,管好自己就得了”;

“就按我說的做得了,給你解釋,你也不明白”,成為了每次聊天固定的結束語。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可是,當我們從父母的言語裡感受到失落和無助的時候,又會陷入深深的自責。時間久了,我們與父母之間,也就從小時侯的無話不說,變成了現在的無話可說。

與父母說話,是日常生活中最遇到的一個情境,但是卻變成了我們最難處理的問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為什麼我們在外面和其他人都能做到好好說話,偏偏面對和自己關係最親密的父母,好好說話卻變得這麼難呢?

和父母之間無法好好說話,究竟是誰的錯?

《別以為還有20年,你跟父母相處的時間其實只剩下55天》一書中,曾經寫過,大多數年輕人每年與父母見面的時間,平均只有6天。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就算是我們把僅有的7天假期都用來陪伴父母,也不過就是168個小時,但是我們還得睡覺、約會、朋友小聚,等把這些時間都去掉,能和父母在一起說話的時間就更少了。

但是,即便如此,很多人還是表示,我和我爸媽呆上五分鐘就得吵架。平時上班和同事能談笑風生,回到小家,和孩子愛人也能做到和顏悅色,怎麼到了父母這兒,就非得雞飛狗跳了呢?

這其中的原因,其實有很多,不論是子女還是父母,都有責任。

首先,父母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對待成年子女,這讓子女感到牴觸。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都是孩子,我們永遠都需要他們的幫助。所以,他們習慣像小時候那樣照顧我們,天冷了囑咐我們多穿衣服,到時間就提醒我們要好好吃飯。

但是,他們忘記了,我們已經長大了,有能力獨立面對生活,處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父母還是用以往的方式對待我們,只會讓我們感覺到自己不被信任,沒有像成年人那樣得到尊重,所以,即便父母是對我們表示關心,我們也會產生牴觸情緒。

其次,父母與子女之間的價值觀存在差異。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隨著我們越來越大,父母越來越老,我們以不同的發展速度面對著這個世界,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我們的觀點無法達成一致。而大家誰都無法說服誰,在這種情況下,出現爭執就在所難免。

不僅如此,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還會產生一種自我認知,就是“我已經是一個沒用的人了”。一旦他們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們的內心就會變得脆弱、敏感,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我們還流露出,“你們跟不上時代了”“你們以為對的那一套在現在已經不適用了”這樣的想法,他們就會產生深深地挫敗感,有的父母甚至會自暴自棄,主動放棄溝通,最終只能不歡而散。

第三,子女時間緊、壓力大,沒有耐心與父母好好說話。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現在年輕人壓力普遍比較大,工作上想升職加薪,回家後還得輔導孩子寫作業,所以我們總是處於煩躁和焦慮的狀態下,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覺得父母嘮嘮叨叨,說些有的沒的,簡直就是浪費時間。所以,我們就想趕緊終止父母嘮叨,該幹嘛幹嘛去。

更何況,我們都知道,父母並不會因為我們沒有好好說話而離開我們。每個人在與他人進行溝通的時候,都會審時度勢,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場合,面對不同的對象,我們會採取不一樣的溝通策略。

在和父母說話的時候,我們完全不會擔心父母會因為我們出言不遜,而做出傷害我們的事情,越是相信這一點,我們就越是無法控制自己對父母說話的態度。而那些傷害父母的話,我們隨隨便便就會說出口。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我們也覺得難聽的話說了就說了,沒啥大不了的,就算父母生氣了,過一陣兒也就好了。可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殺傷力是我們無法忽視的,尤其是在家庭中,它不僅會破壞親子關係,還會給父母帶來深深地傷害。

那我們怎麼才能做到和父母好好說話呢?

既然如此,我們和父母之間就無法好好說話了嗎?就一定得惡語相向,之後帶著後悔與遺憾離開家,一年之中都帶著內疚去生活嗎?當然不是,就算是和父母說話,也是需要技巧的。當我們可以把平時學到的溝通技巧用在家裡,相信家庭中的氣氛一定會和諧溫馨的。

第一, 多用商量的語氣。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既然我們知道,父母會因為年齡而覺得自己不再被需要,而這樣的情緒也會影響溝通,在與父母說話的時候,我們不妨多用商量的語氣。例如“爸媽,你們看,這樣行嗎?”“我要是這麼做,你們覺得可以嗎?”,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意見對你來說很重要,自己還是有用的,這樣就會讓他們的情緒和狀態都變得積極起來。

第二, 多說鼓勵和讚美的話。

每個人都愛聽好聽的話,父母也不例外。我們可以指出父母身上存在的問題,但是要學會肯定和讚美他們。例如,“媽,我知道你這麼做是害怕我生活得不好,都這麼大了還讓你替我操心,我真的覺得挺過意不去的。不過,下回你可以怎樣怎樣,畢竟我是你培養大的孩子,你不相信我,還不相信自己呀?”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第三, 有錯就改,學會道歉。

在我們的觀念中,父母為我們做什麼都是理所應當的,這也導致我們在做錯事或是說錯話的時候,並不會主動認錯。實際上,有錯就改,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也同樣適用。所以,下次意識到對父母態度不好、口不擇言的時候,我們不妨主動和父母道歉,而這也是與父母好好溝通的關鍵一步。

第四, 不要總是打擊父母。

互聯網時代,很多事物的發展都超出了父母的認知範圍。當他們表示出好奇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用“這麼簡單的東西你都不知道嗎”“你不用學,學了也用不上”這樣的話來打擊他們。我們可以說,“其實現在科技發展太快了,別說你們了,有些連我們自己都還懵著呢”。這樣一來,父母就會感到寬慰許多。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第五, 用父母聽得懂的語言來與他們交流。

我們總是覺得父母無法溝通,和他們說什麼,他們都聽不懂。其實,那是因為我們說話的方式有問題,如果可以,我們不妨用類比的方式來和父母交流。比如,父母問張藝興是誰,我們就可以告訴他們,他就相當於當年的費翔。而TFBPYS就是之前的小虎隊。這麼一說,父母馬上就明白了,這樣溝通也就可以愉快地進行下去了。

第六, 有選擇地向父母傳遞關於自己的信息。

在生活中,我們要多向父母傳遞積極正面的信息,少說負面信息。例如,父母問我們工作的事情,我們可以說,要漲工資了,或者說有機會成為部門領導,但是,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儘量少說,不要增加父母的焦慮。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不過,也不要因此就屏蔽掉所有不好的事情。我們可以和父母探討一些能讓他們給出意見,但是對我們來說又不是很嚴重的事情。比如,告訴父母,和單位某個同事相處得不是很愉快,然後問問他們怎麼和別人相處,這樣既不會讓父母為我們的事情感到焦慮,還能讓他們感覺到自己還能參與到我們的生活中來,一舉兩得。

這些方法都是在與父母溝通時候的一些小技巧,但是最關鍵的是,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懂得站在父母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他們的不安,安撫他們的焦慮,體會他們語言背後蘊含的真實含義。

過年回家啥年貨都不用買!給父母最大的孝順,就是好好說話

就像《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說的那樣,我們要學會傾聽,不僅是傾聽語言,更要學會傾聽情緒。父母催我們結婚,是因為他們擔心我們會孤獨終老;父母讓我們回老家工作,是害怕外面太辛苦,我們吃不消。當我們能讀懂父母語言背後傳遞出的訊息的時候,我們自然就能心平氣和地與父母好好說話。

當然,如果實在無法與父母達成一致,也沒有關係,我們還可以求同存異。無論如何,都沒必要大呼小叫,傷了父母的心。當我們對待外人都能做到彬彬有禮的時候,還有什麼理由去傷害這個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呢?

對於父母來說,世界上最好的孝敬方式就是好好說話。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簽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瞭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