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幻莫測的情緒,我們該如何駕馭?

變幻莫測的情緒,我們該如何駕馭?

梁寧老師在她的《產品思維三十講》這一課程中,開篇不是直接將產品知識,而是花兩講時間專門講了人的四種、兩組情緒:愉悅與不爽,憤怒與恐懼。愉悅就是被滿足,不爽就是沒有被滿足;憤怒與恐懼則是來自於被侵犯,因為被侵犯者對侵犯的體量判斷不同,所以有時候是憤怒,有時候是恐懼。

所以,人的情緒來源主要有兩個:需求是否被滿足、邊界是否受到侵犯。關於這兩組情緒更詳細的論述,可以查看梁寧老師《產品思維三十講》課程,這裡不再贅述。

如果情緒是人的底層操作系統,那麼,我所感興趣的話題是:人到底有多少種情緒?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駕馭?

什麼是情緒?

情緒是一個心理學名詞。

百度百科對情緒的定義如下:情緒,是對一系列主觀認知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思想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

人類的情緒共有多少種?

國外之前被普遍接受的觀點是,人有六種基本的情緒:快樂、悲傷、憤怒、驚訝、恐懼和厭惡。

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的情緒其實共有27種。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共收集了時長5~10秒的2185段視頻,內容包括出生、結婚、死亡、自然災害等等。研究人員要求800多名參與者各觀看其中30個靜音狀態的視頻,並對他們的情緒做了記錄。參與者被分成三組。

第一組人員的任務是自由報告他們所感受到的情緒。研究人員稱,這些回答反映了一系列豐富而微妙的情緒狀態,也由此發現了27種情緒:欽佩、崇拜、欣賞、娛樂、焦慮、敬畏、尷尬、厭倦、冷靜、困惑、渴望、厭惡、痛苦、著迷、嫉妒、興奮、恐懼、痛恨、有趣、快樂、懷舊、浪漫、悲傷、滿意、性慾、同情和滿足

第二組人員被要求對比觀看視頻引發的各種情緒,按照情緒強烈度排序。

第三組人員的任務是將他們的情緒反應用數字1~9的形式展示出來。

研究人員發現,參與者感受到的情緒基本上是一致的,並且每種情緒並非孤立的,通常與其他情緒“互聯互通”,比如痛恨和悲傷、懷舊和浪漫等。

如果我們把這些情緒按照一般意義上的分類方法——積極情緒、中性情緒、消極情緒,粗略的分一下類的話,分類結果如下。

積極情緒:欽佩、崇拜、欣賞、娛樂、敬畏、冷靜、渴望、著迷、興奮、有趣、快樂、浪漫、滿意、同情、滿足。

消極情緒:焦慮、尷尬、厭倦、困惑、厭惡、痛苦、嫉妒、恐懼、痛恨、悲傷。

中性情緒:懷舊、性慾

網上流傳的500種情緒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表達情緒的詞彙也是異常豐富。網上有人就列出了流傳的500種情緒,這裡摘錄一些:

高興 好受 開心 快活 快樂 慶幸 舒暢 舒服、舒坦 爽快 甜美 甜蜜 甜絲絲 喜出望外 喜悅 喜滋滋 心花怒放 心曠神怡 幸災樂禍 愉快 憤慨 憤怒 惱火 氣憤 悲哀 悲傷 沉痛 傷感 傷心 痛苦 痛心 心酸 膽怯 膽戰心驚 發憷 害怕 驚嚇 恐怖 恐懼 受驚 心有餘悸 入迷、著迷 入神 心醉 仇恨 敵視 敵意 妒忌、嫉妒、妒忌 反感 可恨 可惡 厭惡 憎恨 彆扭 不快 不爽 煩悶 難受 窩火 窩囊 心煩 厭煩 擔心 擔憂 發愁 犯愁 憂慮 憂鬱 壓抑 鬱悶 無能感 得意 高傲 狂妄 體面 優越感 自大 自負 自豪 抱屈 冤枉 浮躁 急切 急躁 焦急 焦慮 心急 心急火燎、心急如焚 心切 發慌 恐慌 心慌意亂 不好意思 慚愧 丟臉、丟人、丟醜 害羞 虧心 愧疚 靦腆 難堪 難看 怕羞 羞恥 羞辱 悔悟 懺悔 後悔 過意不去 內疚 吃驚 好奇 驚訝 震驚 警惕 懷疑 可疑 困惑 迷茫 為難 無所適從 敬仰 敬重 佩服 仰慕 尊敬 尊重 讚賞 讚美、讚歎 感動 可憐 可惜 惋惜 心疼 懷念 牽掛 想念 藐視 蔑視 輕視 如意 如願 順心 隨心 隨意 幸福 圓滿 期待 嚮往 悲觀 沮喪 失落感 無望 心寒 孤單 孤立 寂寞 樂觀 煩躁 驚喜 苦悶 苦惱 受寵若驚 欣慰 羞怯 憂傷 安寧 安然 安詳 安心 安慰 淡漠 淡然 放心 冷靜 漠然 漠視 寧靜 輕鬆 塌實、踏實 坦然 心安理得 心靜 心平氣和 鎮定 鎮靜 昂揚 衝動 鼓舞 激動 緊張 興奮 振奮 振作 低沉 消沉 心灰意懶、心灰意冷 沉甸甸 放鬆 解氣 惱羞成怒 氣餒 喪氣 掃興 揚眉吐氣 消氣 厭倦 歡暢 歡快 歡喜 豁朗 可喜 快意 寬暢 狂喜 舒心 怡然 愉悅 憤激 惱怒 激憤 氣惱 盛怒 震怒 悲苦 悲酸、悲辛 哀傷、哀慼 哀痛 悲愴 慘苦 苦澀 悽慘 傷神 酸楚 痛心疾首 辛酸 誠惶誠恐 惶惶 惶惑 驚恐 懼怕 畏懼 畏怯 心驚膽戰 心驚肉跳 傾慕 抱恨 可憎 痛恨 痛惡 嫌怨 嫌惡 嫌隙 嫌憎 憎惡 憋悶 憋氣 涔涔 煩擾 糟心 愁悶 窮愁 殷憂 沉鬱 陰鬱 自慚形穢 自餒 怏然自足 自得 自滿 自恃 焦躁 情急 心焦 煩亂 紛擾 如坐針氈 忐忑不安 抱愧 愧恨 無地自容 羞人 羞澀 悔恨 失悔 痛悔 追悔 自怨自艾 歉疚 詫異 愕然 驚詫 驚異 崇敬 景仰 敬慕 欽敬 心悅誠服 悅服 尊崇 讚佩 迷惑 迷惘 彷徨 疑忌 哀憐 憐憫 憐惜 痛惜 掛念 牽腸掛肚 眷戀 渴慕 貪戀 鄙視、鄙夷 侮蔑 可人 愜意 遂心、遂意 遂願 宜人 期求 望穿秋水 殷切 失意 懊喪 抱憾 惆悵 落魄 惘然 孤寂 哀思 哀怨 悲憤 悲鬱 悵恨 悵惘 愁苦 仇怨 憤恨 感憤 戒懼 驚疑 敬畏 快慰 愧痛 悶倦 惱恨 惱人 虔誠 清爽 危懼 銜恨 欣幸 羞憤 疑懼 疑慮 憂煩 憂憤 憂懼 憂悶 怨憤 厭棄 寬慰 索然無味 泰然 閒適 自在 激昂 激奮 激越 亢奮 忘情 頹廢 頹靡 頹喪 頹唐 委靡 解恨 寬心 如釋重負

按照梁寧老師提供的框架,不管我們有多少詞彙來形容我們的情緒,大致都可以分為兩組情緒。如果我們想要調節自己的情緒或者影響他人的情緒,可以從這兩個維度來著手進行思考和行動。讓對方或其它人產生積極情緒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明確了:降低對方的預期、超預期的滿足對方的需求、不要侵犯邊界。

舉個例子,如果你女朋友過生日,但是你工作忙,忘了這回事,等你給她打電話的時候,她非常生氣,然後一通發脾氣。這個時候,你就要意識到,她的某種需求沒有被滿足,可能是一份生日禮物、可能是一聲浪漫祝福,所以她就生氣了。解決的方法兩個維度:一是滿足她的需求,二是降低她的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