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对比《流浪地球》与《星际穿越》和《阿凡达》的优劣

《流浪地球》上映以来,人们对它的讨论便从未停止过。其火热程度堪比我国登录月球背面的历史事件。作为国产首个硬核科幻之作,更具体来说是首个太空科幻作品,我们来对比一下其与另外两部有名的太空科幻——

《星际穿越》《阿凡达》之间的优劣。

横向对比《流浪地球》与《星际穿越》和《阿凡达》的优劣

科幻特效

科幻片第一关首先就是特效。这点很遗憾,《流浪地球》只达到了灾难电影《后天》的水平,《星际穿越》和《阿凡达》要高出一个档次。但作为国产首部,个人觉得已经相当不错,不必挑剔,毕竟我们的科幻电影才刚起步,要知道好莱坞也是慢慢发展起来的。

科幻概念

《星际穿越》给了人们一个“维度”的概念。就是生活在低维度的生命难以理解高维度生命的世界,而高维度的生命看低纬度的世界就像人类看蚂蚁的世界一样。而《星际穿越》里的虫洞就像是高维生命用来出行的交通工具,他们可以通过虫洞折叠三维空间,从而瞬间到达三维空间里的任何一点。而这在我们人类看来就是不可思议的穿越。《流浪地球》给出的是“洛希极限”,一种类似潮汐力的东西。即两个由万有引力构成的物体在相距足够近时,密度等属性较低的物体会由于引力差导致自身被分解,至于为什么人类没有被地球的潮汐力分解是因为聚合人体的是电磁力而非引力。而《阿凡达》没给出什么科幻概念,仅通过华丽的视效达到这种科幻感。所以在这点上给他们排个序,我会选《星际穿越》,《流浪地球》《阿凡达》。

横向对比《流浪地球》与《星际穿越》和《阿凡达》的优劣

剧情,人物刻画

在内容剧情上,明显卡神执导的《阿凡达》要高人一筹,他在对人物塑造和人物性格转变上都非常自然,剧情环环紧扣不会让人出戏。《星际穿越》稍逊一筹,但其因采用了标准的好莱坞人物塑造的“车间式”方法,所以也不会在剧情连贯性上犯错。个人觉得《流浪地球》用的是好莱坞式人物塑造法,但只达到了九成功力,所以看完电影除了特效牛鼻外,总觉得故事连续性上差了那么一点东西。

故事背景和解决方法

科幻电影不同于现实电影,它得有个假设的背景,以及一个前卫的解决方案。《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的背景基本一样就是地球遇到灭顶之灾,而《阿凡达》只是单纯的想要掠夺别的星球上的资源来供给地球。面对地球的即将遭遇的浩劫,《星际穿越》给出的方法是寻找新的适合居住的行星,其本质上类似于《阿凡达》的掠夺和占有(因为他们并没有考虑其他星球土著的存在)。而《流浪地球》选择带领地球出逃,通过拯救地球这个“老家”来拯救我们自己。也许面对拯救地球,两个方案很难分辨高下,但作为中国人确实更喜欢《流浪地球》的方案,给人一种更加史诗震撼的感觉。

横向对比《流浪地球》与《星际穿越》和《阿凡达》的优劣

《流浪地球》一出,有些人捧过了头,有些人贬到了底,我觉得都是不全面的。平心而论,《流浪地球》应处于好莱坞科幻中等偏上的水准,既没有给1星评价说的那么不堪,也没有像某些5星评价那样捧上了天。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这部电影功不可没,瑕不掩瑜。作为一个普通影迷,我们应正确看待这部电影的价值,并对刚起步的中国科幻电影多一点宽容度和耐心。相信再过十年,世界科幻,中国有望占有半壁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